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則孝】◎人理得,心才會安,而往後所跨出的每一步他才會扎扎實實。
「在海口有一位孩子,剛好海口舉行防空演習,讓孩子懂得防空演習的時候應該做什麼準備。 結果老師也抓住這個 機會教育 告訴他們,在這個時候你就挑一些馬上需要的東西,你可不能拿太多。 進一步引導, 你可能會渴所以帶一點水。 就看每個孩子拿的東西都不一樣,內心比較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就拿一大堆走。 其中有一個孩子什麼都沒拿,跑到桌子,打開抽屜,拿出了一幅畫像,還裱了框。 他拿出了孔子像,然後就對著他的老師說:老師,這個應該要拿!他的老師當場眼淚都掉下來。 連這麼危急的情況,第一念是想到孔老夫子像,這樣的孩子,往後他面對人生的際遇,相信孔夫子的教誨他絕對提得起來。」 🧎🏻🧎🏻🧎🏻 蔡禮旭老師: 在上海演講的時候,第一天我們剛好把「入則孝」講完,有一位長者六十歲帶著兒子一起來聽。 第一天上完課,吃飯以前,他就到我們老師的這一桌,很激動。 他說他終於知道他修身修行十多年,為什麼都覺得上不去? 怎麼學就覺得這一顆存心還是不夠真誠、不夠恭敬,一直都找不到原因。 聽完「入則孝」之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第一層樓沒有蓋好,直接就蓋第三層。 可能別人勸他:你先下來蓋第一樓。我們可能說,我都已經在三樓了,怎麼還叫我下來? 其實我們在三樓的時候,是用兩根竹竿撐上去,確實是站到三樓,但是隨時都怎麼樣?所以別人很好心說:來!下來。他還說:你程度比我差,還叫我下來。 所以當他明白到原來根基重要,原來他為什麼搖搖晃晃,終於找到原因。 ◎人理得,心才會安,而往後所跨出的每一步他才會扎扎實實。 所以我們剛剛看到這一位同學提到孝順父母,上課專心,對別人恭敬是好心。已經長養了德行的基礎,孝跟敬。 下一位講到,做到《弟子規》的心是好心。 下一位講,做到《孝經》第一章到第十八章,然後聽老師的話,做到《常禮舉要》是好心。他們連《常禮舉要》都背起來。 有一位小朋友去找朋友,找了以後,剛好朋友不在。他還自己折了一個紙鶴,就放在朋友的門口,代表要告訴朋友他來過。所以我們不要小看孩子靈活運用的能力,他們學的東西都會用在生活當中。 下一位講,智慧的心是好心。 再來,做好事的心是好心。 再來,不用督促就去做事的心是好心。 諸位朋友,這些心境已經到了會自我觀照,看看自己的存心是真是假。 再來講到知道是好事就去做,這是好心。 下一位講懂道理的心是好心。 接下來我們看壞心,小孩怎麼看壞心? 第一位講不幫助人的心是壞心。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