一切別人都幫不上忙,什麼明師一概幫不上,就是佛坐在你面前,也沒辦法,否則佛的公子,以及佛的弟弟阿難,也不需要修行了。人只有自救、自度,任何人救不了你。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五, 11月 26, 2021 一切別人都幫不上忙,什麼明師一概幫不上,就是佛坐在你面前,也沒辦法,否則佛的公子,以及佛的弟弟阿難,也不需要修行了。人只有自救、自度,任何人救不了你。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如何修證佛法》❤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追蹤設定→動態消息→點選「最愛」。#修行 #佛法 #釋迦牟尼佛https://www.facebook.com/506095209444956/posts/4327811997273239/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佛說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四, 4月 07, 2022 【#佛說阿彌陀經】讀誦·佛像版 四大節日:佛陀成道日·佛陀涅槃日 【06/05 農曆閏四月十四】 念賢劫千佛 持齋除罪一千劫 ☸📿#六齋日·#十齋日📿☸ ✿#菩薩戒子請受持八關齋戒✿ 🌷具花月阿彌陀佛殊勝功德日 善行與惡行 #乘一百萬億兆倍 #阿彌陀佛誦經日🧎♂️#經懺日🧎♀️ 【 📿 佛說阿彌陀經 📿 】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梨槃陀迦。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俱羅。阿[少/兔]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車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閱讀完整內容
【現代女鬼真實故事:念佛人身上都有光明;佛書會放光!】一、確有死後的世界存在。二、佛像放在那裏自然就有光明,人雖不見,鬼卻能見。三、念佛人身上都有光明,念佛越久、越虔誠,光越大,鬼見遠離。四、念佛人常得善神擁護,鬼不敢近。 作者: 玄一 - 星期二, 1月 10, 2023 【現代女鬼真實故事:念佛人身上都有光明;佛書會放光!】 #佛像放光 #女鬼 #護法保護 #靈魂出體 #舞廳酒吧有鬼 #附體 我出家前,遇到一件稀奇事: 二十一歲的布依族斑小姐,租住我的房子,在樓下。 我每天早晚課後,開錄音機念佛。 她說:“王叔,我越聽越好聽,聽了好舒服。” 我說:“你肯定善根很好,你每天聽,我就每天放。” 她有時也上來聽。 我給她一本《念佛感應錄》,封面有佛像。 她除了吃飯、做事,就是看《感應錄》、念佛。 有一天,她對我說: “爲什麽你的佛書這麽厲害?” 我問:“你爲什麽這麽說呢?” 她說:她的弟弟今年二十歲,找了個女朋友,被女鬼附身。 斑小姐拿回《念佛感應錄》後,她弟弟的女朋友就不敢進她的房間了,因爲附身的女鬼看見書上放光,不能進房間,也不讓她弟弟的女朋友進去,並要求斑小姐把書包起來。 斑小姐用紅紙把書包起來,她就敢進了。 自從斑小姐念佛後,女鬼說斑小姐身上也有光,但很微弱,並說我身上的光很強,女鬼見到我就跑,害怕。 小斑的女朋友和附身的女鬼之間神識是能溝通的,起初她很害怕,不知怎麽辦, 時間久了,女鬼就開始談她的身世,說:“你們不用害怕,我沒有害心,我也是受害者。” 原來這個女鬼生前是重慶的一個大家閨秀,父母只有這一個女兒,長得漂亮,人又聰明,希望她將來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家庭。 但她十八歲的時候就談了一個男朋友,家庭條件很差。父母便勸阻她,她始終不聽,這樣一直拖了三年。 她經常夜不歸宿,父母很生氣,想到小的時候如掌上明珠,長大竟成了這個樣子! 沒有她還好,有她更煩惱。在父母的緊逼之下,女兒反目成仇,幹脆不回家了。 有一次,女兒在男朋友的勸說下回到家裏,想與父母緩和關系,結果又發生了爭執,父親一氣之下就用手卡她的脖子。 在激烈的爭鬥中,她一下子掙脫出來,看見街上行駛的摩托車,急忙跳上去。 騎摩托車的人從反光鏡中看到後面有人,回過頭來又看不到人; 過一會兒,又從反光鏡中看到有人,回頭又見不到人。 這樣好幾次,把他嚇壞了,真是大白天見到鬼了!趕緊加速。 一回到家,把車往那兒一摔,立即跑回房。 這個女孩也被摔了下來,起來一拍,沒有身體,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 斑小姐的弟弟和他的女朋友從貴陽去重慶旅遊,女鬼覺得他的女朋友合適,便一下子附上了。 才附上去時,連喘氣都不順暢,女鬼告訴她:“我被人殺了。” 他們二人沒有心思再旅遊,趕緊返回,于是女鬼也一道來了。 至... 閱讀完整內容
《玄一讀經修定》文章分類 作者: 玄一 - 星期四, 7月 11, 2024 文章分類 ▶ 《五福臨門》陳柏達居士著 - Five blessings in a row ▶ 《可許則許》陳海量居士著 - Respond to requests ▶ 《了凡四訓》- Liaofan's Four Lessons ▶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 - Yu JingYi Meets The Kitchen God ▶ 《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 The Buddha Speaks Infinite Life Sutra ▶ 《地藏菩薩本願經》 梵文:Kṣitigarbha-bodhisattva-pūrva-praṇidhāna Sūtra ▶ 《佛說三世因果經》 ▶ 【玄天上帝】 ▶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 【阿彌陀佛語錄】 ▶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 【高僧大德】 ▶ 《印光大師文鈔》 ▶ 【淨空法師語錄】 ▶ 《廣欽老和尚》 ▶ 【南懷瑾先生】 ▶ 《曾仕強經典語錄》 《玄一讀經修定》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 佛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閱讀完整內容
【房事為一切病之根本】病由身生,身由業生,當痛加懺悔,以消宿業。又須力戒房事,以免復增。無論何病,不戒房事,決難即愈。 (The root of all diseases) 作者: 玄一 - 星期一, 1月 20, 2025 印光大師:房事為一切病之根本 復湘陰黃頌平居士書(原文和白話) 【光粥飯僧耳,一向率真,絕不肯虛譽人,亦絕不願人虛譽己。閣下第一頁之文,頗不願聞,以非我身分,則成莫大之辱矣。】 我是個只會吃飯的僧人罷了,一向率直真誠,絕不肯虛妄的贊譽他人,也絕不願他人虛妄的贊譽自己。閣下第一頁的文字,很不願見到,因為不是我的身分,就成為莫大的恥辱啊! 【病由身生,身由業生,當痛加懺悔,以消宿業。又須力戒房事,以免復增。無論何病,不戒房事,決難即愈。】 疾病由身體而生,身體由業力而生,應當痛加懺悔,以消除宿世之業。又必須努力戒除房事,以免疾病再加重。無論什麼病,不戒除房事,決定很難快速痊癒。 【孔子所謂,父母唯其疾之憂者,以房事為一切病之根本故也。當疾病在身,何須往居士林隨眾念佛。但在家中,息心靜念,最為第一。】 孔子所說的:父母特別擔憂孩子的疾病,因為房事是一切病的根本的緣故。疾病纏身之時,何必一定要前往居士林隨眾念佛呢?只管在家中,專心靜念,最為第一。 【至謂與善知識研究佛理,當身嬰重病,只可認真修持。如至誠念佛,並念觀音。此時用不著研究,一經研究,反成紛馳。譬如有病,得一靈丹,即以服食為事。不得以先去研究此靈丹系何藥所制,何藥走何經,治何病,必期於一一瞭然,方肯服食耶。】 至於你所說的,與善知識研究佛理,當身有重病之時,只可以認真修持。例如至誠念佛,以及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這個時候用不著研究,一經研究,反而成為紛亂奔馳。譬如有病,得到一顆靈丹,就應該以吃下去作為事務。不能先去研究這顆靈丹是什麼藥製造的,什麼藥走什麼經絡,治什麼病,必定期望一一全都明瞭,才肯服藥啊! 【汝絕未知學解學行之所以然,故不得真實利益。外道名目,累百成千,然其用功,總不外煉丹運氣。即彼令人看經念佛,皆是門庭場面,彼固不以此為道。】 你絕對還不知道學習解義、行持的所以然,所以得不到真實的利益。外道的名目,成百上千,然而他們所用的功夫,總不外乎煉丹運氣。即使他們令人看經念佛,都是做個外表的門庭場面,他們固然不以這作為大道。 【欲得彼之道,必須懇切至極,夜間獨入其室,關閉門窗,外派巡者,只許一人入室。須先發極惡極慘之咒,若違彼教,定受此種慘報。】 想要得到他們的道,必須懇切到極點,夜間獨自進入他的房間,關閉好門窗,外面派巡邏的人,只許一個人進入室內。必須先發極惡毒,極悲慘的咒誓,如果違背他們的教門,必定受這種慘報... 閱讀完整內容
㊙️【最高的境界就是《金剛經》的境界】你能對一切,先從無住,你也就有了進步了;你能發菩提心,你也就能生心了。(the highest realm) 作者: 玄一 - 星期三, 2月 19, 2025 ㊙️【最高的境界就是 《金剛經》的境界】 你能對一切, 先從無住, 你也就有了進步了; 你能發菩提心, 你也就能生心了。 你難的就是不能既無住又生心,又生心又無住,你明顯就做不到,但是你如果持咒和念佛,你暗就與這個合。 顯密圓通集 |連載066 六、講授顯密不二.九乘次第 蓮華正覺金剛上師開示 【今日承壽李兩先生之約,來與諸上善人得此研究精深佛法之機會,至為榮幸。爰略為供養數語。佛法是整個,本無顯密之分。世尊當年最初說《華嚴經》,其中含有最高無上境界。】 所以一上來也就說(這有兩個人請上師來開示),他也就是這個意思:佛法是整個的,就剛才我所說的,比方這個拳頭一樣。 尤其在印度古代,不像中國分宗,它本來沒有什麼叫做密教、顯教,像我們大學似的,分了學院,分得細些。 你看這個龍樹,是密宗的教主,是禪宗傳心印的祖師,是淨土宗的祖師,是八宗的祖師。 在印度當時不是這麼分這個宗的,這個宗是中國來分的。 像馬鳴菩薩,也都是禪宗、教下、密宗的祖師,都是如此,所以就是說本來沒有顯密之分。 底下就說到《華嚴經》,上師當年也說過這個話,説《華嚴經》是顯教和密教共同的, 上師的原話是說 「《華嚴》是顯密共的」,就是說顯教密宗共有的、共同的。 那麼在這裏就說 「《華嚴經》,其中含有最高無上境界」,這個最高無上境界,就是說的無上密的境界,所以這個最高境界就在《華嚴》。 諾那祖師, 人家問: 「什麼是你們大密宗的境界?」 諾那祖師說: 「大密宗境界, 不可說不可說。」 實際就都是這樣, 到了最高, 完全是不可說了, 但是未嘗不可指示啊。 諾那祖師接著(說): 「不可說,不可說,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是大密宗境界。」 所以不是兩件事。 現在很多人都搞錯了,以為非要搞出一點奇異功能或者什麼什麼,就是這氣功界的情況,以為那些個道路,我所以修得沒有什麼得力,沒有什麼感應,就是我還沒出現什麼奇異功能,沒有自個兒放光,也沒有什麼什麼、能夠一看人一眼,他病就沒有了,因此我沒有什麼進步。 不是這個事兒啊,最高的境界就是《金剛經》的境界。 你能對一切, 先從無住, 你也就有了進步了; 你能發菩提心, 你也就能生心了。 你難的就是不能既無住又生心,又生心又無住,你明顯就做不到,但是你如果持咒和念佛,你暗就與這個合。 所以整個是一個這個境界,這個地方就是多聯繫一點嘛。 【在顯說方面,如十信十住... 閱讀完整內容
࿐弘一法師渡人無數的14句經典語錄,令人大徹大悟࿐- master hong yi - Classic Quotes 作者: 玄一 - 星期日, 1月 07, 2024 ࿐弘一法師渡人無數的14句經典語錄,令人大徹大悟࿐ 1、如果想讓自己的能量場乾淨起來,就不要隨意與他人產生糾纏。記住一句話,我尊重你的命運,更理解你的局限,無所謂你的行為。不要輕易渡人,哪怕你的修為已經很高了,也不能輕易渡人,包括你今生的父母,你要做的是,讓他們做他們自己,而你不要受到影響和消耗。不要試圖成為救世主,尊重他人的命運,理解他人的局限,無所謂他人的行為。渡己才是渡人! 2、當你的心變的很冷漠,又開始獨來獨往,眼神愈發的堅定,做事殺伐果斷,一心只想著怎麼提升自己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那個身披鎧甲的你重生了。心若不死,則道不生,倘若窮途末路,那便勢如破竹。能百毒不侵的人,都在曾經傷痕累累,能笑看風雲的人,都曾千瘡百孔。 3、你必須熬下去,是必須,當你熬過去了之後,你就會對這個世界上,任何一樣東西失去興趣,包括你心愛的人,因為沒有人知道,你一個人走過那段難熬的日子,是多麼的無助和崩潰,熬過去了,你就會變得無所畏懼,蛻變,才能讓自己強大,涅槃,才能讓自己重生,逆風,才能讓自己翻盤。成大事者做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熬,不斷進取,一步步走,不要急躁,慢慢熬。 4、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一百年之後沒有你,也沒有我。生命如此短暫,沒有時間爭吵傷心,也沒有時間焦慮抑鬱,斤斤計較。你要相信,人會負你,但因果不會,快樂是真諦,健康才是目的。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因果不能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無緣不能渡。天道無常,順其自然。 5、什麼是真正的善良?不是放生,不是捐款,也不是做公益。而是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尊重他人;泰山崩於前,而不形於色;不傷人也不自傷,不製造麻煩也不麻煩別人;情緒穩定,和顏悅色,在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持戒;更是頂級的善良。一個人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善,而選擇不善。他的惡,天會判,由他自己來承擔,你的善,自己修,由你自己來負責。 6、凡是脾氣溫和的人,福氣深厚,活的都快樂。凡是脾氣狂暴的人,福氣淺薄,活的都痛苦。人這輩子所有的福氣,都藏在自己的脾氣裡。不要讓你的脾氣擋住了你的福氣。別忘了,一念嗔恨起,百萬瘴門開。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當內心平和了,福氣也就來了。 7、停止討好所有人,停止去貶低自己,你沒有任何義務為了溫暖別人燃燒自己。不要活在過去,你活在過去的每一刻,糾結過去放不下,都是在浪費你現在的生命。餘生很貴,要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過自己喜歡... 閱讀完整內容
【看經、念佛最妙的方法】凡是誦經時,必須止息思慮,忘切外緣,一心淨念,如同在佛的慈容前,親自聆聽佛的圓音,不敢稍微萌生懈怠疏忽的心念。久而久之,自然能夠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譬如春天一到,堅冰自然消融。「誠到極處,豁然貫通。」 作者: 玄一 - 星期六, 8月 06, 2022 印光大師:看經、念佛最妙的方法。 白話譯文: 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以誠為根本,諸位修行佛法的人,就更應當致誠。只要有誠心,那麼業障就能消除,善根就能增長。 凡是誦經時,必須止息思慮,忘切外緣,一心淨念,如同在佛的慈容前,親自聆聽佛的圓音,不敢稍微萌生懈怠疏忽的心念。 久而久之,自然能夠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譬如春天一到,堅冰自然消融。誠到極處,豁然貫通。 這是看經、念佛最妙的方法。你如果能夠終身依照這個方法來做,那麼這個利益會大得無法用語言表達。你要切記啊! 文鈔原文: 世出世間諸法,無不以誠為本,諸修行人,更當致誠。誠則業障消除,善根增長。 凡誦經時,必須息慮忘緣,一心淨念,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稍萌懈怠疏忽之意。 久而久之,自可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喻如陽春一到,堅冰自消。誠到極處,豁然貫通。 此是看經念佛最妙之法。汝能終身依此而行,其利益有不可名言焉者。志之。 ~題王宗懿女士書彌陀經弁言(民二十四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1751370013980/permalink/1856760351179732/ 閱讀完整內容
11-2121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六, 9月 11, 2021 光讚經卷第五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摩訶薩品第十一 於是,賢者須菩提白佛言:「唯然,天中天!何故號菩薩之誼?何所趣乎?」 佛告須菩提: 「 無誼之句為菩薩號。所以者何? 其菩薩者,無有句跡,無有吾我, 故曰無句誼為菩薩號。 譬如,須菩提! 飛鳥飛虛空中,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欲求菩薩無有句誼! 譬如夢中無足跡。 如是,須菩提! 欲求菩薩句誼而無所取。 譬如幻變、野馬、呼響、現影, 如來之化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欲求菩薩,無有句誼。 譬如,須菩提! 其無本者無有足跡。 又察法界則亦無本, 其法法者亦復寂然,無有足跡。 如是,菩薩無有句誼! 譬如本際無有句誼。 須菩提!菩薩者無有句誼。 譬如幻師所化作人,彼無足跡。 化人無色痛痒思想生死識。 如是,須菩提!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為菩薩者, 無有句誼! 譬如幻士無有眼耳鼻舌身意, 亦復如是,心無跡。 色聲香味細滑法,亦復如是, 無有菩薩之句誼也! 譬如,須菩提! 欲求內空無有行跡,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察其菩薩無有句誼。 我所非我所,苦樂善惡, 若有所有自然空, 其所行者無有行跡。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不能逮得菩薩句誼! 譬如幻士,化現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無有菩薩之句誼也。 譬如怛薩阿竭、阿羅訶、 三耶三佛所現色像,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則無有菩薩句誼! 譬如,須菩提! 怛薩阿竭、阿羅訶、 三耶三佛無有內空之足跡也。 如是,須菩提! 無菩薩句誼也。 譬如,須菩提! 我所、非我所, 苦樂善惡及其所有, 自然空者,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無有菩薩之句誼也。 譬如,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無菩薩句誼! 譬如,須菩提! 怛薩阿竭無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如是無有菩薩之句誼也! 譬如,須菩提! 無為之界,其無為界無有足跡; 有為界,有為界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 無菩薩之句誼也! 譬如,須菩提! 無所生者無有足跡。 如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亦復如是,無有菩薩... 閱讀完整內容
大安法師: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讀,《印光法師文鈔》不可不讀 作者: 玄一 - 星期一, 7月 03, 2023 大安法師: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讀,《印光法師文鈔》不可不讀 印光大師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於一身。在見濁波湧的時代,力挽狂瀾,傳承儒佛聖學於來哲;以正法眼,弘揚淨宗念佛法門,為火宅國人,直指離苦得樂之大道。其德業文字,並將與法界同在。 印祖一生的教化有兩大綱宗:一者深信因果(即敦倫盡份,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二者求生淨土(即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二大綱宗上契三世諸佛之教理,下應末法眾生之根機。對於現代淨宗行人,亦具深切的指導價值。茲分述如下: 一、深信因果。 三世因果律乃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自古以來,經由儒佛聖賢世代的教化,善惡因果的理念深植於國人的內心,支撐著傳統道德的大廈,成為昇華生命求道證真的基石。 然而隨著時代更迭,人心澆漓,聖教漸衰。繼由宋明理學對因果的破斥,二十世紀初歐風美雨的東漸,以及科技與物質高消費的浪潮,遂使現代人日益功利與「現實」,三世因果之理或被時人遺忘漠視,或被人斥之以迷信而遭攻訐。致令善無以勸,惡無以懲,道德風氣每況愈下。 不信因果法則的個體,勢必胡作非為,殺盜淫妄;由這些個體所構成的邦國,或幾近一弱肉強食的動物園。天災人禍亦接踵而至。嗚呼,欲挽狂瀾於既倒,醒良知於濁世,舍三世因果律而莫由。 另就淨宗啟信來說,吾人深信三世因果,便會自覺地持戒以制伏妄心,修善以培植福德。福德積集一定程度,便能開顯智慧,有智慧便能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信願。 是故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是引發善業契入淨宗難信之法的前提。釋尊殷勤開示的淨業三福,實乃末法眾生理應力行之要目。證知印祖力弘因果,對於淑世牖民、導信淨土悉具深意。吾輩淨業學人宜仰體祖師之心,用作自行化他之行持。 二、求生淨土 淨宗唸佛法門似淺而深,似近而遠。至簡易而至圓頓。釋尊以無盡大悲,無問自說,大暢諸佛度生之本懷,乃一代時教歸根結頂之大囧琺。印祖悲智深鑑末法下劣凡夫,欲以自力通途法門了生脫死,萬難萬難。唯依信願持名之特別法門,仰憑阿彌陀佛大悲願力,往生淨土,橫超三界,萬修萬人去。這是印祖從長期潛修唸佛法門,博通三藏過程中所昇華出的理念。 據載:一法華參拜印祖,相談良久,將辭去。印祖攜手囑曰:從來禪教諸祖嘗曰:「天台教觀一宗,如或無人傳之說之,則為佛法趨滅之時。」今則不然矣。此法師殷勤問故,印祖喟然曰:「今日聖教愈趨愈下,人根淺薄,於止觀一法... 閱讀完整內容
老子《道德經》- dao de jing 作者: 玄一 - 星期三, 2月 14, 2024 老子《道德經》- dao de jing 道德經 - Google 搜尋 道德經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dao-de-jing/zh 道德经网--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https://www.daodejing.org/ 道德經是帝王學 - Google 搜尋 經可通神 老子 (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道德經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註道德真經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御定道徳經 (四庫全書本)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老子道徳經 (四庫全書本)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道徳經註 (四庫全書本)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道德真經論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司馬光 太上玄元道徳經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道德經純陽真人釋義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閱讀完整內容
࿐弘一法師渡人無數的14句經典語錄,令人大徹大悟࿐- master hong yi - Classic Quotes 作者: 玄一 - 星期日, 1月 07, 2024 ࿐弘一法師渡人無數的14句經典語錄,令人大徹大悟࿐ 1、如果想讓自己的能量場乾淨起來,就不要隨意與他人產生糾纏。記住一句話,我尊重你的命運,更理解你的局限,無所謂你的行為。不要輕易渡人,哪怕你的修為已經很高了,也不能輕易渡人,包括你今生的父母,你要做的是,讓他們做他們自己,而你不要受到影響和消耗。不要試圖成為救世主,尊重他人的命運,理解他人的局限,無所謂他人的行為。渡己才是渡人! 2、當你的心變的很冷漠,又開始獨來獨往,眼神愈發的堅定,做事殺伐果斷,一心只想著怎麼提升自己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那個身披鎧甲的你重生了。心若不死,則道不生,倘若窮途末路,那便勢如破竹。能百毒不侵的人,都在曾經傷痕累累,能笑看風雲的人,都曾千瘡百孔。 3、你必須熬下去,是必須,當你熬過去了之後,你就會對這個世界上,任何一樣東西失去興趣,包括你心愛的人,因為沒有人知道,你一個人走過那段難熬的日子,是多麼的無助和崩潰,熬過去了,你就會變得無所畏懼,蛻變,才能讓自己強大,涅槃,才能讓自己重生,逆風,才能讓自己翻盤。成大事者做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熬,不斷進取,一步步走,不要急躁,慢慢熬。 4、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一百年之後沒有你,也沒有我。生命如此短暫,沒有時間爭吵傷心,也沒有時間焦慮抑鬱,斤斤計較。你要相信,人會負你,但因果不會,快樂是真諦,健康才是目的。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因果不能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無緣不能渡。天道無常,順其自然。 5、什麼是真正的善良?不是放生,不是捐款,也不是做公益。而是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尊重他人;泰山崩於前,而不形於色;不傷人也不自傷,不製造麻煩也不麻煩別人;情緒穩定,和顏悅色,在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持戒;更是頂級的善良。一個人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善,而選擇不善。他的惡,天會判,由他自己來承擔,你的善,自己修,由你自己來負責。 6、凡是脾氣溫和的人,福氣深厚,活的都快樂。凡是脾氣狂暴的人,福氣淺薄,活的都痛苦。人這輩子所有的福氣,都藏在自己的脾氣裡。不要讓你的脾氣擋住了你的福氣。別忘了,一念嗔恨起,百萬瘴門開。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當內心平和了,福氣也就來了。 7、停止討好所有人,停止去貶低自己,你沒有任何義務為了溫暖別人燃燒自己。不要活在過去,你活在過去的每一刻,糾結過去放不下,都是在浪費你現在的生命。餘生很貴,要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過自己喜歡... 閱讀完整內容
《玄一讀經修定》文章分類 作者: 玄一 - 星期四, 7月 11, 2024 文章分類 ▶ 《五福臨門》陳柏達居士著 - Five blessings in a row ▶ 《可許則許》陳海量居士著 - Respond to requests ▶ 《了凡四訓》- Liaofan's Four Lessons ▶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 - Yu JingYi Meets The Kitchen God ▶ 《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 The Buddha Speaks Infinite Life Sutra ▶ 《地藏菩薩本願經》 梵文:Kṣitigarbha-bodhisattva-pūrva-praṇidhāna Sūtra ▶ 《佛說三世因果經》 ▶ 【玄天上帝】 ▶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 【阿彌陀佛語錄】 ▶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 【高僧大德】 ▶ 《印光大師文鈔》 ▶ 【淨空法師語錄】 ▶ 《廣欽老和尚》 ▶ 【南懷瑾先生】 ▶ 《曾仕強經典語錄》 《玄一讀經修定》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 佛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閱讀完整內容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Analects of Master Kuang Chin 作者: 玄一 - 星期一, 1月 01, 2024 《玄一讀經修定》: 廣欽老和尚 蓮池餘馨之四:①念佛是了生死之行②居士修行以念佛為穩當③在家學佛以念佛為根本④修持淨業 超越輪迴 ▶ 閱讀完整內容 廣欽老和尚:修行就是忍辱這兩個字 ▶ 閱讀完整內容 廣欽老和尚:很少人一輩子都享福,有多少福享就有多少苦! ▶ 閱讀完整內容 【廣欽老和尚如何看待毀謗?】你們不要難過,他罵的是我,我是應該挨罵的,因為我業障重,拜佛不夠,修行不夠,我真是對不起大家。我也對不起那一位法師,讓他起煩惱,我要向他求懺悔。 ▶ 閱讀完整內容 廣欽老和尚 : 世人為五欲所迷,想吃好的,殺生滋養身體,卻不知殺的那些都是過去生中的六親眷屬 ▶ 閱讀完整內容 我們得了這個人身,是要來修行的,是要過人身劫的,看看能不能籍這個人身來了生死,成佛作祖,不要再依這人身,再造貪嗔痴的業,貪好吃、貪美服、貪享受。貪子女兒孫福,在六根塵中做夢,不知回頭修行,那麼這番人身過去,四生之中就有我們的份。 ▶ 閱讀完整內容 現在人學佛,自度尚未成,自身還是一團泥沼,就想度自己的親眷,結果是度人未成,反被人度去。學佛人自度無暇,還去牽絆罣礙親眷,這樣子,世俗念頭不易轉過來,想要修成了生死,就很為難了。 ▶ 閱讀完整內容 廣欽老和尚的期中考?斷你的名聞利養,救你的法身慧命!… 楞嚴經:「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當狂心休息下來的那個休息處,就是覺悟菩提。~文:道證法師 ▶ 閱讀完整內容 ▶ 《玄一讀經修定》文章分類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 佛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顯示具有 廣欽老和尚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廣欽老和尚 Analects of Master Kuang Chin 台灣佛教法師之《廣欽老和尚》(大家公認的開悟者) 閱讀完整內容
《母親的教誨改變我的一生》讀後感 - 原創/花海雲裳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六, 1月 22, 2022 《母親的教誨改變我的一生》讀後感 原創 花海雲裳 2021-06-12 09:52 2021年6月4日 星期五 雨 這本書讀完後,揣摩出了這幾句話:人的思想、行爲方式、習慣來源於外界有形的 榜樣 ,以及身邊人的潤微細無聲的 言傳身教 ,還來源於文化學習以及從自然中提煉出的自然法則。 其中身邊人的影響藏於日常的一言一行、一飯一粥、一個溫暖的舉動、一次棒喝,這些在當時沒那麼大的反映,往往要到了一定年紀回頭望望時,才小結出某個轉折點或者某項關鍵素質的根源。比如本書中提到的: 一。大環境對個人的成長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 在 稻盛 的父親的家鄉有不同的 宗教 , 他們在用“ 對看不見的事物的敬畏之心 ”、 “ 對萬事萬物的感恩之心 ”的觀念教育着大家,然後他當時也去了去。 稻盛 跟着父親去學了一次,就在心中種下了一粒 種子 。 一顆有敬畏心的種子 。 二,父母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 1. 從父親不貸款經營紙廠的事件中深刻裏闡明瞭父親的“ 不貸款主義 ”, 稻盛 將這個好習慣繼承了下來。 2. 從母親日益爲相親買剩下的菜或紅薯的事件中 總結 出“ 現在需要多少就買多少 ” 以及 身毫不猶豫地 利他 。 3. 六年級時, 稻盛 指正勢利的老師的不公正行爲被老師污衊時,是父親包容認可了 稻盛 ,讓他明白了“ 正確的事,一定能得到認可 。” 三,文化的洗禮與傳承,順應天道 1.在 稻盛 小時候患上結核病的時候。 他碰巧讀了《 生命的真相 》這本書,其中有幾句話對他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的,有一句是 “ 在我們的內心有一塊磁鐵,一直在吸引着周圍的劍、手槍、災難、疾病、失業等東西 。 ” 還有一句是,“ 心態是命運的雛形 。現實世界的所有事,必然跟這個雛形一致 。 爲了能吸引來內心向往的事物,必須要內心的渴望永不停歇,一直懷抱着希望和熱忱 。 長時間持續專注於意念,就能變成吸引必要事物的磁鐵 。” 這段 經歷 讓 稻盛 深信一點: 所謂災禍和逆境,只要積極加以克服,就會對人生大有裨益 。 繼而 稻盛 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精神面貌會決定現實世界,這也提醒了 稻盛 ,一定懷抱善念,並有機會審視自己的內心, 稻盛 下定決心,一定要懷抱一顆 良善之心 走下去。 這些在他內心萌芽的東西,日後成了促使 京瓷 和 KDDI 成功的源泉。 2. 稻盛 讀了 安岡正篤 著作的《 命運與立命 》 思考 後着人... 閱讀完整內容
有爸在,天就在;有媽在,家就在,人這一生誰都不欠,只欠父母的。父母是什麼?一聲父親叫的何其簡單,他卻甘為你做了一輩子的靠山;一聲母親叫的何其容易,她卻為你傾儘自己一生,一生無怨無悔,從不求回報。(What are parents?) 作者: 玄一 - 星期三, 6月 12, 2024 弘一法師說:有爸在,天就在;有媽在,家就在,人這一生誰都不欠,只欠父母的。 父母是什麼? 一聲父親叫的何其簡單,他卻甘為你做了一輩子的靠山; 一聲母親叫的何其容易,她卻為你傾儘自己一生,一生無怨無悔,從不求回報。 要善待你的母親,因為她下輩子不會再來,她的大半生都是為你而活,也少跟媽媽說一些難過的事,她幫不上,更睡不著。 也一定要善待自己,因為當你成為母親之後,你也幾乎只為孩子而活。 父母是什麼 英文 (What are parents?) 什麼是父母 標籤: 弘一大師, 人生沒有什麼不可放下, 孝道, 孝養父母, 父母, 靠山, 無怨無悔, 從不求回報, 善待自己, ◼️推薦閱讀: 《人生沒有什麼不可放下》 《色難》─孝順的故事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子夏問他的老師孔子什麼是孝?孔子說:「和顏悅色最難。」 《地藏經》是佛門孝經 《孝經》 《百孝經》 閱讀完整內容
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自古以來世間人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許多罪惡,此迷惑顛倒之人所喜愛,真正覺悟的人不要。 作者: 玄一 - 星期五, 4月 07, 2023 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 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 ——弘一大師摘自《有部律》 自古以來世間人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許多罪惡,此迷惑顛倒之人所喜愛,真正覺悟的人不要。 縱然得到也不要,為避免禍害,成全功德,有利與大家享受,仔細想想道理不難明白。 人在世間一切享受夠用就行了,衣服夠穿就行了,吃能吃多少? 住房能遮避風雨就行了,不必大廈別墅。 我見過很大的豪宅,設備豪華,在裡面坐坐很舒服,喝喝茶,享受享受,但是主人苦了,為收拾房子,操心受累,受很大壓力,所為何來? 聰明人應不作糊塗事。 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戒殺放生,吃素念佛〉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187196584/posts/pfbid0vV2NkuneEqvYbGVAN2NuoNsGE8ekpWXuf7hYPYhYMGZzgMhYPKfYd6hScGEWAZXql/?mibextid=Nif5oz 閱讀完整內容
《佛說三世因果經》 作者: 玄一 - 星期日, 10月 22, 2023 三世因果歌(國語) - YouTube https://youtu.be/S5Pc4CC-bEU?si=3-TEBNnsAkiUDCVM 《佛說三世因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奉詔譯 爾時。 阿難陀尊者。 在靈山會上。 一千二百五十人俱。 阿難頂禮合掌。 遶佛三匝。胡跪合掌。 請問 本師釋迦牟尼佛 。 南閻浮提。一切眾生。 末法時至。多生不善。 不敬三寶。不重父母。 無有三綱。五倫雜亂。 貧窮下賤。六根不足。 終日殺生害命。 富貴貧窮。 亦不平等。 是何果報? 望世尊慈悲。 願為弟子一一解說。 佛告阿難。 與諸大弟子言。 善哉。善哉。 汝等諦聽。 吾當為汝等分明說之。 一切世間。 男女老少。貧賤富貴。 受苦無窮。享福不盡。 皆是前生因果之報。 以何所作故? 先須 孝敬父母 。 次要 敬信三寶 。 三要 戒殺放生 。 四要 念佛布施 。 能種後世福田 。 佛說因果偈 。 雲。 富貴 皆由 命 。 前世各 修因 。 有人 受持 者。 世世 福祿 深。 善男信女 聽言因。 聽念 三世因果經 。 三世因果 非小可。 佛言真語 莫非輕。 今生做官是何因? 前世黃金裝佛身。 前世修來今世受。 紫袍金帶佛前求。 黃金裝佛裝自己。 衣蓋如來蓋自身。 莫說做官皆容易。 前世不修何處來? 騎馬坐轎為何因? 前世修橋鋪路人。 穿綢穿緞為何因? 前世施衣濟貧人。 有食有穿為何因? 前世茶飯施貧人。 無食無穿為何因? 前世未捨半分文。 高樓大廈為何因? 前世施米上庵門。 福祿具足為何因? 前世造寺建涼亭。 相貌端莊為何因? 前世鮮花供佛前。 聰明智慧為何因? 前世誦經念佛人。 嬌妻妾美為何因? 前世佛門結善緣。 夫妻長守為何因? 前世幢幡供佛前。 父母雙全為何因? 前世敬重孤獨人。 無父無母為何因? 前世都是打鳥人。 多子多孫為何因? 前世開籠放鳥人。 養子不大為何因? 前世皆是恨他人。 今生無子為何因? 前世厭恨人兒孫。 今生長壽為何因? 前世買物多放生。 今生短命是何因? 前世宰殺眾生身。 今生無妻為何因? 前世偷姦人女妻。 今生守寡為何因? 前世輕賤丈夫身。 今生奴婢為何因? 前世忘恩負義人。 今生眼明為何因? 前世施油點佛燈。 今生眼瞎為何因? 前世多看淫書人。 今生缺口為何因? 前世多說是非人。 今生聾啞為何因? 前世惡口罵雙親。 今生駝背為何因? 前世... 閱讀完整內容
《五福臨門》陳柏達居士著 - Five blessings in a row 作者: 玄一 - 星期二, 2月 06, 2024 五福臨門 陳柏達居士著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長壽(第一福) 第三章 富貴(第二福) 第四章 康寧(第三福) 第五章 好德(第四福) 第六章 善終(第五福) 第七章 結語(感言) 第一章 引言 一、五福的意義 「五福」這個名詞,原出於《書經》和《洪範》。現在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辭句了,幾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臨門」這個成語,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種福。至於福臨門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麼呢?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註:《書經》上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終命(《書經洪範》)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裏沒有罣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 二、哪有十全十美的福 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分開可就不妙了。比方說,有的人雖然長壽而沒有福氣,有的人富貴而健康情況不佳,有的人為貧賤而煩惱,有的人身雖富貴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滿足、於清貧悠閒的生活,有的人貧賤而善終,有的人富貴長命而最後卻遭遇橫禍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勝枚部臨門才是十全十美的,其餘的各種情況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 五福當中,最重要的是和四福——「好德」。有著生性善,寬厚寧靜的德,這是最好的「福相」,因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以此敦厚純潔的「好德」,隨時布施行善,廣積陰德,才可培植其他四福使之不斷增長。 三、最悲慘的遭遇 一九八零年六月三日的報紙,報導了一個非常可憐的真實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本省花蓮縣的瑞穗鄉。 謝蓮清今年四十一歲,住在花蓮穗鄉國光北路一0二巷十七號,平常以小工為職業,家境十分貧困。他的妻子徐秀英,現年三十六歲,夫妻一共生了八個子女。 十七歲的老大謝榮興,因為到台北去學技藝,不幸於今年五月二十三日上午被摩托車撞死。更遺憾的是,謝家的子女,除了老大是正常人以外,其他七個弟妹都是白痴。老二謝惠珠今年十五歲,老三謝坤升十三歲,老四謝坤成十二歲,老五謝坤芳八歲,老六謝坤龍六歲,老七謝明志四歲,老么謝瑞蘭只有兩歲。謝家的老大死了,剩下七個癡呆的弟妹。 然而,謝媽媽本人... 閱讀完整內容
書讀得好,知識淵博,這是知識。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聰明。研究佛學,就看出來了。照梵文的音譯,「般若」這兩個字,中文來解釋,相當於智慧。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六, 2月 03, 2024 智慧,我們要注意, 「知」在東方文化裏並不是知識。 書讀得好,知識淵博,這是知識。 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聰明。 研究 佛學 ,就看出來了。 照 梵文 的音譯,「 般若 」這兩個字,中文來解釋,相當於 智慧 。 當時我們翻譯 佛學經典 中的《 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 》, 其中的波羅密多、般若都是梵文譯音。 般若的解釋是智慧,為什麼不譯成《金剛智慧波羅密多經》呢? 因為中國過去翻譯有 五不翻 , 外文有此意義而中文無此意義的不翻, 為 五不翻 中的一種。 現在對外國學生上課,就常有這種情形。 譬如「 境界 」一詞, 外文裏就沒有這個字,勉強翻成「現象」,但並不完全是境界的意義。 「現象」是科學上的名詞, 「境界」是文學上的名詞。 譬如說有人常引宋代 辛稼軒 有名的詞句: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那就是境界,若隱若現。 再說詩的境界,如 「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好境界! 如改作「飛機轟轟對愁眠」那是噪音不是詩了。 李後主 詞的名句 「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若是「月如團,紅燒鴨子一大盤。」 那就沒有境界了。 這是講文學的境界。 如把境界翻成現象,就只有「月如團,紅燒鴨子一大盤」,才是現象。 又如中國文字的「氣」如何翻譯?西方文字不同,氧氣、氫氣、瓦斯氣,究竟用哪一種氣來代表? 中國字就不同了,一個「電」字,就有許多的妙用。 在外文就不得了,現在外文有十幾萬字,真正常用的幾千字而已。 外文系的學生可不得了,新字一年年增加,我看照這種情形下去,七八十年以後,誰知道要增加到多少字,將來非毀棄不可。 而中國只要一個「電」字就夠了,發亮的是電燈,播音的是電唱機,可以燒飯的是電鍋、電爐,還有電影、電視、電熨斗,只要兩個一拼就成了,誰都懂。 外文可不行,電燈是電燈的單字,電話是電話的單字, 所以他們的物質越進步,文字越增加,增加到最後,人的腦子要爆炸的。 所以現在中文翻外文,就是採音譯的方法,然後加註解。 我們過去的 翻譯 ,不像現在,尤其南北朝佛學進來的時候,政府組織幾千個第一流的學者,在一起討論,一個句子原文念過以後,然後負責中文的人,翻譯出來,經過幾千人討論,往往為了一個字,幾個月還不能解決。 古人對翻譯就是那麼慎重,所以佛法能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現在的人學了三年英文,就中翻英、英翻中... 閱讀完整內容
《人生不能等待的兩件事》孝順與行善,上可慰親心,下可免災殃,人生無常,行孝行善不能等,須速從當下。(Two things you can’t wait for in life) 作者: 玄一 - 星期四, 7月 18, 2024 法寶介紹 : 人生不能等待的兩件事 營造幸福人生,構建和諧社會,是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族群,每一個家庭,乃至每一個世人,所致力謀求的理想境界,然往往事與願違。尤其是在當今社會,西風日盛,功利熾然,誠信脆薄,道德淪喪,以致災禍頻繁,世局混亂,家庭不和,人心惶惑無依。究其根源,實由廢棄聖賢教育,無有智慧,不明因果報應之理,不能敦倫盡分所致。 所謂是「人不學,不知道」,故《禮記·學記》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而教學首重德行的教育,《弟子規》便是落實德行教育,做人根本的理想教材,也是入佛道之基礎,成聖作賢之根本。 父慈子孝是超越時空的自然法則。而子欲養親不待,則是人生最大的苦痛與遺憾。 《人生不能等待的兩件事》告訴我們:孝順與行善,上可慰親心,下可免災殃,人生無常,行孝行善不能等,須速從當下。 🙏線上申請 / 閱讀:(可以合併其他法寶一起申請,減少郵寄次數) https://fabo.hwadzan.com/Fabo/2915 🙏法寶禮請專區: https://fabo.hwadzan.com/ 🙏現場請領地址:社團法人中華華藏淨宗學會 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41號2樓之1 (捷運象山線 信義安和站五號出口左轉 約走5分鐘抵達) 🙏連絡我們: https://www.hwadzan.com/about #禮記 #弟子規 #淨空老法師 #悟道法師 #成德法師 #蔡禮旭老師 #華藏淨宗學會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9702845382/posts/pfbid02zDXJ8xHzEibeUF7iCzxu7Tr41w6GPemy1PV6Aod2ef2GyAdXXA8J6XuQzRouKm78l/?mibextid=Nif5oz 人生不能等待的兩件事 英文 (Two things you can’t wait for in life)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