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無佛緣之人
佛家常言:「佛渡有緣人,不渡無緣人。」在幻化聚散的相對因緣中,雖然降生了諸佛神聖,然而卻無有良機因緣來感化、救渡無佛緣之人,非是諸佛無慈悲的救世心腸。
爲此之故,自久劫以來,諸佛菩薩廣發大悲誓願及菩提心,不惜身命,願代一切眾生苦,皆是為了救拔此無緣又無明的眾生。誠如藥師如來十二大願,普賢菩薩之十大願力,地藏菩薩地獄成空的大誓願力,及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的應現等,在在顯發出諸佛菩薩悲願的典範。
記得,恩師亦常慈悲開示:「生世中的悲哀者,莫過於無佛緣之人」,何以如是明澈地警覺示醒於眾?因為從未親聞佛法者,一生中只知迷戀於世情世物,貪圖世間的諸欲享受,既不知為何而生,終將歸於何方;更不知如何得到真實的妙樂;何以會招來苦難災劫。
佛本是無上妙靈妙覺,人人本具圓足之清淨性,若無佛緣者,即斷失自覺妙性,難能淨化諸垢塵境;難解心地中之憂結煩惱,無法應機發用其聖妙靈智,因而隨業造化、隨波逐流,生生世世淪墮於紅塵業海之中,苦痛難量!
佛法中百福俱集,含藏萬寶,若能適機賜贈於人,可以令其得到萬慧、萬樂。若離背殊勝的佛緣,即同失去妙靈的慧力,不能運用本自具足的如來種性,永難深入內證靈明的真機,更難求證大自在的淨妙樂境。
將福慧無窮的寶藏,棄之不用,生生世世甘受困境之遮障!宛如離開安穩地而於火輪中旋轉不息、煎熬、苦逼,實屬可悲復可憐!
有些眾生在此生中能夠善生爲富有、大福、大貴之人,卻缺乏佛智佛種之圓善因緣,不知富中更作大福;福中更求佛慧,在福消之後,將永遠在三界中受盡愛縛的牽纏,難脫難解。
蓋因富足於身,擁權於手,因而不分任何事境,不計一切代價,在在處處為了滿足自身的欲求,而恣意縱慾於世情;茫然大享五欲之世樂,無法制心一處,調伏心性。更難心懷聖智正見,自我隨意主宰,以剔除潛藏的業因。由於此一世的無明造作,自招後來生世中無數的罪障。一生虛度,空耗時日,坐失造作大福緣的良機,忘卻解決生死大事的大道,與行持諸種功德事業的大任。
雖曾集榮華富貴於一身,英名蓋世一時,在俗世眼中,是人人所競相稱揚羨慕之焦點目標,然而又何曾發下絲毫的心思,關懷內在靈識的未來歸處?何嘗稍息、靜定地關心自己:能否攝注心力於開展自己的慧光智力?
徒令心性之王,常年因競馳物欲而昏眊;飄浮不定,居處無常;而隨緣變異,隨業妄作,自纏自縛!
相反地,於生世中若淪爲貧窮薄福者,由於少有現世之財富福報,以致難求安居樂業,只能穢居濁處而已,無計居處於通風優良,光線充足,舒適安全的地理環境。甚而爲了爭執生計,三餐無時,過午過晚,作息不定。最後因爲勞累過度,以致身心俱疲,於無形中逐漸傷損了臟腑,令身軀内之無量細胞,積聚病毒,久久成病。
福薄淺根之人,宿業沈重難卸,不但對於身心之安危,自己無法保全護住,又缺乏外力之助緣,一輩子的生命時光,精力心血,僅僅只能用於照顧一家幾口,難能開展如天地般廣大的懷抱,做出慈潤於一切有情的功德。由於缺乏善德之種子以護住福份,因而生生世世飽受生死業力之牽纏結縛,不單自己受苦折磨,尚累及家人,延禍子孫。
在學佛求道的歷程中,每每呈顯出諸難緣障。誠如四十二章經所言:「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得覩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又言:「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皆一一指明求學佛道之障難因緣。
因而,人若無有堅固的志心以廣種福田;盡此人身,以參證佛法正理,恐將永遠失去佛緣,永斷無上的佛慧、佛智,失滅一切的善行善種。如是之輩、不明善惡因果,誠是經文所謂:「一闡提之流」。
因此,祈我善信,既然能夠誠信三寶,首當學佛慈悲利世的德行,肩負神聖之弘法大任,專精爲佛辦事,處處廣行諸佛功德事業,宣說妙法正理,利樂世人。
尤其,值此末法時期中,更應廣學法華經中所提到的常不輕菩薩,遍處禮敬、讚嘆拜佛學佛之行者,弘揚正理正法,指明修持之路標方針,庶幾可以方便接引初機,慈悲成全無緣之人,轉逆緣之苦境,爲增上緣之淨境。
恭錄牟尼季刊第十七期p102
恩師 典璧尼嘛仁波切講述
所有圖文,歡迎自由轉載分享, 感恩功德無量。
靜觀驛明
FB粉絲專頁訂閱http://pili.app/fb/SQ89Iqal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eaxt1WDhwdXqyjb1zAt1hnRdxbnDdrgi38JrqiX4HLQmkxPkMVURrzvkqWx4YuQ4l&id=100089481640759&mibextid=Nif5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