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是佛學上一個最高哲理的名稱,稱為「一切法無常」。物理世界一切東西的存在,乃至精神世界,一切有現象的東西都是無常,不永恆、靠不住、暫時的存在。
║可得因果,即有前後; 有所得者,皆是無常,非究竟說也。 若先因後果者,因亦不成, 故果亦壞也。 緣生之法不相續故, 即斷滅故,自他不成故。║ 在一般人的思想觀念裏頭, 提到因果這個詞,馬上在腦子裏頭, 以為有個前因,有個後果的觀念, 就把它分開成兩個階段。 如果我們沒有特別提起注意, 通常會那麼想。 事實上,因果不是前後, 也不是左右,也不是上下。 假使有先後、有所得, 有一個因,然後得一個果, 把這個果造一個實體的東西, 那麼這個所得、所造「皆是無常」。 凡是世界一切的東西, 有一個形狀,有一個作用, 都是無常。 無常是佛學的名詞。 佛學認為世界一切無常, 任何東西不可能永恆存在, 世界一切東西都是暫時的。 例如, 一間房子剛剛落成的那一天, 就是它開始毀壞的一天。 就人的生命來說, 莊子也提到過 「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 說明人剛剛生下來的那一天, 也就開始在死亡。 假使他活了一百年, 等於死了一百年, 不過是慢慢死而已。 佛法這個「無常」的抽象觀念, 傳到了中國民間以後, 就慢慢轉變成具體的鬼, 變成了城隍廟裏的白無常、黑無常。 實際上, 無常是佛學上 一個最高哲理的名稱, 稱為「 一切法無常 」。 物理世界一切東西的存在, 乃至精神世界, 一切有現象的東西都是無常, 不永恆、靠不住、暫時的存在。 所謂一百年、一千年的存在, 從宇宙的眼光來看, 也只是一剎那間,就過去了。 我經常提到, 佛學上的「無常」是講現象。 就現象而言,因為它容易變化, 所以講無常。 在佛學還沒有來以前, 原始中國文化雖然講求 可久可大的原則, 但也有個名詞, 那就是《易經》上說的「變化」。 天下萬事都在變化,隨時隨地。 無一不變,無時不變,無地而不變。 當你懂了《易經》這個原則, 算命看相有什麼看頭! 有時候有人一定逼著問: 「我現在好不好?」 我說: 「好啊!我告訴你非常好。」 那好了,他高興了。 但是我說的是現在非常好, 他一轉過身已經不是現在了。 好不好我怎麼知道! 他一出門那更不是現在了。 因為萬物皆在變化, 將來好不好,我說不知道了。 因此一切萬有皆是無常, 既然無常,因果也無常。 譬如我們八點鐘開始上課, 開始那一秒種是因,說到現在, 前一句話是果,這個果已經過去了, 又是無常。 那個果又變成未來的因, 念念遷流不斷。 因此若認為因果是個固定的實體, 實際的作用,非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