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法師:當法師要過三關:第一,名關。不貪名。第二,利關。不圖利。第三,恭敬關。你不圖名利,人家讚嘆你、頂禮你,你起了一個了不起的傲慢心也不行。
我們現在介紹的也是一代高僧--上道下源老和尚。
這位道源法師,在他師父非常嚴格的調教下,徹底地了解了佛法的道理,所以拚死命念佛,發願求生極樂世界。
他師父怎樣嚴格調教他呢?
他當年跟師父學佛法好多年,有問題想問師父,因為師父太莊嚴了,他話到舌間不敢出口。
自己再反省、再內斂、再用功,用了很多年,終於把問題弄清楚了。
這是師父教學生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我輕易向你講,我的永遠是我的,你得不到。你自己要真下功夫,得到的那才是真實的東西。所以引導在師,修行在我。
他學了多年的佛法,好不容易畢業,可以下山去講經說法度眾生了,就去向師父--慈舟大師告假。
告完假下樓梯時,由於心情愉快,走路比較輕快,被師父看見了,又再禁足,說:「這樣的威儀不夠。」
我們想想,現在去哪裡找這樣的老師。
所謂「下人不深,不得其真」,古人要學人家一點才藝,要謙虛到極處,才能夠得到師父的真傳。
道源法師對佛法理解透徹,所以,他不管講什麼經論,處處導歸極樂世界,念佛求生西方。
乃至從大陸來台以後,道場叫「海會寺」,以說明他專修凈土。
老和尚身體很虛弱,他的近視是台灣數一數二的三千度近視。
可是,他這樣的身體,還一心為佛法、為眾生,活到將近九十歲高齡。
他老人家由於終年講經說法,所以提出當法師要過三關:
第一,名關。不貪名。
第二,利關。不圖利。
第三,恭敬關。
你不圖名利,人家讚嘆你、頂禮你,你起了一個了不起的傲慢心也不行。
他老人家說:
「講經說法,可以淺講,可以深講,但不能講錯,你講的要有根據,最好是依古德那種已經蓋棺定論的、有修有證的人的說法來講,才不致於違背因果。
若以自己知見講,過一陣子覺得錯了,你當時的見思惑收不回來。」
老人家往生前,他的一位弟子--仁光法師,專門為他翻譯佛經,他講國語,仁光法師翻成台語,這樣的一位弟子先他而去。
老法師向他弟子開示說:「徒弟啊!你少我二、三十歲,要先行離去,這是各有因緣,你對這個道場已經盡心盡力,你現在就萬緣放下,專心念佛,求往生極樂世界,乘願再來,現高僧相度眾生。」講完,他弟子往生了。
此時,剛好是他們道場將近十年才輪到一次的傳授出家師父「三壇大戒」,
老法師就向弟子說:
「徒弟啊!你看不到我們海會寺傳戒,我也看不到了。」
老法師預知時至,助念送弟子往生後,弟子還停靈在寺院裡面,還沒有出殯,
老師父說:
「我也要往生,
回海會寺助念去。」
當時老法師在醫院,他就有這樣的智慧,知道醫院裡面助念不方便。
我們台灣佛法比較普遍,各大醫院都有佛堂、助念室。
可是,那終歸是醫院,是眾人進出的地方,
最好往生的地方是在自己家。
儒家講:五福臨門,
最後一福,就是在自己家裡安詳壽終正寢(善終),那你家裡真是五福臨門了。
老法師自己清楚,要回海會寺助念。各方的人聞信而至。
老人家非常慈悲,讓大家整整助念了三十幾個鐘頭。
後學有幸,在台中聞到老法師要往生,就往北部八堵去助念,送老人家一程。
我們把佛像掛上,幫老和尚蓋陀羅尼經被,拿念珠給老和尚,這些事做好時,我們同老和尚面對面念佛,清清楚楚地看老和尚念了十幾句阿彌陀佛,四句一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到大概十句,他老人家眼睛一閉,吉祥臥,安詳往生了。
這時滿屋蓮花飄香,蓮花的味道很清楚。我們那時不敢動其他念頭,也不敢講。助念後出來,蓮友們說:「不可思議!異香滿屋。」
老和尚給我們一個啟示:
我們念佛的人,要萬緣放下,佛號提起,一直念下去。世間的事不可能說讓我們辦到怎樣圓滿,這世間本來就是殘缺的。
清末大將曾國藩,
他住的地方叫「求缺堂」,以這個「缺」字提醒自己,要進德修業。
道源老法師當過我們中國佛教協會的理事長,可他老人家非常非常惜福,非常非常謙恭。
有一天,他寺裡來了貴賓,是他的好友,請他吃飯時,
好友說了一句話:
「你們海會寺素齋不錯。」
老法師說:
「是你這位好友久沒見面,稍微豐盛招待,要是我們自己,一個星期還吃不到一塊豆腐。」
他還把所有信徒供養金全部捐給常住,自己沒有留一點錢。
生病了,也不敢耗費常住的錢,沒有錢住院,只好出院。
後來弟子知道,
才趕快湊錢給他治病。
修行這樣好的一位老法師,實在很稀有!
祝他老人家與仁光法師上品往生,早日乘願再來、廣度眾生!
出處:思歸子
《蓮池海會念佛往生見聞記》
https://www.facebook.com/100010431158877/posts/pfbid09uBZpLQcnXrzqcMoff7PRvqiTCb7Qw2nJWwLm7iNy5nmvvtZRGp2gCAMCwMEUiFrl/
南無阿彌陀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