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

「真正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

自從小王子在聖修伯里的筆下誕生,已經75周年了!這次 #小王子的藝想世界 邀集國內外藝術家重新詮釋、以藝術視野全新創作,從油畫、雕塑到故事人聲、空間音樂,在小王子重返地球的時刻,帶領台灣觀眾再一次一起走入故事之中。 透過奇幻氛圍的劇場空間設計與沈浸式投影的科技互動,聯手打造出具原創性的情境式展出。和我們一起進場體會吧。 ✦ 小王子的藝想世界-75周年特展✦  𝟐𝟎𝟐𝟏/𝟏𝟐/𝟐𝟗~𝟐𝟎𝟐𝟐/𝟎𝟒/𝟎𝟔 華山1914 西一西二館 搶先購票、收藏限量週邊商品 小王子的藝想世界官網 https://bit.ly/3lfY1IG 聯名商店熱賣中 https://bit.ly/3lio0PT https://www.facebook.com/109447051483507/posts/120026427092236/ 「真正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

「誠則靈。」一有了分別,效應就打折了。

圖片
這一段是講修行做功夫的方法與境界。這裏提出一個問題--「照」與「覺」。 照與覺是修行用功的心理狀態。 覺包括感覺和知覺。 例如身體上氣脈的變化,氣走到那裏,如何通啦! 這是感覺狀態,不要被感覺騙了,並不是說這樣不對,而是說你的心不要被這種感覺牽著走,不要以為有了這些感覺,就很怎麼了,就很了不起,這些是生滅法,有起有滅,會變化去的。 第二個是知覺狀態,例如,打坐有時覺得很清靜,好像空了,覺得很安詳自在。 這種寧靜、空靈、安詳的知覺狀態,每種宗教都有,例如基督徒受洗,在教堂裏一跪,非常誠懇地禱告,感受到「聖靈降體」,這也是中國所講「誠則靈」的道理,是我們的覺照起了作用。  我以前有一位老朋友,現在已經過世了。 他是憲兵軍官,在大陸撤退時期,共產黨到處通緝他,下令抓他。 後來有一天,我在廟子碰到他,兩個見面當然很高興,我問他怎麼逃出來的,而且以前也不信佛的,怎麼現在到廟子裏來? 他說我逃得才妙呢!而且還把妻子小孩一齊帶出來。 有一天,他躲在重慶一家小飯店裏,晚上共產黨來查房,這下子完蛋了,他看看妻子,妻子看看他,兩個人傻了,一時急得沒辦法,只好跪下來,上帝啊!觀音菩薩啊!佛啊!關公啊!閻羅王啊!土地公啊!凡是所知道的神一概都請都求。 嘿!怪了,那平時愛哭的孩子也不哭了,兩個共產黨進來,逗逗那孩子,逗了半天,也忘了問他們話,就走了。菩薩真靈呀! 後來,每一關他都這樣跪下來求,如此一路安全逃到香港。 逃出來以後,他就信佛了,也開始研究佛經。 但是,現在卻有個問題,他學會了大悲咒,碰到事情,再求菩薩,反而不靈了,這是什麼道理呢? 他問我這個問題, 我反問他:你說呢? 他說:「誠則靈。」 對了!一點都不錯。 現在有了分別心了,大悲咒有什麼作用,六字大明咒又是什麼,這些都知道,恐怕楞嚴咒更靈吧! 完了,一有了分別,效應就打折了。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圓覺經略說》第六章清淨慧菩薩╱254 ❤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追蹤設定→動態消息→點選「最愛」。 #圓覺經 #求菩薩 #心理狀態 圖文製作:小庭書 https://www.facebook.com/506095209444956/posts/4545338705520566/

修行人應該要發菩提心、做佛事、信願念佛、放下六塵一切相,才能開悟有智慧、去迷相見實相。覺即是菩提心(佛心)。《靜老說的話》

圖片
【常行眾善,發菩提心】 修行人應該要 發菩提心、做佛事、 信願念佛、 放下六塵一切相, 才能開悟有智慧、去迷相見實相。               覺即是菩提心(佛心)。 ~《靜老說的話》 https://www.facebook.com/238558509516443/posts/4796609957044586/

切切記住這幾句話:人到達「了不起」的時候,要忘記自己的「了不起」;如果不忘記自己的「了不起」,就會「起不了」。

圖片
我常勸年輕人多讀歷史,但不希望像現代史學家們那樣的讀法,抓一個題目,寫一篇論文,說上一大堆,而且多半側重考據,某人的年代如何,某事的真偽怎樣。 像這樣研究歷史,對今日及後世,沒有多大補益;讀歷史,不要為了得學位,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接受教訓,準備作人做事。 即使去做一個小主管,一個校長,乃至一個寺廟的主持,也要懂得歷史,知道依據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去處理人和事。 孟子固然指出了白圭經濟思想的錯誤,但後來司馬遷寫《史記》,卻很佩服這個人。 司馬遷也不是亂佩服他的,白圭的白手起家,赤手空拳而成巨富,並非一般人所能辦到的。 前面說過的,他「必有過人之長」,的確有了不起的地方,令人不能不佩服。 可是,一個人的了不起,還是有其限度的。 所以,當一個人獲得了不起的成功時,自己要忘記自己的了不起,要趕快謙卑下來。 如果獲得了不起的成功以後,不忘記自己的了不起,甚至由一件事情獲得了不起的成功,便以為自己事事都了不起,那麼就會成為「起不了」。 可是人是最容易犯這種錯誤的,這是年輕人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千萬不可因一事之成功,便自滿傲慢,這樣必終歸失敗。 切切記住這幾句話:人到達「了不起」的時候,要忘記自己的「了不起」;如果不忘記自己的「了不起」,就會「起不了」。 這位白圭老兄,就犯了這個不忘記自己了不起的錯誤。 他是了不起,成功了,可是成功以後,以為自己很偉大,好像什麼都懂! 所以對國家的財政,也大提其意見,其實他的意見錯了。 十多年前,一個朋友勸告學經濟的青年,畢業以後,不要到銀行做事。 他說,年輕到銀行,為他人數鈔票的結果,是圈圈越畫越多,房子越住越大,車子越坐越新,心臟越來越狹。 意思是說,看慣了金錢數字的人,心量就越來越窄小了。他的這幾句話,一時視為名言。 再看賈似道的「又把山河寸寸量」,也正如數錢,幾角幾分幾釐,都在那裡計算,心量非常狹窄,所以當時有些人,被他整得很慘。 白圭也是這樣,白手成家,心量一小,也就小看了天下事,小看了他人。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孟子與滕文公告子》孟子與告子下篇╱ p. 318 ❤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追蹤設定→動態消息→點選「最愛」。 #心量 #孟子 #白圭 #白手成家 圖文製作:小庭書 https://www.facebook.com/506095209444956/posts/4545330365521400/

【父親往生後帶孫子遊覽極樂世界!兒子描述極樂世界種種聖境!】

圖片
父親林彰秋居士,1933年8月15日出生于苗栗縣卓蘭鎮坪林裏的山裏村落;一生事親至孝,友愛兄弟,樂善好施,助人爲樂,種種善行義舉,甚得村民的稱贊。 父親往生時,村民們亦同感哀傷,痛失這麽一位善心的好鄰居。 父親曾入“一貫道”,後在母親的邀請下,一同皈依佛門;起初,像一般的佛教徒,四處參訪,各處有講經、法會、齋戒、放生種種都曾經參與過。 1995年,親近信願師父,即放下一切工作,專一道場共修念佛,並從事助念。日課念佛,盤坐面西,已成習慣。 在他往生前一年的一個下午,依然是向西方盤坐念佛,阿彌陀佛慈悲示現伫立在西方空中,由遠至近,由小變大,身軀如同世人一般大小,伫立眼前;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威神無極佛光普照,足足有五分鍾之久。 這也是阿彌陀佛對父親的慈悲示現吧! 1998年大年初一,父親心髒病發,急救無效,中午十二點半辭世。蓮友們八小時助念開示之後,家屬輪流排班念佛,二十四小時不間斷。 第二天早晨,父親最疼的孫子、我五歲的兒子穎廷告訴他媽媽說:阿公和他嬉戲遊玩,並告訴他要孝順父母、阿婆,做個聽話的乖孩子。阿公就很高興地跟他說再見,並告訴他說:他要到阿彌陀佛那裏。 到了第三天從一樓客廳往樓上,開始散發出濃郁獨特的檀香味,布滿整間房子,持續到父親告別儀式後,母親上樓有時仍會聞到檀香味。 台北師父告訴我們:她在陪侍父親守靈念佛期間的一個夜晚,看見在父親冰櫃頭部前方,綻放著黃色柔和明亮的光芒,心想真是不可思議。 阿彌陀佛慈悲接引,和父親歡喜往生,不用我們懇求,都寫在父親的臉上。從父親的嘴角兩側眼尾太陽穴對稱綻放出V字,像是綻開的一朵蓮花,甚是出奇。 而最爲奇特的是,父親往生後,因阿彌陀佛及父親的神通力感應所至,令我兒子有殊勝際遇,能造訪西方極樂世界,證明《無量壽經》所言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聖境殊勝莊嚴。謹記如下。 因爲平常起床第一句話就是“我的早餐在哪裏?” 所以平日我常告訴我兒子說:“阿公這麽疼你,現在阿公已經在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你想阿公,念阿彌陀佛,阿公他就能聽到哦!只要你念阿彌陀佛,阿公他就會來看你哦!” 在父親往生要滿五周年的前幾天,1月21日早上,媽媽叫就讀于小學四年級的兒子穎廷起床准備上學,兒子起來後蒙眬地說:“媽媽,阿公帶我去極樂世界吃東西,那東西真是好吃。你幹嗎把我叫起來?” 晚餐時姐姐說好好吃哦,穎廷在旁聽到,哼了一聲說:“西方極樂世界的東西才好吃呢!你們吃的這個算

「以般若為導」 -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 黃念祖老居士開示

要修「 六度 」就必須知道:   前五度如盲 唯有「 般若 」才是有目 對此《 金剛經 》中有此證明 所以正如有人批評人時常說的:「你是 盲修瞎練 」 因為他沒有目標 可不就是盲修嗎? 如 果沒有「 般若 」 行五度也如盲 那就免不了被批評為「 盲修 」了 「 以般若為導 」如有眼目 一個人要行路 沒有眼睛不辨方向怎麼能行 佛經上也說: 「 入佛寶藏,智慧為目 」 到了寶藏裏頭你要拿寶 你得先能用眼睛看見寶才成 什麼是你的眼呢 智慧就是你的眼睛 不然即使進了佛的寶藏 你看不見不知拿什麼 你若有「般若」才知道拿什麼 那又用什麼去拿呢? 「 信為手 」信心就是手 用「 信心 」去拿 「 信為道源功德母 」 就是「 以般若為導 」呀 許多在迷中的人 就如同  「 大富盲兒 」一樣 擁有財富但卻瞎了眼睛的孩子 「 日坐寶中,為寶所傷 」 天天坐在寶藏裏頭  珊瑚樹、水晶瓶、大金元寶 可偏就讓珊瑚樹紮破了臉 讓水晶瓶碰破了腦袋 讓金元寶拌摔了跤 整天在那兒受傷 所以「 般若 」的重要性 就在於它為目 為目才能為導 其中的重要性就在於此。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 黃念祖老居士開示

大家祈禱之中也要記住《可許則許》這個小冊子,這是一個居士寫的,他自己愚痴,所祈求的事可能對自己不利,很可能是個害我的事,因此在所求的事後加了四個字「可許則許」~ 請佛替我考慮,能允許我再允許我。

但是大家祈禱之中也要記住,『可許則許』這個小冊子,這是一個居士寫的,他自己愚痴,所祈求的事可能對自己不利,很可能是個害我的事,因此在所求的事後加了四個字『可許則許』。 也就是說:👉🏻 『請佛替我考慮,能允許我再允許我。』 為什麼要加這四個字? 有一個故事能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人他最喜歡的兒子 十幾歲生病花了無數的醫藥費 還是死了 兒子死後父親非常思念 後來聽說有一個人能通陰間 能把死的人找來談話 他就說無論多少錢都要把它辦到我要同兒子當面談話 後來朋友就告訴他說: 『看來情況很複雜,你恐怕不能露面,你這個兒子對你懷恨很深。 通陰的人已經知道這個情況,你先藏起來,情形好你再出來。情形不對,你就別出來。』 老頭聽這麼說 朋友都攔著他他也就先沒露面 通陰的來了 不久就把他的兒子鬼魂找來了 兒子騎著一頭驢 怒氣沖沖的問大家: 『 那個老畜牲來了沒有? 』 『沒來,沒來,他今天沒來。』 『他要來了,我非好好揍他一頓不可。』 怒氣沖天 講他父親前生怎麼坑害他 怎麼騙他的錢💰 使他受了多少多少苦恨氣末消 所以今生討還了一些債 可是餘恨末消 恨不得好好地教訓他一頓 最後氣得牙癢癢的走了 兒子走後 老頭出來哆哆唆唆遍體發抖 出了一身冷汗 從此不再想這孩子了 所以我們對世間的這些事情 平淡一些肯定有好處 📎節錄自黃念祖居士 《看淡世俗的纏縛--出污泥而不染》 #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 #淨土 #念佛 #極樂世界 #無量壽經 #淨空法師 #黃念祖老居士 #晨曦小語 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210816062384356/posts/2374833115982629/ 大家祈禱之中也要記住《可許則許》這個小冊子,這是一個居士寫的,他自己愚痴,所祈求的事可能對自己不利,很可能是個害我的事,因此在所求的事後加了四個字「可許則許」~ 請佛替我考慮,能允許我再允許我。

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 - 恭錄自《了凡四訓》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於我何與? 本無可怒者。 又思天下無自是之豪傑,亦無尤人之學問; 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 吾悉以自反,則謗毀之來,皆磨煉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 又聞而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 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 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 其餘種種過惡,皆當據理思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523681886915&id=153942991914 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 - 恭錄自《了凡四訓》

【佛弟子萬勿身上佩帶佛像、觀音像掛件】

圖片
印光法師: 民國二年, 道階法師做佛誕紀念會, 以釋迦佛像做為徽章(不是指印章, 指佩戴用的), 我(印光大師)絕對不知道這件事. 這件事之後, 道階法師來普陀, 送我一個徽章, 我痛斥這是褻瀆三寶.  到了民國十二年, 他們還在以佛像做徽章, 上海也仿照做起來, 現在的居士也這樣做了. 這個行為的始作俑者, 是道階. 道階法師可以講經, 但是恭敬尊重這方面, 卻完全不講, 真是讓人歎息. 這會中來的一切人員, 每個人都要隨身佩戴這個佛像做的徽章. 如果佩戴這個徽章來拜佛, 是不合適的; 佩戴這個徽章來拜人,  佩戴的人和受拜的人都折福。 可是現在由道階提倡的, 已經成了普遍的風氣, 我也知道這個事不易收拾, 但是各位居士要我說, 我不能不為大家說一下這個了.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複鄔崇音居士書》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264079356/posts/5041049945913758/

能夠「自知」才是一個「明白人」,但是天下明白人很少,除了成道的人之外。佛家講成佛的人,才能有「自知之明」,一般人都不明白自己。

圖片
能夠 自知 才是一個 明白人 ,但是天下明白人很少,除了 成道的人 之外。 佛家 講 成佛的人 , 才能有 自知之明 , 一般人都不 明白 自己。 但很奇怪的是,世界上的人都覺得自己最明白自己,都覺得別人不瞭解自己,可見「 自知之明 很難」。 恭錄自 南懷瑾老師 講述 《 老子 他說(續集)》 ❤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追蹤設定→動態消息→點選「最愛」。 #老子 #明白人 #成道的人 圖文製作:小庭書 https://www.facebook.com/506095209444956/posts/4491410220913415/ 標籤: 十方禪林與南懷瑾老師,成語暗藏玄機,人貴自知之明,老子,明白人

一切別人都幫不上忙,什麼明師一概幫不上,就是佛坐在你面前,也沒辦法,否則佛的公子,以及佛的弟弟阿難,也不需要修行了。人只有自救、自度,任何人救不了你。

圖片
一切別人都幫不上忙,什麼明師一概幫不上,就是佛坐在你面前,也沒辦法,否則佛的公子,以及佛的弟弟阿難,也不需要修行了。人只有自救、自度,任何人救不了你。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如何修證佛法》 ❤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追蹤設定→動態消息→點選「最愛」。 #修行 #佛法 #釋迦牟尼佛 https://www.facebook.com/506095209444956/posts/4327811997273239/

真正的行善不是為名,中國文化叫陰功積德,陰功是人家看不見的。…所謂行善要陰功,大家看不到的,這個累積下來才叫「功德」。

圖片
真正的行善 不是為名, 中國文化 叫 陰功積德 , 陰功 是人家看不見的。 我們從小受的教育, 像我們桌子上一定擺兩部書,一部是《 文昌帝君陰騭文 》,這個現在大概很少有人看到了; 還有一本 功過格 , 一定擺在那裏, 專門勸人家做好事 , 都是課外讀物啊。 像〈 朱子治家格言 〉,我七歲就會背了,早晨一早就起,站在父親前面背,「 黎明即起,洒掃庭除 」,都要真做的。 現在儘管學校有公民教育,有什麼訓導啊,同學看到訓導處的人背後都在罵,都討厭,對不對? 老師對你們訓兩句,那就是 冤家 。像我們就是由這些訓導訓過來的。 所謂行善要陰功,大家看不到的,這個累積下來才叫功德。 出了錢,做了好事,還要表揚一下,你已經得了果報了,有知名度了,曉得你是善人了,所以再不要期望有果報了。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列子臆說(上冊)》(一)說符篇第十四講╱ p. 249 ❤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設定「搶先看」。(點選「追蹤中」方塊即可設定) https://www.facebook.com/109697953951583/posts/216656473255730/ 真正的行善不是為名,中國文化叫陰功積德,陰功是人家看不見的。…所謂行善要陰功,大家看不到的,這個累積下來才叫「功德」。

你沒有證得而亂說,就是犯妄語戒,未得言得,未證言證,這罪很重,是無間地獄的罪,在密宗來說是金剛地獄的罪,我們不可以作佛法的大騙子。

圖片
我們沒有成佛,沒有悟到圓覺境界,不要看了「圓覺經」,懂了一點道理,會背幾句,就在外面亂講什麼無取無證,佛法不用修了。 你沒有證得而亂說,就是犯妄語戒,未得言得,未證言證,這罪很重,是無間地獄的罪,在密宗來說是金剛地獄的罪,我們不可以作佛法的大騙子。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圓覺經略說》第六章清淨慧菩薩╱ p. 237 ❤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追蹤設定→動態消息→點選「最愛」。 #圓覺經 #清淨慧菩薩 #未得言得未證言證  圖文製作:小庭書 https://www.facebook.com/506095209444956/posts/4403673253020446/

「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造好的電梯」道證法師:坐電梯比爬樓梯省力,又直接了當很多,又快很多,所以叫作:『至簡易,至直捷。』

我們打個比方來說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是『坐電梯』 , 不論是腳力很好的,或是腳受傷很難走的,或是坐輪椅的,或是用推車送的病人,不論是好人、壞人,只要有信願,搭上去,把門關好,不要一腳在電梯裡,一腳又在外面; 看準按鈕,一按就可以到自己所選的那一樓,要上上品的就選頂樓一按,而下下品就可以滿足的,也可以選按下層的樓,要高要低,隨願而到,電梯都平等運載。 坐電梯當中,可以背行李,也可以不背行李。 要輕鬆一點的,就不要背行李,行李通通都放在電梯上,讓電梯去載。 假如非要辛苦不可的人,就盡管大包小包地背在自己肩膀上也無所謂呀! 最輕鬆的連一個行李也不必帶。 坐電梯比爬樓梯省力, 又直接了當很多, 又快很多,所以叫作: 『至簡易,至直捷。』  然而要明白, 電梯是阿彌陀佛造好的, 不是我們的功勞哦! 讓我們能上升的電力, 是彌陀大願力, 根本不是我們的本事, 不是我們的努力哦! 我們只是由電梯的 指示牌 知道電梯在哪兒, 我們只是 相信 電梯的 力量 可以 背負我和一切的行李, 願意 搭上, 真的 跨進去而已, 搭上就是「 信願 」啦。 在這個比喻當中, 我們把 『相信電梯能夠 負載我們和一切行李』, 比喻為 『相信阿彌陀佛佛力 能夠荷擔我們』。 把『願意搭乘電梯』, 比喻為『願意往生的願』。 在這個比喻中,我們把『跨步進電梯』這個動作叫作『行』,當然要實地有跨步走進電梯才叫行啊,我們把『跨步進電梯』這個動作代表『念佛』。 進電梯要兩腳一起進去呀,不能一腳在裡面,一腳在外面; 一邊又想要去極樂世界,一邊又放不下娑婆世界。 一腳在內,一腳在外, 當然上不去啊。 一腳在內,一腳在外,可以說『願』還不具足啊!到底是要不要搭? 要搭又像不搭, 說他是不搭, 他又像要搭。 就這樣一腳在內,一腳在外,卡在電梯門口,電梯門一關,正好夾住,又不上又不下,夾得很痛苦。 這就是有願又像沒願, 沒願又像有願, 拿不定主意, 這是沒有用的。 這樣一腳在內,一腳在外,到底是要靠電梯的力呢?還是要靠自己走路的力呢? 又不敢靠電梯的力,又很怕靠自力會很累,又不是靠他力,又不是靠自力,也不敢放心地跨步走進電梯,這樣當然不算有行啊! 在行為的表現上,又不像要念佛,又不像不念佛。 說他有念佛嘛,他又不專心,都胡思亂想,罣礙一大堆; 說他不念佛嘛,他又好像知道要念佛,否則沒有什麼好路可走。 這種一半在內,一半在外,

人沒有悟道以前,沒有一個是聰明人。當年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就是要找一個「不被人欺」的人。我們普通人都經常被欺,那麼是誰騙了你呢?其實沒有人騙你,都是自己騙自己 (自欺) 。

圖片
人沒有悟道以前, 沒有一個是聰明人。 當年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就是要找一個「 不被人欺 」的人。 我們普通人都經常被欺,那麼是誰騙了你呢? 其實沒有人騙你, 都是自己騙自己。 我們前面說過,一般眾生的心理狀況有八十八種結使,歸納而言,就是見思二惑。 見解觀念和思想形態兩方面的顛倒迷惑。 所以說「 當知此想,從顛倒起 」。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著作《禪觀正脈研究》╱120 ❤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追蹤設定→動態消息→點選「最愛」。 #悟道 #達摩祖師 #自己騙自己  圖文製作:小庭書 https://www.facebook.com/506095209444956/posts/4403670769687361/ 人沒有悟道以前,沒有一個是聰明人。當年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就是要找一個「不被人欺」的人。我們普通人都經常被欺,那麼是誰騙了你呢?其實沒有人騙你,都是自己騙自己 (自欺) 。

廣欽老和尚的期中考?斷你的名聞利養,救你的法身慧命!… 楞嚴經:「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當狂心休息下來的那個休息處,就是覺悟菩提。~文:道證法師

當承天寺的建築工程完成時,很多人非常讚歎,甚至有的寺廟要建築,就要邀請恩師去做參考,老和尚看到這種情形,就很沈重地告訴恩師說: 「 我很擔心你會變成人間的應付僧,承天寺建築好,名聞利養一來,恐怕會傷到你的法身慧命。 我要斷掉你的名聞利養,救你的法身慧命! 」 恩師聽了老和尚的話,認為很有道理,就說「好」。因為平時老和尚所做的,也一向是如此。 有人「狂憨神」抬,抬不退!(台語)(抬,「發作之意」) 以為承天寺都是他建的,眾生都是他度的! 老和尚說過之後,有人上山來請教老和尚,問「念佛要怎樣念,才會一心不亂?」 老和尚就用台語說: 「有的人『狂憨神』一發作,發不退!以為承天寺都是她建的,眾生都是她度的!」 還叫恩師去翻譯。這句話要翻成國語,很難翻得傳神貼切,我姑且這樣翻。 意即 有的人狂妄愚痴病發作,如被狂憨鬼神附身,一發作就退不下來,不可收拾,還以為承天寺是她建的,眾生都是她度的。 來請問的人一聽,嚇了一跳! 趕快解釋說:「老和尚,我是第一次來承天寺,我從來沒有說承天寺是我建的,也沒有說眾生都是我度的!」 但是,我的恩師很了解老和尚的用意,就很平靜地翻譯。 任何問題一律回答:狂憨神抬,抬不退! 〈狂妄愚痴病發作,發個不休。〉 從此以後,每天不管是什麼人來問什麼問題,老和尚都一律回答:「有的人狂憨神一發作,就發作不退!以為承天寺都是他建的,眾生都是他度的。」而且都叫我的恩師去翻譯。 這種情形,繼續了一兩個月,有的人實在聽得不耐煩,但是恩師都照常耐煩、照常耐心平靜地去翻譯,而且有一天就很慎重,正式搭衣去向老和尚拜謝他的提醒,請老和尚安心,自己認為內心並沒有那樣的認為和執著。 起先老和尚聽了,搖頭說:「還早咧!」 隔天,老和尚依然繼續講:「有的人狂憨神一發作,就發作不退......」這個開示。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的恩師自己檢討,又去向老和尚拜謝感恩,請老和尚放心,老和尚才沒有繼續再講這樣的開示。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有的人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老和尚為了要幫助一個弟子破除執著,就對每一個訪客都說同樣的開示呢? 其實老和尚這個開示,是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的,比如說先前那個人問: 「 念佛要如何念,才能夠一心不亂? 」 我們想想,看,我們為什麼不能一心不亂? 就是因為我們都是狂妄病發作,發作不退啊! 有的人聽不懂台語,不知道老和尚說的「狂憨神」是什麼? 我們勉強以音會義來解釋—通

佛家常常教人要惜福,珍惜自己的福氣,不要享受得太過分了。這也就是孔子說的: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圖片
成名就是成功,一個人想成功要做好事,但不是說作了一件好事你就可以成功了; 你今天跟人家打架報紙登出來,你成名了,這個名靠不住啊! 善要慢慢的累積起來, 才有真正的幸福。 作壞事也一樣,壞要累積起來,不累積還不至於滅身,上天還不會馬上報應你。 所以說,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這個原理一般人不清楚,有些人以小善沒有多大意義而不為。 路上見到一塊石頭,應該馬上揀起來放在路邊,以免後來的人碰到了跌倒,這是我們小時候的教育。 現在我們經常看到馬路上的香蕉皮,尤其基隆、高雄在過去幾年,那真是司空見慣; 如果把石頭、 香蕉皮揀起來, 避免人家跌跤, 就是 勿以小善而不為 , 積小善可以為大善 。 所以不要以小惡為无傷而弗去,小毛病就要改,不能不改,不改累積起來就成大惡大患,就要吃大虧。 故惡積而不可掩, 罪大而不可解。 自己不要以為有點小毛病沒有關係,累積起來就是大毛病。 故惡積而不可掩, 掩飾不了; 到了罪大惡極的時候, 永遠也無法解決了。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著作《易經繫傳別講(下傳)》第五章╱ p. 108 ❤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追蹤設定→動態消息→點選「最愛」。 #孔子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圖文製作:小庭書 https://www.facebook.com/506095209444956/posts/4403668089687629/ 佛家常常教人要惜福,珍惜自己的福氣,不要享受得太過分了。這也就是孔子說的: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明朝名臣方孝孺—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方孝孺之父造墳燒蛇,蛇精化作方孝孺,有意觸怒朱棣,從而害死方家被滅十族。因果報應故事。

圖片
阿彌陀佛 人生酬業—報恩 報怨 討債 還債 鍾茂森博士(定弘法師) 方孝孺是明初大儒,他有學問、有道德,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賞識及重用,後來輔佐太祖皇孫惠帝朝政。 方孝孺的父親在他還沒出生之前,有一次要建祖墳,即將進行挖掘工程的時候, 晚上夢到 一位穿紅衣服的老人來哀求說: 「我知道你要在這個風水寶地建祖墳,我有八百子孫,就在你要挖的墳地下面。 請給我三天時間,讓我們全家搬走,三天後再來開挖。」 夢醒後方孝孺的父親覺得這夢似真似假,怎麼可以當真? 而且已經選定良辰吉日,於是按原定計劃開挖。 挖掘當中,發現一塊大石底下有很多紅蛇,方孝孺的父親看到這麼多紅蛇, 竟然用火把牠們燒死,繼續建祖墳。 當天晚上他又夢到 紅衣老人很生氣的跟他說: 「我昨天已經託夢給你,希望延後三天再開工,為什麼沒有接受我的哀求, 還把我八百多名子孫統統燒死。你現在滅我的族,將來我也要滅你的族!」 此事過後,方孝孺就出生了。 因為他是一位很有學識、很有道德的大儒,很快就受到朝廷的器重。 在輔佐惠帝的時候,朱元璋的兒子燕王起兵作亂,帶兵從北方攻佔南京,篡位成皇帝,原朝文武百官大部分歸順燕王,只有方孝孺寧死不從。 當燕王要打來的時候,惠帝下令方孝孺寫詔書,詔告天下起兵平定燕王的叛亂。 燕王進京以後,知道方孝孺是世人最敬仰的大儒,就令他重寫詔書,詔告天下立燕王為帝。 方孝孺寧死不從,還在大堂上寫「燕王篡位」四個字。 燕王非常氣憤,說:「你敢這樣,難道不怕我誅你九族嗎?」 方孝孺破口大罵:「你這不仁不義的人,哪怕誅十族,我也不會屈服。」 燕王非常生氣地說:「好!你說誅十族,就誅你十族!」 中國人通常只說九族, 十族是什麼? 就是把方孝孺的老師、門生統統算進去,全抓起來滿門抄斬,連方孝孺也被腰斬,算算總共八百多人。 這才知道,當時方孝孺的父親為了一塊風水寶地,滅人家的族,把蛇王紅衣老人與牠的族人八百多條蛇燒死。 結果紅衣蛇王發毒誓,也要滅方家八百多族人,牠的誓言在方孝孺身上實現了。 由此可知,方孝孺就是紅衣老人投胎再來的,他的目的就是要滅方家的族,討回八百多條命債,這是冤冤相報的實例。 如果不慎傷害動物的性命,將來必定會有果報,特別是蛇、龜之類,道家特別提醒不要殺害,因為牠們特別有靈性,殺牠們,吃牠們,得罪牠們的果報不小。 現在人不懂這些因果 ,尤其是南方人,什麼蛇、龜統統吃,真的造業深重,將來必受果報。 方家

「鬼」是比人更苦、更無奈的存在,他的世界黑暗又常受飢渴之苦,所以也叫「餓鬼道」。 當然鬼道中也有福報較好的(前世較有修福),比如土地公、城隍爺,各地供的有應公,好兄弟......等等,一般稱為「神」,其實是「鬼神」—也就是較有福德的鬼。

平等慈悲談鬼道。 道證法師: 【鬼是比人更苦、更無奈的存在】 「鬼」是比人更苦、更無奈的存在,他的世界黑暗又常受飢渴之苦,所以也叫「餓鬼道」。 當然鬼道中也有福報較好的(前世較有修福), 比如土地公、城隍爺,各地供的有應公,好兄弟......等等, 一般稱為「神」,其實是「鬼神」—也就是較有福德的鬼。 他們有些小神通,但其實他們比人道更苦,更需要慈悲濟度。 所以,一般人去求鬼神,向鬼道祭拜求福,實在是很顛倒的, 這大多是出自一種「賄賂心理」,「貪便宜心態」—拿一些餅乾,殺雞殺鴨去「送禮」,就希望鬼神賜財、賜福。 台南有一古廟, 對聯寫得很好— 『靈神豈可賄? 望赦罪豈在燒金!』 如果鬼神靈驗正直, 那裡是可以賄賂的呢! 我們如果造了罪業,應是要從心改起,懺悔改過就消業,豈有花錢買些紙燒燒,繼續作惡不改過,罪過就能消的道理呢? 鬼如果有能力賜財、賜福予人,自己就不會淪落為餓鬼。人去向鬼神祈求,就猶如富翁去向難民求衣食一樣。 人怕鬼,也如富翁怕飢渴無力的難民一樣,是毫無必要,毫無道理的。 難民並不希望人人投以害怕又厭棄他的眼光,難民只需要我們將心比心尊重他,以平等慈悲心對待他、幫助他,以佛法真理引導他,永遠脫離輪迴之苦。 鬼也同然,只需我們真誠尊重幫助,他也是有心靈、有感受的。他也很怕被傷害,被討厭。 他不要我們賄賂送禮,他需要我們以真誠念佛、修行功德迴向給他們,脫離鬼道,往生西方。 所以平常我們路經鬼神廟只需合掌念阿彌陀佛,邀勸一起念佛,求阿彌陀佛慈悲度化他們,及一切苦難眾生,同生佛國,永享安樂。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799663502/posts/3196888550547769/

因果絲毫不謬,祖師三次投胎而了命債。——摘自虛老《雲居山方便開示》

虛雲老和尚: 古人 安世高法師 。 累世修持。 首一世為安息國太子。 捨離五欲出家修道。 得宿命通。 知前世欠人命債。 其債主在中國。於是航海而來。到達洛陽。行至曠野無人之境。忽覿面來一少年。身佩鋼刀。遠見法師。即怒氣沖沖。近前未發一言。即拔刀殺之。      法師死後。靈魂仍至安息國投胎。又為太子。迨年長。又發心出家。依然有宿命通。知今世尚有命債未還。債主亦在洛陽。於是重來。至前生殺彼身命者家中借宿。飯罷。 問主人曰。“汝認識我否。” 答曰。“不識。” 又告曰。“我即為汝於某月某日。在某曠野中所殺之僧是也。” 主人大驚。念此事無第三者能知。 此僧必是鬼魂來索命。遂欲逃遁。 僧曰。“勿懼。我非鬼也。” 即告以故。謂“我明日當被人打死。償宿生命債。故特來相求。請汝明日為我作證。傳我遺囑。說是我應還他命債。請官不必治誤殺者之罪。” 說畢各自安睡。     次日。同至街坊。僧前行。見僧之前。有一鄉人挑柴。正行之間。前頭之柴忽然墮地。後頭之柴隨亦墮下。扁擔向後打來。適中僧之腦袋。立即斃命。 鄉人被擒送官。訊後。擬定罪。 主人見此事與僧昨夜所說相符。遂將僧遺言向官陳述。 官聞言。 相信因果不昧。 遂赦鄉人誤殺之罪。 其僧靈魂復至安息國。 第三世又投胎為太子。 再出家修行。 即世高法師也。 因此可知 雖是聖賢。因果不昧。 曾種惡因。必感惡果。 若明此義。 則日常生活逢順逢逆。 苦樂悲歡一切境界。 都有前因。 不在境上妄生憎愛。 自然能放得下。 一心在道。 什麼無明 貢高習氣毛病。 都無障礙。 自易入道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427876364023086&id=100004022393812 因果絲毫不謬,祖師三次投胎而了命債。——摘自虛老《雲居山方便開示》

古代的文章是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所以古人寫文章非常慎重,都是真正有把握可以利益後人,他才把它留下來。…所以「學文」還是看古聖先賢的文章比較保險,因為這些文章都是歷經幾千年印證,確實可以啟發人的智慧的。

圖片
上成下德法師(蔡禮旭老師)主講 | 細講《弟子規》第六集 050 【有餘力。則學文。】 當我們把這些立身處事的行為,這些德行都扎實的學好,還有空餘的時間,還可以多看些好的文章,『 學文 』。 古代的文章是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所以古人寫文章非常慎重,都是真正有把握可以利益後人,他才把它留下來。 現在人寫文章怎麼樣? 他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他也不管會不會天下大亂,所以不夠謹慎對待自己的言行。 所以「學文」還是看古聖先賢的文章比較保險,因為這些文章都是歷經幾千年印證,確實可以啟發人的智慧的。 這是「餘力學文」。 https://www.facebook.com/344868218951816/posts/4212051108900155/ 古代的文章是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所以古人寫文章非常慎重,都是真正有把握可以利益後人,他才把它留下來。…所以「學文」還是看古聖先賢的文章比較保險,因為這些文章都是歷經幾千年印證,確實可以啟發人的智慧的。

《人間奇譚》「施慶鐘再生為豬」…怪豬~這條小豬前面的左腳,竟生得與人的左手一模一樣,不但五指俱全,大小長短和人手相同,而且指甲也齊全的掛在五指上。

人畜輪迴 話說民國十二年,江北泰興有一個無業遊民,名喚施慶鐘,此人一向不務正業,胡作非為,再加上生性兇悍,動輒霸道橫行,魚肉鄉民,使得鄉民畏之若虎,避而遠之。 這一年,施慶鐘突然大病不起,生命已危險得像風裡殘燭了。 這時,正好有一個雲水僧雲遊到這個地方來,看見施慶鐘這種殘狀,便走到他床前對他說:  “ 你平日無惡不作,罪孽深重,如今罪惡貫身,已接近因果報應的時候了,我看你還是趁早懺悔彌補罪過吧!要不然,你死後一定會轉世為豬。 ” 這時,病入膏肓的施慶鐘,已經知道自己離死期不遠, 再聽見和尚這麼說, 心中不禁惶恐萬分,雖然後悔自己一生的荒唐,事到如今,一切都晚了,但心想將來轉世為豬,仍覺不甘心, 於是勉強伸出一隻左手放在胸前,作個懺悔的樣子。 站在一旁的雲水和尚看了後,又說:“可惜呀!可惜。 你僅僅以一隻手禮佛,還是難脫轉世為豬的命運,這大概是自作孽不可活吧! 雖是如此,你的左手還是可免於生成豬形,而且也可以免去挨刀之苦。 幾天之後,施慶鐘一病不起,帶著一身的罪孽離開了人間。 泰興一帶的居民,對這個罪惡滿貫的惡人之死,莫不額手稱慶,不過,很快的,大家就把他淡忘了,當然,雲水和尚的話,也就沒有人把它放在心上。 施慶鐘死後的第七天,隔鄰蔡大柱家所養的一隻母豬,生下一條“怪豬”。 這條小豬前面的左腳,竟生得與人的左手一模一樣,不但五指俱全,大小長短和人手相同,而且指甲也齊全的掛在五指上。 當左鄰右舍看見這條怪豬時,才恍然想起雲水和尚的那句話:“你僅以一隻手禮佛,還是難脫轉世為豬,不過—你的左手可免於生成豬形……。” 於是施慶鐘再生為豬的消息不脛而走,泰興一帶的居民,都把此事當成茶餘飯後的資料, 有的老年人更以此事來教訓子女,要他們千萬不做壞事,因為施慶鐘就是一面活鏡子。 自從蔡家的母豬生下這條怪豬之後,消息當然馬上傳到施家人的耳裡,施慶鐘的家人為了不忍這隻豬遭到刀剮之苦,便花很高的代價向蔡大柱買下這隻豬,送到上海市的大廟寶華寺放生。 說也奇怪,每次有人到園裡去參觀,這隻豬就東藏西躲的匿在豬群中,好像無臉見人似的。 從這種跡象看來,人們更相信此豬是施慶鐘轉世無疑。 (摘自《人間奇譚》)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799663502/posts/3194368214133136/ 《人間奇譚》「施慶鐘再生為豬」…怪豬~這條小豬前面的左腳,竟生

「三世豬身」文:既明(節錄自《中國佛教》月刊第七卷第十一期“因果輪迴之理”)

今余試舉一親眼目睹之受報故事,以為因果輪迴之佐證— 余於一九三七年,旅居四川西昌滬山光福寺時,一日,清晨下山入城辦事,山下有湖名筇海,為入城便利,故須乘船渡湖。 同船者共十餘人,中有三四幼童,平均十一二歲;內有一牧童右手常插入腰內,以衣襟蓋覆之,不令人見。 余初亦未介意,船行十餘分鐘,一頑童忽將該牧童右手用力突然一拉,即時該牧童之胳膊伸出,現出一隻帶毛之豬爪來。 余乍見之時,不禁甚為震驚,此實為余平生初見之怪相,同船老者,見余驚異既告余言: “ 此童能憶三世轉生之事,知三世皆轉為豬身,每次被屠夫宰殺之時,皆能記憶不忘,每思及當年被屠夫刀插喉頸之時,即仍感覺心為刀絞! 或想起殺後,被掛街頭出售之時,每割一刀,即覺疼徹肺腑,直至售盡無餘,魂識始能脫離,方再轉生。 “他記得前兩生,皆是如此,但最後這一生,當他的豬身被殺後,在市出售之時,過了很久仍未能賣完,當最後僅剩一蹄時,他感覺痛苦得實在無法再忍受了,因此猛然用力一掙扎,這時魂識突然脫離豬蹄而投胎,雖然幸得人身,但因剩一蹄的“業債”未還清;所以累及今生,猶留一蹄以示人。 因此他對三途惡報記憶猶新,每思及遭受殘刑之時,不由痛徹肝腸,宛如活現,故其手長期遮蓋,不令顯現,使之忘記,俾免為人注視,以致引起心中沈痛之舊創。” 如是可知因果業報絲毫不爽,這是我親眼所見的一個輪迴之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195253207377970&id=100006799663502 「三世豬身」文:既明(節錄自《中國佛教》月刊第七卷第十一期“因果輪迴之理”) 標籤: 故事, 因果教育,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孔孟之道是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大原則;佛家講做人做事是從檢查自己的起心動念開始,從內心開始修正,所以叫修行,也叫修心。

圖片
我們看佛經,大家往往都會被它的宗教氣氛、宗教形式所覆蔽,實際上它與中國文化儒家的孔孟之道,講做人做事的「行」是完全一致的。 不過,在一致中又有所不同,孔孟之道是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大原則; 佛家講做人做事是從檢查自己的起心動念開始,從內心開始修正,所以叫修行,也叫修心。 乃至慢慢觀察自心,起心動念是否純善,到了完全沒有惡念還不算數,乃至惡念空,善念也空,恢復到本來非善非惡、無我無心,本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畢竟的清淨,才是正路。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藥師經的濟世觀》╱ p. 174 ❤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追蹤設定→動態消息→點選「最愛」。 #孔孟之道 #做人做事 #觀察自心 https://www.facebook.com/506095209444956/posts/4403665789687859/ 孔孟之道是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大原則;佛家講做人做事是從檢查自己的起心動念開始,從內心開始修正,所以叫修行,也叫修心。

夏蓮居老居士開示:「天賜之福」,上天要降福給這個人,先開其慧。「天降之罰」,上天要降罪於這個人,先奪其魄。一個人這個魂魄都魂不守捨的狀況,是看得出來的。

罪業之相 蔡禮旭老師:   我們經文昨天講到,「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接下來是「惡星災之」。   而這一段後面講到,「惡星災之」。這個「惡星」,我們俗話常講的,凶神惡煞。 他們看到造惡之人,他們是嫉惡如仇,會降災在這些惡人的身上。 那大家要了解,這些鬼神降災,他是執行,他降災在我身上,為什麼不降災在別人身上?所以是不是他決定的? 他是執行。 就好像警察抓人, 警察可不可以亂抓人? 不行,那是他犯罪了才抓他。   所以我們讀到《太上感應篇》這一段,可以明白,鑒察、督察人作惡,以至於執行刑罰、果報,這是神明他的權限。 但為什麼會召來這些惡報呢? 那是人自己自作自受的,是自己的業力決定的。我們沒有造那一些惡,這些災禍不可能降在我們的頭上。所以這個根本,我們要很明白。   師父曾經講經的時候提到,民國初年,章太炎老先生,那是國學大師,陰間官員找他去幫忙,所以他晚上還去上班。然後他是佛弟子,他覺得地獄的刑罰非常的殘忍,有那個炮烙之刑,抱著燒熱的鐵柱,他覺得這樣太殘忍。 然後就給這個刑官建議:能不能取消這樣的刑罰? 那官員說,「您先去看吧。」也沒直接說好不好,讓他自己去看。結果小鬼把他帶到刑罰的現場,他什麼都看不到。 突然恍然大悟: 原來三惡道、地獄果報,也是自己的業力變現出來的,所以都是自作自受。所以得到惡報,能懺悔改過,很快的就能轉禍為福,也要看自己的一念之間。   那在山東莒城,有一個馬長史,這個「長史」應該是一個官職。他為人也是恃才傲物,然後又很放縱自己的欲望、權力,這個算是積累很多惡業。結果他們家就有一顆隕石掉下來,正好掉在他們家裡面。從那時候開始,他們家就官司不斷,還有人進了牢獄,家裡面是非、爭執很多,又有人生病,就一連串的災禍都來。然後他自己也在一年左右就去世了,家破人亡。 所以這個都有征兆,「惡星災之」。 那我們修學的人要很敏銳,要防微杜漸,不能等到「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的時候,才來反省,改過,這個就有點太晚了。 要能洞察到自己的狀況已經不好了。 那不是說,在修行,那自己的善業、福德、智慧就是在往上提升,還是得要觀察得,觀照得更細微。   講到這裡,我們想到《了凡四訓》有一段話,特別能讓我們觀察,我們自己的修學是在升,還是在降。了凡先生提到: 「 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 」,這個都是罪業之相,惡業比較重

投資失利的時候,人們常會設立一個「停損點」,為避免損失更多,甚至走到無可挽救的地步。在這種時候,如果因為害怕血本無歸,以至於產生無法收手的狀況,在經濟學上,會稱之為「沉沒成本謬誤」…有時候「懸崖勒馬」也是一種生命的智慧!

圖片
┃為自己訂一個停損點  ── 《但盡凡心.第七集》 投資失利的時候,人們常會設立一個停損點,為避免損失更多,甚至走到無可挽救的地步。 在這種時候,如果因為害怕血本無歸, 以至於產生無法收手的狀況,在經濟學上,會稱之為「 沉沒成本謬誤 」! 在經營人生的道路上,遭逢失敗、挫折,或是遇人不淑時,我們都很可能陷入「 沉沒成本 」的迷思中~ 最好判斷停損點的時機,就是當「心」開始感受不快樂、不值得的時候! 不去恐懼曾經投注多少心力,是否會因此白白浪費掉,更應該思考當下與未來,這件事情是否還能持續為您帶來好的影響? 有時候, 懸崖勒馬, 也是一種生命的智慧! 投資好書,也能讓您獲益良多~ 歡迎申請結緣《但盡凡心第1~18集》👉 https://www.nicebook.com.tw/p5_exchange.php ----------------------------------------------- 玄奘印刷文化有限公司 官 網:www.nicebook.com.tw 電 話:02-2298-8865 地 址:新北市新莊區五權一路1號4樓之1 連絡我們:https://lin.ee/V7CBQB Instagram追蹤:nicebook_3399 https://www.facebook.com/296273470443598/posts/6215100045227548/ 投資失利的時候,人們常會設立一個「停損點」,為避免損失更多,甚至走到無可挽救的地步。在這種時候,如果因為害怕血本無歸,以至於產生無法收手的狀況,在經濟學上,會稱之為「沉沒成本謬誤」…有時候「懸崖勒馬」也是一種生命的智慧!

「善待你身邊無形的眾生」。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東西,身邊肯定有很多無形的眾生,這都沒有什麼。這些神都走了,都離開你、拋棄你了,這才是問題。主要是跟這些神要搞好關係。

達真堪布: 神有很多種,有肩神、地神、水神、火神、財神等,一個人的身上有很多神。   現在很多人一說身上有東西,一說身邊有東西,心裡就害怕,想方設法把它們趕走。 現在有些搞神通的人也是這樣,說:“你身上有東西,我給你什麼就可以把它趕走……”那都是有緣的眾生,有又怎麼了? 你不應該勸人把它趕走,不應該讓他生起這種念頭。 你可以告訴他:“你身上有神,你可能得罪了他。這是保護你的神,是跟你有緣的神,你應該跟他搞好關係。 你一定要斷惡行善,應該好好地做人,好好地學佛,這樣他就不會傷害你,他就會保護你……”這樣說也行啊! 如果實在忍不住想搞神通,那就應該這樣好好地引導眾生。但是人都不會做,因為沒有智慧,就害己害他。 ㊙️ 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東西,身邊肯定有很多無形的眾生,這都沒有什麼。這些神都走了,都離開你、拋棄你了,這才是問題。主要是跟這些神要搞好關係。   也許也有冤親債主來找你,這也是你的有緣眾生,你也可以善待他,這樣就可以化解怨恨。 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神之間,不是要搞衝突,而是要化解怨恨。 如果自己做人非常地道,人格非常完美,他們不但不會傷害你,還會保護你。 但是像剛才說的那種人,就會被護法神拋棄,如同像屍體一樣,一切都是不吉祥的。 ——摘自《二規教言論》講記3 (轉自學佛網: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60/601562.html)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799663502/posts/3192805004289457/ 「善待你身邊無形的眾生」。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東西,身邊肯定有很多無形的眾生,這都沒有什麼。這些神都走了,都離開你、拋棄你了,這才是問題。主要是跟這些神要搞好關係。

黃念祖老居士:您當前的第一件大事,同時也是唯一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萬緣放下,一念單提」。了生脫死,唯此一法。 ——摘錄《谷響集》

一、勸不可減少念佛時間以習定       承詢修定問題,甚為驚愕。  老學長早歲皈依印老, 虔修淨宗四五十年, 今日仍欲舍念佛而習定 ,足證念佛之法, 真實難信也。   靈峰大師常云:一句佛號念熟,則‘三藏十二部極則道理都在里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都在里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里許。  ’ 又云:‘真能念佛,不妄想馳逐,即大禪定。  ’ 可見持名是大總持, 圓攝一切功德。  只要老實念去, 不管它定不定。  若去管它,早是二心。  欲定反亂,只是自擾。   夏師 詩云: 散亂固成病,分別引魔軍。散亂當然不好,故名之為病。  若起心分別欲遣除之,則此分別之心,即是魔心,故曰‘引魔軍。  ’引得八萬四千魔軍亂舞,何苦來?  古云:‘欲除妄想,去一添兩。  ’ 靜坐念佛甚好,但八旬老人亦不一定勉強要坐。  勉強則身不寧,身不寧心即不安矣! 要之,行住坐臥,均是威儀,只貴‘念念相續’,不管你是坐是臥。 函雲: 欲修禪定,終不能定。 此正合規律。 因有此希求心, 故終不能定。  🚫又云:‘但口裡念佛,即不是放下一切,實難入定。  ’ 仁者之見,本末倒置。  今欲放下念佛以入定,如是之定,最多只是個‘無所住’,何嘗有些許般若氣息?  無住生心,才是金剛般若。  五十年前,弟第一次讀佛典,看《金剛經》。 深體無住生心之妙,當時便領會得,以凡夫心,欲臻此境,唯有念佛或持咒也。   蓋放下一切, 即是「無所住」; 一句佛號聲聲相續, 即是「生其心」。  倘欲抽減念佛時間以習定,則更是大錯,念佛是易行道,餘者皆難行道,乃龍樹菩薩之開示,若去此易行之道,反趨坎坷之途,何其顛倒之甚也! 此事切要,故直言之。  靈峰《要解》曰: ‘往生與否, 全憑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低, 則在念佛之深淺。  ’ 當前首要是決定往生,先不管品位高低,但當深信切願,靠定這一句佛號,靠定這一法,同靠一座山相似,無論如何也動他不得,這才決定生。 看來品位也不會低。   若於念佛信不及,今天要誦經,明天要打坐,後天想持咒,大後天又欲參禪,這樣修法,對於‘信、願、行’的第一個‘信’字,早已七折八扣。   信願不堅,欲生極樂, 是真背道而馳也。  以上乃剖心瀝血之言,望三思之。 二、勸放下萬緣單提一念 您當前的第一件大事,同時也是唯一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萬緣放下,一念單提’。 了生脫死,唯

放鬆,能使我們的身心健康,活得自在。無論發生任何事、遇見任何人,都不必緊張、不必擔心,只要心存感謝,就能放鬆身心,面帶微笑。

聖嚴法師開示:【身心常放鬆,逢人面帶笑】——摘自《 放輕鬆免緊張 》 當我們漸漸遠離苦難的感受時,就是離苦,而在離苦的同時就能得到樂的感受。 離苦的方法很多, 一種是 藉由修行方法來改善, 一種則是觀念上的改變。 放鬆,能使我們的身心健康,活得自在。無論發生任何事、遇見任何人,都不必緊張、不必擔心,只要心存感謝,就能放鬆身心,面帶微笑。 人如果經常處於緊張、憂愁、憤怒的狀態,或是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臉上一定缺乏笑容,最後不但心理不健康,身體也不會健康。 所以,我們的心要保持清淨,不要自尋煩惱,也就是頭腦裡沒有憂鬱、不滿的事,因為世界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已經知道可能會有八、九成不如意的事出現,那還有什麼不如意的呢? ——摘自《 放輕鬆免緊張 》 https://www.facebook.com/100037678480140/posts/567786124487332/

所以,看事情,我們要看到根本,從根本下手,不要從枝末下手。所以教育,根本是身教,言教是輔助。可是我們現在把教育是言教,忽略了身教,本末怎麼樣?倒置。現在本末倒置的現象,告訴大家,處處皆是本末倒置。恭摘自《幸福在一念之間》

本末倒置的危害 蔡禮旭老師:        這個世界的問題沒有很復雜,缺了一個東西而已,叫愛。 只要有愛,所有人的問題就能慢慢解決掉了。 所以老祖宗的教育,叫“愛的教育”,我們抓到這個核心點。 真正能讓孩子自愛、愛人,他的幸福就到了,這是真正他這一生幸福最重要的基礎。 所以《弟子規》上告訴我們,“恩欲報,怨欲忘”,一個人的內心,只裝人家的恩,只裝人家的好,所有的不愉快他從不往心上放,那他當然是幸福的人。     我們今天要給孩子這樣的正確的人生態度,得要先回光返照。 今天我們心裡面都放著誰對不起我、誰很討厭,然後我們自己翻開《弟子規》,“來,小朋友,今天教大家“恩欲報,怨欲忘””,馬上自己就卡住了,講出來的話,真誠嗎?自然嗎?產生共鳴嗎? 很難。 所以教兒教女,先教自己,自己真正是這樣的人生態度,你不用給孩子講道理,透過自己的孩子在旁邊看自己父母老師與人的相處、談出來的言論,他就學到了。     所以,看事情,我們要看到根本,從根本下手,不要從枝末下手。所以教育,根本是身教,言教是輔助。可是我們現在把教育是言教,忽略了身教,本末怎麼樣?倒置。現在本末倒置的現象,告訴大家,處處皆是本末倒置。 比方,教孩子最重要的根本是什麼?“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是吧?你們沒念過《大學》嗎?念過吧? 不是university,是四書其中一本《大學》。 所以告訴大家,人沒有深入經典,這一生什麼是本,什麼是末;什麼是先,什麼是後;什麼是輕,什麼是重;什麼是緩,什麼是急,判斷不出來。 誰都知道“至要莫若教子”,一個家庭裡面把下一代教好最重要,大家觀察一下,花多少時間把下一代教好? 所以,“教孩子最重要”叫標准答案,標准答案只在考試卷出現,考完試就忘了。 所以現在有一個現象,成人聽到一些很好的道理,“對對,你講的很有道理,對對對”,對完了,一走又忘了,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為什麼? 因為這些對的道理聽得太少,還起不了作用,不對的這種社會風氣太強了,一下就被拉過去了。 所以,我們看“本末倒置”,這個成語不是說別人的,要反觀我們自己能不能抓到本。 所以教好孩子德行是本,結果我們現在都是告訴孩子:好好讀書,以後賺大錢!那他從小就是錢、錢、錢。 錢擺第一位,父母就擺第二位了嘛。 所以重視經濟的地方,就是最不孝的地方,重利輕義嘛。     所以現在有些長輩覺得很無奈,他們說了一句話:我們這一代人,是孝順

有得之作 ●會公 (見會性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錄》卷二)

寫文章很不容易,提筆難,挑毛病可不難。 要寫篇好文章開導後學,很不簡單,因此,高僧古德往往一輩子沒留下隻字片語。 我以前常聽道源法師講經,老人家《金剛經》講得非常好。 我問:「老法師,《金剛經》講得這麼好,怎不寫註解呢?」 他答:「我講的全屬古德所說,沒新發明,既無新發明,又何必註解呢!」 古人註解, 必有其心得, 有所 親證 方寫, 絕非文抄公。 好不容易寫出,後人不會刻佛,很會「相佛」,稍有不妥,便挑毛病。 不過,一般人看書囫圇吞棗,像吃粉圓,連嚼都沒,哪知一口吞下多少粒? 這種方法看書,當然沒有問題。 (見會性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錄》卷二) http://www.minlun.org.tw/old/518/7-2.htm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799663502/posts/3185420728361218/ 有得之作 ●會公 (見會性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錄》卷二)

聖嚴法師開示:【放下即解脫,何必自尋煩惱呢?】——摘自《 何必自尋煩惱 》

道信禪師十四歲就出家了, 他一見到 三祖僧璨禪師 便說: 「但願大師慈悲, 能教我解脫的法門。」 三祖就問他:「是誰把你綁起來?」 道信就回答:「沒有人綁我。」 因此,三祖說:「那你還要求什麼解脫呢?」 十四歲的 道信 聽了這句話之後, 馬上就 開悟 了。 諸位看了這個故事是否也開悟了呢?請問諸位:「有誰綁著你們?」 這故事是說: 認為自己未得解脫,是以為有人綁住了自己,仔細問清楚才發覺其實並沒有人綁住自己,而是自己把自己綁起來,既然是自己綁住自己,那只要自己將自己鬆開就可以了。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也常常有這種情形嗎? 此即所謂 作繭自縛、自找麻煩, 所以說: 「 天下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 」 任何事如果把自己放進去, 就有問題、有麻煩。 除掉自己的利害得失, 就得解脫了。 ——摘自《 何必自尋煩惱 》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390406701012796&id=100001305283291 聖嚴法師開示:【放下即解脫,何必自尋煩惱呢?】——摘自《 何必自尋煩惱 》

所以古人說「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到了處世無求於人,就是天地間第一等人,這個人品就高了嘛!

圖片
列子不接受別人輕易的賞賜,尤其上面輕易的恩惠;反過來則同樣有輕易的禍害,這就是人生哲學。 古人說「求於人者畏於人」,所以我常常說笑話,告訴年輕同學,過去我沒有錢的時候,向朋友借錢,我有個哲學的。 我一進門,不要講什麼客氣話,也不坐下來,直接對朋友說我今天來借錢的,有沒有? 他說有,拿給我以後,再見了,下一次再跟他淡,今天沒有時間;如果他說沒有,再見了!不要多心,沒有關係,我另找別的朋友去。這不是很痛快嗎! 因為你一坐下來,你好啊!請坐啊!泡茶啊!最後你再借錢啊!開不了口;萬一開了口,對方告訴你他今天沒有錢,他也難過,兩個人很傷感情。 你們去向人家借過錢的,一定有這個經驗,等你坐下來東談西談,結果肚子還餓著,開不了口。 然後請你吃飯,不要,不要,我還有約會,實際上要去借錢,好痛苦啊!這就是「求於人者畏於人」,不管什麼人,你只要求人就怕人。 譬如你們有些同學來,老師啊!有沒有空啊? 那個很恭敬的樣子,就讓我想到這句話,就為了有問題想問我,就怕了我了,這個何苦嘛! 所以古人說「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到了處世無求於人,就是天地間第一等人,這個人品就高了嘛! 由此你也懂一個哲學,一個商業的原則,做生意顧客至上,做老闆的總歸是倒楣,做老闆的永遠是求人啊! 要求你口袋裏的錢到我口袋裏來,那個多難啊! 然後講我這個東西怎麼好,那個態度多好多誠懇,叫做和氣生財。 這個道理就是求於人者就畏於人。 所以你讀懂了《列子》就懂了人生,列子不是故意清高,肚子餓了要吃飯那是真的,但是這個飯有時候是毒藥啊! 吃不得的!所以他告訴太太,不能接受這個贈與。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列子臆說(上)》說符篇第五講╱ p. 107 ❤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追蹤設定→動態消息→點選「最愛」。 #做生意 #求於人者畏於人  圖文製作:小庭書 https://www.facebook.com/506095209444956/posts/4327818613939244/ 標籤:南懷瑾老師 列子臆說 哲學 人到無求品自高

孔老夫子的教誨重視四個學問: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一言可以讓家庭和樂,一言也可以讓家庭紛爭不斷。所以言語要學習,很重要。

上成下德法師(蔡禮旭老師)主講 | 細講《弟子規》第六集 048 【 次謹信 】 『謹』是謹慎, 謹言慎行。 對自己的生活要有規律,不能搞得亂七八糟,連照顧自己的能力都沒有,更遑論要去承擔家庭的重責。  『信』是會意字, 代表什麼? 人言。 《弟子規》說, 「 凡出言,信為先 」, 孔老夫子也說 「 人無信不立 」,一個人假如沒有信用,很難在社會立足。 而孔老夫子的教誨 重視四個學問: 第一個是德行, 第二個就是言語, 第三個是政事, 第四個是文學。 言語為什麼擺在僅次於德行的重要性?因為人與人的互動跟交往,使用什麼的頻率最高? 言語。 所以言語, 「 一言可以興邦, 一言可以喪邦 」, 一言可以讓家庭和樂, 一言也可以 讓家庭紛爭不斷。 所以言語要學習, 很重要。 https://www.facebook.com/344868218951816/posts/4172244629547470/ 孔老夫子的教誨重視四個學問: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一言可以讓家庭和樂,一言也可以讓家庭紛爭不斷。所以言語要學習,很重要。

所謂正信,要信什麼呢?信我們此心,信一切眾生皆是佛,心即是佛,我們都有心,所以一切眾生都是佛。

圖片
只是我們找不到自己,不明我們自己的心,不能自己見到自己的本性,因此隔了一層,矇住了,變成凡夫。 凡夫跟佛很近, 一張紙都不隔的, 只要自己的心性見到了 ,清楚了, 此心就無比的清淨。 佛的一切經典, 戒、定、慧 , 一切修法, 不管是顯教的止觀、參禪、念佛或是密宗的觀想、唸咒子各種修法,都是使你最後達到「 清淨心 」。 清淨有程度的不同,所以有菩薩階級地位的不同,修學程度深淺的不同,也就是瞭解自心的差別程度不同。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金剛經說甚麼》第十四品╱ p. 233 ❤珍惜南老師的智慧法語,請至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粉絲專頁追蹤設定→動態消息→點選「最愛」。 #明心見性 #修行 #清淨心 https://www.facebook.com/506095209444956/posts/4327815333939572/ 所謂正信,要信什麼呢?信我們此心,信一切眾生皆是佛,心即是佛,我們都有心,所以一切眾生都是佛。

無常是佛學上一個最高哲理的名稱,稱為「一切法無常」。物理世界一切東西的存在,乃至精神世界,一切有現象的東西都是無常,不永恆、靠不住、暫時的存在。

║可得因果,即有前後; 有所得者,皆是無常,非究竟說也。 若先因後果者,因亦不成, 故果亦壞也。 緣生之法不相續故, 即斷滅故,自他不成故。║ 在一般人的思想觀念裏頭, 提到因果這個詞,馬上在腦子裏頭, 以為有個前因,有個後果的觀念, 就把它分開成兩個階段。 如果我們沒有特別提起注意, 通常會那麼想。 事實上,因果不是前後, 也不是左右,也不是上下。 假使有先後、有所得, 有一個因,然後得一個果, 把這個果造一個實體的東西, 那麼這個所得、所造「皆是無常」。 凡是世界一切的東西, 有一個形狀,有一個作用, 都是無常。 無常是佛學的名詞。 佛學認為世界一切無常, 任何東西不可能永恆存在, 世界一切東西都是暫時的。 例如, 一間房子剛剛落成的那一天, 就是它開始毀壞的一天。 就人的生命來說, 莊子也提到過 「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 說明人剛剛生下來的那一天, 也就開始在死亡。 假使他活了一百年, 等於死了一百年, 不過是慢慢死而已。 佛法這個「無常」的抽象觀念, 傳到了中國民間以後, 就慢慢轉變成具體的鬼, 變成了城隍廟裏的白無常、黑無常。 實際上, 無常是佛學上 一個最高哲理的名稱, 稱為「 一切法無常 」。 物理世界一切東西的存在, 乃至精神世界, 一切有現象的東西都是無常, 不永恆、靠不住、暫時的存在。 所謂一百年、一千年的存在, 從宇宙的眼光來看, 也只是一剎那間,就過去了。 我經常提到, 佛學上的「無常」是講現象。 就現象而言,因為它容易變化, 所以講無常。 在佛學還沒有來以前, 原始中國文化雖然講求 可久可大的原則, 但也有個名詞, 那就是《易經》上說的「變化」。 天下萬事都在變化,隨時隨地。 無一不變,無時不變,無地而不變。 當你懂了《易經》這個原則, 算命看相有什麼看頭! 有時候有人一定逼著問: 「我現在好不好?」 我說: 「好啊!我告訴你非常好。」 那好了,他高興了。 但是我說的是現在非常好, 他一轉過身已經不是現在了。 好不好我怎麼知道! 他一出門那更不是現在了。 因為萬物皆在變化, 將來好不好,我說不知道了。 因此一切萬有皆是無常, 既然無常,因果也無常。 譬如我們八點鐘開始上課, 開始那一秒種是因,說到現在, 前一句話是果,這個果已經過去了, 又是無常。 那個果又變成未來的因, 念念遷流不斷。 因此若認為因果是個固定的實體, 實際的作用,非究

末法眾生為什麼必須念佛呢?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 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 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 即今之世,若捨淨土,則果證全無, 良以去聖時遙,人根陋劣。 匪仗佛力,決難解脫。 夫所謂淨土法門者。 以其普攝上中下根。 高超律教禪宗, 實諸佛徹底之悲心, 示眾生本具之體性。 彙三乘五性,同歸淨域。 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 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 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 千經萬論,處處指歸。 自華嚴導歸之後, 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 無一不求生淨土。 由祗園演說以來, 凡西天東土中一切著述, 末後皆結歸蓮邦。 (增廣文鈔卷一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如來一代所說法門,無量無邊。 求其最直捷者,莫過於參禪。 儻係上根,一聞千悟,得 大總持 , 然此尚是悟,不是證。 能真 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者, 末世 實不多見。 其他多多皆是錯認消息。 其所云悟,多是錯誤,少有真悟。 即是真悟,去了生死,尚大遠在。 以雖得開悟, 而歷劫以來之煩惱習氣, 須以種種方便對治, 令其淨盡無餘, 則可 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 儻煩惱已斷若干, 猶有絲毫未盡, 則生死依舊莫出。 若只當做識得自心就是道, 此外便無所修持,則其誤非小。 以識得,而無煩惱可得, 則可謂得道, 此人已將生死根本斬斷, 故能了生脫死。 若識得,而煩惱未斷, 何能了生脫死耶。 此人雖比不識得者高超, 然生死不了,再一受生, 或反迷昧,則可怕之至, 此謂真開悟者。 其以誤為悟者,更不須說矣。 良以參禪一法,乃仗自力法門, 故比念佛法門之利益, 奚啻天淵懸殊。 念佛法門, 乃如來一代法門中之特別法門。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大菩薩, 不能超出其外。 下下根如五逆、十惡、之大罪人, 亦可預入其中。 但具 真信、切願 , 皆可 仗佛慈力 , 帶業往生 。 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斷煩惱者, 則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薩位。 一切法門,皆從此法門流出, 一切法門,悉皆還歸此法門。 (謂 往生西方 ,以期 圓滿佛果 也。) 似淺而深不可測,似小而大無不包。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上成佛道,下化眾生, 無不資此以為成始成終之道。 恐居士未遇真知淨土之人, 或視為淺近, 而專致力於明心見性之禪, 謂其能識得自心,即算了手, 故不禁絡索一上也。 光言不足為憑, 請詳閱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 並光之文

【重犯業報現前喊見鬼!念佛彌陀接引】“鬼不見了……阿彌陀佛來了!阿彌陀佛來了!”——摘自《念佛感應錄》(一)

我是台中監獄“戒護科”主管, 是皈依三寶佛門的在家弟子。 兩年前本監函文敦 請台中佛教蓮社蔣老師 莅監弘揚淨土佛法, 于是念佛風氣油然而生, 阿彌陀佛法喜彌漫監內各角落。 去年十二月間,有位受刑人林異思,後裏人,年齡七十歲;年輕時誤入歧途,一生歲月大多在監獄度過。犯有殺、盜、淫等數罪,可說是前科累累的重犯。 當時又因犯妨害風化罪名被處數年有期徒刑,入監服刑中,因爲年老體衰,罹患嚴重腎髒疾病。胡典獄長菩薩心腸,即派主管戒護至台中醫院住院治療,其費用完全由本監負責,且囑戒護主管悉心照顧。 林姓難友雖未皈依佛門, 卻因蓮社莅監弘法之故, 耳濡目染之下, 平日大家碰面也彼此合掌問訊 念一句“阿彌陀佛”結緣。 有道是“ 佛法如蜜,中邊皆甜 ”。 斯之謂也。 一天中午本人奉派到台中醫院看護林難友,護士小姐告以病情轉急,有生命危險,必須通知其家人前來照料。唯林難友孑然一身,無妻無子。只有我自己盡心照顧,幫他更衣餵食,服侍湯藥,更一邊代爲念佛回向。約一點鍾左右,林難友回光返照,由昏迷中清醒過來。 我乃依照 蓮社 《 飭終須知 》一書方法, 開導他念佛求往生。 且述說 唐朝屠夫張善和念佛往生 及 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王 的事實, 以增其信心。 起先林難友業障深重, 又因家人都沒來探望, 一時悲從心起, 眼淚汪汪,哭個不停。 一會兒,突聽他嚷叫著: “有鬼!有鬼! 我不去!不去!不要抓我!” 目睹此情, 知道他業報現前,地獄門開 , 于是以嚴肅口氣大聲告說: “ 你平日作惡多端,惡報臨頭, 致有地獄鬼卒前來拘捕。 若不速懺悔念阿彌陀佛, 哀求阿彌陀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 更待何時? 主管我爲你助念, 再不覺悟,鬼將纏身,無法脫困。 ” 一方面教他念佛, 更將隨身攜帶的蓮社結緣 小張西方三聖佛像 置于林難友面前, 以加強他憶佛印象。 佛法不可思議 , 林難友宿世善根靈犀而現, 在此生死緊要關頭, 他竟能聽從勸導, 喃喃出聲念起阿彌陀佛聖號。 本人更義不容辭,引導助念, 一時間阿彌陀佛回蕩四周, 一片祥和。 約一炷香光景,我問他如何呢? 他斷續回答說: “ 鬼不見了…… 阿彌陀佛來了!阿彌陀佛來了! ” 最後只見他面含微笑, 了無痛苦而去世。 去世後面目栩栩如生, 一副安詳狀, 且身軀柔軟自如, 種種瑞相令人贊歎。 一般受刑人住院醫療,都要戴腳鐐,林難友也不例外,于是跟另一位蔡姓主管爲他卸下戒具

【輪迴因果故事:黄山谷前身】

宋黃庭堅,號山谷,精詩詞書法。 宋書法四大家的「蘇黃米蔡」,「黃」即指黃山谷。 山谷出蘇東坡門下,與秦觀齊名,世稱「秦七黃九」。 傳說黃山谷有自刻石, 記自己前生的事。 此石刊立於涪陵, 爲江水所浸,故無傳模。 刻石略曰—— 山谷與東坡先生同見清老者, 清老者對蘇東坡說, 他的前身是五祖戒和尙。 却對山谷說: 「學士前身是一女子,我不能詳語, 日後學士至涪陵,當自有告者。」 黃山谷旣聞清老者之言,心念, 如果我日後要到涪陵, 那就一定是貶官了, 心中甚爲不快,只好置之。 後來果然有「元祐黨人」的事件發生。 事緣王安石行新政,以司馬光爲首的一羣大臣反對,王安石便將一衆反對者及其門下,稱爲「黨人」,予以貶謫,盡都貶至當時所謂窮山惡水、煙嵐瘴氣的邊遠地方,黃山谷第二次被貶,即果然貶至涪陵。 忽一夜,山谷夢一女子語之曰: 「 我生前誦《法華經》, 發願後生當生爲男子, 得大智慧,爲一時名人。 果然便投生,即是你。 你近年腋下患孤臭, 乃緣我所葬的棺木爲蟻所穴, 蟻穴居兩腋下,故學士便有此苦。 此居所後面山即有我的墳墓, 學士開墓,除去蟻聚, 則狐臭可癒。 」 黃山谷醒來, 想起當年清老者的說法, 便帶人往後山尋墓, 果然找到一穴舊墳, 訪之已經無主, 因如言易棺修墓, 腋下的狐臭果不藥而癒。 這則故事, 出宋人何薳的《春渚紀聞》, 他的父親何去非亦是蘇東坡的門下, 於神宗朝因東坡之薦而得官, 故何氏於蘇門素有因緣。 【按】, 這則故事跟一般輪迴故事不同。 一般故事, 前生投胎之後, 前後身便不復相見, 然而在本則故事中, 前生的女子却可以在夢中 跟後生的黃山谷溝通, 這是其獨特之處, 未知何故以前談輪迴故事的人, 都沒有將此點指出。 佛家並不將輪迴 視爲一個一個完整靈魂的托世投胎, 所以往往有「身語意化身」之說, 是故西藏密宗大德, 死後有三個化身, 即身化身、語化身、意化身。 有些甚至有五個化身, 即前述三者之外, 還加上功德化身與事業化身。 倘如站在「業」的立場來看, 這是很合理的事, 因爲假如有一個人, 他的「身業」跟「語業」 各有一重大的業力, 而且力量相等, 則自然可以各憑業力去受果報。 黃山谷前身的故事, 其可能性即在於此。 那女子於 誦《法華經》時發願,即是意業, 因此意業而轉生爲黃山谷, 但却可能身語二業 則仍然處於中有身的狀態。 倘如認爲「靈魂」是一個體,

【臨終冤親債主現前,念佛最後往生】 “臨終見海中魚怪,念佛預知時至,見三聖像閃閃發光,安詳往生”

龍海市角美鎮王江村農民郭亞章,今年六十歲,農曆閏八月二十六日在念佛聲中安詳往生西方淨土。 他自幼務農,近三年成爲養魚專業戶,經常發胃病,今年身體更衰,去醫院檢查,發現是晚期胃癌,就在家吃藥調養。 八月間病情惡化,肚大如鼓,疼痛得雙眼圓睜,脾氣凶野如虎,每兩小時必打一針止痛針,還自說見到海底怪物,其妻也常看到門前有已故的怨鬼探頭張望。 幸遇念佛善知識,勸他念阿彌陀佛。 若壽命未盡,可早日健康; 如壽命已到, 可求佛接引往生西方淨土。 他聽了很高興, 接過念珠開始念起阿彌陀佛名號來, 家屬也幫助他同念。 自念佛後,病人自覺痛苦減輕, 止痛針每天只打兩針。 不再見到海中魚怪,神情安甯。 念到第五天, 能輕鬆地下床找食物。 見到懸挂的三聖像閃閃發光, 自知往生時間已到, 在床上趺坐合掌 (他一生從無此舉動), 張開的嘴慢慢合上,面上出現微笑, 安詳逝去,如鼓大的肚子也扁平了。 八小時後,全身冷透,頂門猶溫。 沐浴更衣,全身骨節柔軟,面貌如生, 臨終種種瑞相,證明往生無疑。 一個月後,家屬皆 夢見 他跟隨在 三聖佛 後前來安慰他們。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林宇川記) ——摘自《念佛感應錄》(一) 更多念佛真實故事:YouTube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LlInAJbvo&list=PLkK2h1MIJwqNuHvuxoajs6jZD0lZSW-9n 念佛真實故事PDF電子書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eHUrqa0OU8R1X305V7Sy6VvYJh7_hkRF https://www.facebook.com/174740705889585/posts/4819413781422231/ 【臨終冤親債主現前,念佛最後往生】 “臨終見海中魚怪,念佛預知時至,見三聖像閃閃發光,安詳往生” #臨終助念 #冤親債主 #往生

【善女人往生--王氏】《續高僧傳》

原文-- 王氏.隋時人.薛翁妻.僧頂蓋母也. 讀誦諸經.勤修懺法.志求淨土. 唐貞觀十一年.有疾.勤懇彌至. 俄見床前有赤蓮華.大如五斗甕.已. 又見青蓮華.充滿一室. 阿彌陀佛觀音勢至.降臨空中. 其孫大興侍側.見佛身高大. 回出二菩薩上.良久乃隱.而王氏逝矣.(續高僧傳) 譯文-- 王氏是隋朝時候的人, 她丈夫叫薛翁, 兒子已經出家,法號頂蓋。 她自己讀誦很多佛經, 很勤於修懺悔法, 一心求生淨土。 在唐朝貞觀十一年時, 王氏生病, 於是她就更加努力念佛。 有一天念佛不久, 她就看到床前有一朵紅色的蓮華, 其形狀大如五斗的甕子。 後來又見到青色蓮華充滿整個室內, 阿彌陀佛和觀音、勢至兩位菩薩, 都降臨在空中。 陪伴在她身邊的孫子大興, 看到佛的金身比兩位菩薩高大甚多。 西方三聖出現很久之後才隱沒, 而王氏已經往生了。 (續高僧傳)(網路分享) 南無阿彌陀佛! 【善女人往生--王氏】《續高僧傳》

【見已故丈夫,阿彌陀佛放光加被接引亡靈】

這是發生在民國五十二年(一九六三)農曆十一月初九日,因念一句萬德洪名的大願王而得到不可思議感應的事實. 住在台中市互助新村的一名婦女賴某,年五十四歲,曾帶她五歲的孫兒到其對門李金芳蓮友家,給加持大悲咒“收驚”.加持大悲咒收驚是很有效驗的,亦是一種善巧勸人念佛的方便法門. 初九那天中午,賴某正在廚房做事,忽然間她的頭低了下去,周身抽筋,那五歲的孫兒倒很聰明,見狀趕快跑到對門大聲呼叫:「食菜阿婆、食菜阿婆……快去幫我祖母收驚.」 李金芳蓮友立刻就到她家裏廚房一看,嚇了一大跳!只見賴某雙目翻白,已昏迷不省人事.她七十多歲的婆婆正扶著她的右脅,大兒子扶著左脅,兩人都嚇得直叫. 金芳蓮友叫他們要鎮靜一點,大家一同念阿彌陀佛,這樣的大約念了二十分鍾,賴某在昏迷中歎了一口氣,才開口說:「他站在那裏,要我跟他一同去.」 金芳蓮友問他:「他是誰啊﹖」賴某答:「是我丈夫林某.」 金芳蓮友一邊高聲念佛一邊對鬼魂說:「林先生啊!你可不要帶賴某去,你要好好保佑她身體平安,因爲她是個孝順的媳婦,上要侍奉你的母親,下有小孩尚未成年,需要栽培,你千萬不可帶她去啊!」 賴某的婆婆這時也說:「兒子呀!自你去世後,媳婦與我相依爲命,你不可領她去,你假若領她去,留下我們老的老、小的小又怎麽過日,你就是大不孝.」 金芳蓮友再勸鬼魂:「林先生啊!我念阿彌陀佛,你亦要發心念阿彌陀佛!」 說完就一直念「阿彌陀佛」,不斷地念,念了差不多半點鐘. 只聽得賴某又說起話來了,她說:「三仙金爍爍的,三仙金爍爍的,先生也去了.」 金芳蓮友問她:「你問問看,三仙是什麽名?」賴某說:「他說是阿彌陀佛放光加被.」(三仙即三尊,因爲賴某非正式佛教徒,不知尊稱三尊). 賴某在昏迷中沒多久就清醒起來,不幾天身體就平安無事了,賴某這次受這種苦厄,亦不無原因. 事後她的婆婆對金芳蓮友說:「她的兒子林某與媳婦賴某結婚以後,從未吵過一次嘴,正是一對恩愛的夫妻.自從三年前林某去世後,賴某天天想念丈夫,在十幾天前獨自一人跑到墓前掃拜,痛哭了一場,所以自那天起,她每夜都夢見亡夫回來家裏,奇怪的是,不僅她一人夢見,家中老幼每個人都夢見.」 出處:《念佛感應見聞記》林看治居士著 南無阿彌陀佛!

11-2121

光讚經卷第五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摩訶薩品第十一 於是,賢者須菩提白佛言:「唯然,天中天!何故號菩薩之誼?何所趣乎?」 佛告須菩提: 「 無誼之句為菩薩號。所以者何? 其菩薩者,無有句跡,無有吾我, 故曰無句誼為菩薩號。 譬如,須菩提! 飛鳥飛虛空中,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欲求菩薩無有句誼! 譬如夢中無足跡。 如是,須菩提! 欲求菩薩句誼而無所取。 譬如幻變、野馬、呼響、現影, 如來之化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欲求菩薩,無有句誼。 譬如,須菩提! 其無本者無有足跡。 又察法界則亦無本, 其法法者亦復寂然,無有足跡。 如是,菩薩無有句誼! 譬如本際無有句誼。 須菩提!菩薩者無有句誼。 譬如幻師所化作人,彼無足跡。 化人無色痛痒思想生死識。 如是,須菩提!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為菩薩者, 無有句誼! 譬如幻士無有眼耳鼻舌身意, 亦復如是,心無跡。 色聲香味細滑法,亦復如是, 無有菩薩之句誼也! 譬如,須菩提! 欲求內空無有行跡,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察其菩薩無有句誼。 我所非我所,苦樂善惡, 若有所有自然空, 其所行者無有行跡。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不能逮得菩薩句誼! 譬如幻士,化現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無有菩薩之句誼也。 譬如怛薩阿竭、阿羅訶、 三耶三佛所現色像,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則無有菩薩句誼! 譬如,須菩提! 怛薩阿竭、阿羅訶、 三耶三佛無有內空之足跡也。 如是,須菩提! 無菩薩句誼也。 譬如,須菩提! 我所、非我所, 苦樂善惡及其所有, 自然空者,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無有菩薩之句誼也。 譬如,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無菩薩句誼! 譬如,須菩提! 怛薩阿竭無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如是無有菩薩之句誼也! 譬如,須菩提! 無為之界,其無為界無有足跡; 有為界,有為界無有足跡。 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 無菩薩之句誼也! 譬如,須菩提! 無所生者無有足跡。 如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亦復如是,無有菩薩
首頁影音 ▶故事 ▶語錄 

跑馬燈

南無阿彌陀佛

▶《玄一讀經修定》決定一生的關鍵字 標籤

八個字 十方禪林與南懷瑾老師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上天給你的禮物 上帝 女鬼 小心 不住於相如如不動 中國文化 五戒 五逆十惡 內神通外鬼 日本企業家 日本航空公司相關人物 毛毛蟲變蝴蝶 毛毛蟲變蝴蝶 —癌細胞變快樂佛細胞 以般若為導_以淨土為歸 功夫 古文觀止 台肥案件 台灣靈巖山寺 玄天上帝 玉歷寶筏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生命的真相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用寧靜心擁抱世界 白雲老禪師,以法為師 石碑 光明 全唐文 列子臆說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文鈔 印光法師 印光法師文鈔 吃素念佛 因果教育 在世人物 地獄 宇宙人生的真相 成語暗藏玄機 朱鏡宙老居士 牟尼文化 百善孝為先 竹窗隨筆 老子 老和尚 肉食有毒 自在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卡 佛教典籍 佛說三世因果經 作自己的主人 你知道嗎 妙蓮老和尚 走陰差 身心性命 京瓷人物 孟子 宗教 往生 念佛 念佛了生死 念佛真實故事 念佛超薦儀軌 念佛感應故事 念佛感應錄 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明白人 法寶 金剛經 金剛經說甚麼 長輩圖 阿彌陀佛語錄 附身 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 南懷瑾先生 城隍 故事 星雲大師 活法 相信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精選集 修行 冤親債主 消業障 真人真事 真理 真實故事 秘密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草堂清 高僧大德 高僧傳 鬼故事 鬼神 國文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 患得患失 殺業最礙往生 淨土三經ㄧ論大意 淨土法門 淨空老法師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語錄 淨界法師 清淨 郭惠珍醫師道證法師 陰曹地府 善知識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智慧 智慧掌中書 曾仕強教授 無住生心集 無為 無價之寶 煮雲法師 煮雲法師全集 結緣品 開智慧 黃念祖老居士 傳家之寶 傳家寶 愛因斯坦 感應 楞嚴經修學法要 極樂寺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萬物皆有靈 經典語錄長輩圖 聖嚴法師 道家 道德經是帝王學 道證法師 壽康寶鑒 禍福 福報 福德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障福障慧 廣欽老和尚 慧淨法師 稻盛和夫 蓮池大師 蓮池海會念佛往生見聞記 論語 閱微草堂筆記 學以致用 學佛 學校沒有教的事 憨山大師 歷史 隨身法寶 隨身書 靜老說的話 臨終 臨濟宗僧人 歸元守一 謹慎 蘇東坡 蠟燭 Book Book84000 Eliminate-karma Great Master Yìnguāng karma-story KDDI人物 YouTube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弘一法師渡人無數的14句經典語錄,令人大徹大悟࿐- master hong yi - Classic Quotes

《母親的教誨改變我的一生》讀後感 - 原創/花海雲裳

《玄一讀經修定》文章分類 2024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Analects of Master Kuang Chin

書讀得好,知識淵博,這是知識。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聰明。研究佛學,就看出來了。照梵文的音譯,「般若」這兩個字,中文來解釋,相當於智慧。

《佛說三世因果經》

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自古以來世間人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許多罪惡,此迷惑顛倒之人所喜愛,真正覺悟的人不要。

《印光法師文鈔》Great Master Yìnguāng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 - Yu JingYi Meets The Kitchen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