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親眷屬》六親眷屬等於是自己一個家族。六親是屬於至親,就是跟我們最親近的,最親的一家人就是六親。『眷屬』,六親以外是眷屬
「這是今天地球上的社會現況,不但社會亂,還附帶感應地球上的災變。」 【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 🌳 現在有句話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喜歡幹什麼就幹什麼,就是這裡講的「放恣」,放蕩、放縱自己。 他沒有任何拘束,自己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他也不會聽人的,也不會聽父母的。 『遊散』,遊樂、散漫。 遊手好閒,遊逛散心。喜歡去遊玩,就是玩得太過度,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遊逛散心,不務正業。 『耽酒』,好酒貪杯,一天到晚喜歡喝酒。 『嗜美』,愛食美味。 現在的話講,叫美食主義,愛吃好吃的。哪裡有好吃的,一講他都知道,愛食美味,一天到晚就是找這些。 「耽」就是取樂過度,「嗜」就是貪而無厭。 🪷🪷🪷 悟道法師: 仔細衡量,過去大家庭雖然有缺點,但是優點比較多,優點多於缺點。 小家庭,實在講沒有優點,只是讓你自己自由自在,沒有人管你,你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但是育幼養老就成一個大問題了。 以前有個家族可以依靠,年紀大了,或者你到外鄉去做事業做成功了,回到家鄉,回到這個家,光宗耀祖;做失敗了,回到這個老家,這個家族照顧你晚年的生活,跟家族親人能團聚。 所以過去這個大家族,就是人有一個歸宿,有個歸依處,有個依靠;現在小家庭沒有了,真的兒女長大,他離開了。 現在往往家裡就是兩個老的相依為命,如果生病互相照顧,有的生活能夠自理,有的不能自理,所以就送到養老院去了。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 這段是講情義俱無,就是無情無義。 特別現在人無情無義,在我們認識的同修當中,真的有的人,父母過世連回來看都沒有。 你說還有什麼情義?沒有了。 這個是現代社會的寫實、社會的現實,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說出來了。 佛能說,就能救,不然佛給我們說一說,也沒有什麼意義。 佛能夠救,佛能夠救我們,我們還要跟佛合作。 怎麼合作?聽佛的話,依教奉行,聽佛的指導,在末法我們一樣能夠得度。 雖然我們在末法,但是如果能夠依照佛在經典的教導,依教奉行,我們末法一樣可以得度。 這裡講『放恣』,就是放蕩自縱;放縱自己,沒有任何拘束。 現在有句話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