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1, 2023的文章

遇過的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就是你的人生格局。視野決定格局,大格局成就人生。

遇過的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就是你的人生格局。視野決定格局,大格局成就人生。 人們常說,我們可以用一年學會說話,但是卻要用一生學會閉嘴。 有的人可以因為兩毛錢在菜市場里跟人破口大罵,有的人即使被人誤解也可以滿面春風。而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叫做格局。決定格局最重要的一點,是視野。 當我們在二樓的時候,看到的會是滿地的垃圾;而在二十二樓的時候,會將滿城的風景,盡收眼底。 不同的樓層,就會有不同的視野和心態。人也一樣,當我們邁入了一個新的高度,達到了更高的境界,就會有不一樣的視野和胸懷。 每一個人都是在自己的視野範圍內做判斷,如果和井底之蛙說,天不是井口大小,它肯定認為你是個騙子,因為它看到的天就是井口大小。它的視野決定了它的格局。 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不斷進步,提升自己的格局,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你遇過的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這些就構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遇過的人:滿懷感恩,有所取舍。 以歡喜心看事,事事皆為我而生; 以感恩心看人,人人皆為我而來。 在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總會遇到很多人,人生的際遇並非尋常,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人就是我們今生有緣遇到的人,因此我們應該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 讀過的書:變化氣質,沉澱靈魂。 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于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于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鍛煉與不鍛煉的人,隔一天看,沒有任何區別;隔一個月看,差異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體和精神狀態上就有了巨大差別。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 一個人讀過很多書,但是後來往往大部分都忘記了,這樣的閱讀究竟有沒有意義? 其實,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們的骨頭和血肉。 一個人認真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他的靈魂,沉澱成智慧和情感,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有人說,就算你讀了那麼多的書,懂了那麼多的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讀書並不一定能給我們帶來現實的利益和好處,讀書這個行為僅僅意味著: 我們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和現實,我們還有精神生活,還有夢想,還有追求,還在奮鬥;我們還不滿足,還在尋找生命的另一種可能,另一種生活方式。 讀書,是為了避免被瑣屑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讀書,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

曾國藩:讀書改變氣質

曾國藩:讀書改變氣質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 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曾國藩寫給兒子的家信不僅表達了讀書改變一個人情操和價值觀的道理,也指明了要讀經典、要讀懂讀透的讀書方法。 書,要怎麼讀才對呢? 曾國藩教給孩子的讀書方法主要有3條。 第一要讀經典 因為曾國藩自己就是儒家標準的知識分子,所以他教曾紀澤讀書,從小就很有規劃,主要是以《十三經》和《二十三史》為根本。 按曾國藩的觀點來說,這些都是經歷過時間考驗的經典中的經典,而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這是最值得後人學習與吸取的。 我們為什麼讀書?是為了學習別人的智慧與思想。 知識性的東西會隨著時間而不斷更新,但思想性的東西、智慧性的東西,越經過時間的沉澱,就越有學習的價值。 所以,讀書最大的捷徑,就是讀經典。經典一定要精讀,因為從學習的效率上來說,精讀要比泛讀還要重要。 泛讀雖然也能學到不少東西,但學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讀就不一樣,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書不盡,不讀新書」 就是說一本書沒讀完的情況下,不要急著讀另一本書。 事實上就讀書而言,有很多人有這種毛病,一下弄好多書,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讀了好多書,其實一本都沒讀完,一本都沒讀通、讀透。 而曾國藩主張一本沒讀完,就不要忙著去讀其他的書,這實際上就是沉浸的讀書法。 國學大師王國維也說,學習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內,再能出乎其外。 讀書更是這樣,一本書,你要先能沉浸進去,你才能最終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東西。 當然,曾國藩雖然主張讀書要沉浸其中,但他從來不主張死記硬背。 他對兒子說:「凡讀書,不必苦求強記。 只須從容涵泳,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 也就是說讀書沉浸其中,其實應該是一件非常輕鬆愉快的事,不要當成任務來死記硬背。 不過,讀書應該是件輕鬆愉悅的事,但這不代表像看閒書那樣就行。 曾國藩主張看書的時候要能作札記,也就是看書的時候得學會動手,邊看邊寫,要「略作札記,以志所得,以著所疑」。 也就是要把讀書時的所感所想,不論是心得體會,還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隨手記下來,這樣才能有助於讀而後學。 後來,胡適先生就對曾國藩這種讀書作札記的方法最為推崇。 第三就是要培養個人的讀書興趣與方向 曾國藩對兩個兒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老大曾紀澤不喜歡科舉考試,不喜歡八

【福禍沒有絕對的】宇宙間的事沒有絕對的,而且根據時間、空間換位,隨時都在變,都在反對,只是我們的古人,對於反面的東西不大肯講,少數智慧高的人都知而不言。只有老子提出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圖片
☀️宇宙間的事沒有絕對的,而且根據時間、空間換位,隨時都在變,都在反對, 只是我們的古人,對於反面的東西不大肯講,少數智慧高的人都知而不言。 只有老子提出來: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福禍沒有絕對的,這雖然是中國文化一個很高深的慧學修養,但也導致中華民族一個很壞的結果(這也是正反的相對)。 因為把人生的道理澈底看通,也就不想動了。 所以我提醒一些年輕人對於易經、唯識學這些東西不要深入。 我告訴他們, 學通了這些東西, 對於人生就不要看了。 萬一要學,只可學成半吊子,千萬不要學通,學到半吊子的程度,那就趣味無窮,而且覺得自己很偉大,自以為懂得很多。 如果學通了, 就沒有味道了(一笑)。 所以學易經還是不學通的好,學通了等於廢人,一件事情還沒有動就知道了結果,還幹嘛去做! 譬如預先知道下樓可能跌一跤,那下這個樓就太沒道理了。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歷史的經驗》正反相生╱ p. 10 #珍惜南懷瑾老師的智慧法語❤ #南懷瑾老師語錄 #福禍相依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KKqpZ4mKywubz8NLuACSXZnzA3cx5ZkcHivk6yg5ZB8kjFZNM1Fo6L2YySjkuss5l&id=100047502431013&mibextid=Nif5oz 標籤: 南懷瑾先生, 歷史的經驗
首頁影音 ▶故事 ▶語錄 

跑馬燈

南無阿彌陀佛

▶《玄一讀經修定》決定一生的關鍵字 標籤

八個字 十方禪林與南懷瑾老師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上天給你的禮物 上帝 女鬼 小心 不住於相如如不動 中國文化 五戒 五逆十惡 內神通外鬼 日本企業家 日本航空公司相關人物 毛毛蟲變蝴蝶 毛毛蟲變蝴蝶 —癌細胞變快樂佛細胞 以般若為導_以淨土為歸 功夫 古文觀止 台肥案件 台灣靈巖山寺 玄天上帝 玉歷寶筏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生命的真相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用寧靜心擁抱世界 白雲老禪師,以法為師 石碑 光明 全唐文 列子臆說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文鈔 印光法師 印光法師文鈔 吃素念佛 因果教育 在世人物 地獄 宇宙人生的真相 成語暗藏玄機 朱鏡宙老居士 牟尼文化 百善孝為先 竹窗隨筆 老子 老和尚 肉食有毒 自在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卡 佛教典籍 佛說三世因果經 作自己的主人 你知道嗎 妙蓮老和尚 走陰差 身心性命 京瓷人物 孟子 宗教 往生 念佛 念佛了生死 念佛真實故事 念佛超薦儀軌 念佛感應故事 念佛感應錄 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明白人 法寶 金剛經 金剛經說甚麼 長輩圖 阿彌陀佛語錄 附身 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 南懷瑾先生 城隍 故事 星雲大師 活法 相信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精選集 修行 冤親債主 消業障 真人真事 真理 真實故事 秘密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草堂清 高僧大德 高僧傳 鬼故事 鬼神 國文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 患得患失 殺業最礙往生 淨土三經ㄧ論大意 淨土法門 淨空老法師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語錄 淨界法師 清淨 郭惠珍醫師道證法師 陰曹地府 善知識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智慧 智慧掌中書 曾仕強教授 無住生心集 無為 無價之寶 煮雲法師 煮雲法師全集 結緣品 開智慧 黃念祖老居士 傳家之寶 傳家寶 愛因斯坦 感應 楞嚴經修學法要 極樂寺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萬物皆有靈 經典語錄長輩圖 聖嚴法師 道家 道德經是帝王學 道證法師 壽康寶鑒 禍福 福報 福德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障福障慧 廣欽老和尚 慧淨法師 稻盛和夫 蓮池大師 蓮池海會念佛往生見聞記 論語 閱微草堂筆記 學以致用 學佛 學校沒有教的事 憨山大師 歷史 隨身法寶 隨身書 靜老說的話 臨終 臨濟宗僧人 歸元守一 謹慎 蘇東坡 蠟燭 Book Book84000 Eliminate-karma Great Master Yìnguāng karma-story KDDI人物 YouTube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弘一法師渡人無數的14句經典語錄,令人大徹大悟࿐- master hong yi - Classic Quotes

《母親的教誨改變我的一生》讀後感 - 原創/花海雲裳

《玄一讀經修定》文章分類 2024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Analects of Master Kuang Chin

書讀得好,知識淵博,這是知識。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聰明。研究佛學,就看出來了。照梵文的音譯,「般若」這兩個字,中文來解釋,相當於智慧。

《佛說三世因果經》

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自古以來世間人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許多罪惡,此迷惑顛倒之人所喜愛,真正覺悟的人不要。

《印光法師文鈔》Great Master Yìnguāng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 - Yu JingYi Meets The Kitchen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