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真誠靠格物,改變內心即修行丨《群書治要·禮記》
恢復真誠靠格物,改變內心即修行丨《群書治要·禮記》
“誠”是我們本有的真心。
但是習性障礙了真心的顯現。所以只要克服習性,真心就可以恢復。
那麼從哪裡入手?
那就是要從格物入手。
格除物慾和習性,
智慧才能夠顯露。
格物,就要格除貪、嗔、痴、慢、疑和成見。
比如說“貪”,與人相處的時候,斤斤計較,就無法達到真誠。
當心中生起自私自利的念頭,不懂得換位思考,也無法達到真誠。
夏蓮居老先生,
曾經引用禪宗祖師僧璨大師的話說:
“煩惱起於愛憎,愛憎起於分別。
是以《信心銘》雲: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煩惱都是源於愛憎之心,所以成就大道並不難,不過是格除人的分別、愛憎之心而已。
有喜惡、愛憎的感受,就是愛憎和分別的心。
當人們把分別、執著、愛憎的心格除,那麼真心就會洞然恢復,明德和智慧也就會顯現。
在日常生活中,不論面對何種境緣,人們都應該修煉自己不起愛憎和分別的心,而且要常懷恭敬一切的心。
當人在挑剔外在的境緣時,其實就失去了真誠。
很多人遇到問題,總是想改變外在的環境,認為換一個工作、換一個團隊,甚至換一個另一半,就能夠改善狀況,但是卻永遠不能解決問題。
為什麼?
因為“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
一切的外境緣分
其實都是自己心顯現的結果。
所以古人說,
“智人除心不除境,
愚人除境不除心。”
一個人在境界當中起分別、起愛憎,就會增加他的煩惱習氣。
而有智慧的人不向外求,他知道問題全部出於內心,緣分都是自己內心的感召和變現,只要不斷地放下分別、執著,境緣就會自然好轉。
所以
人要有能力
去轉變境界,
而不是被境界所轉。
古人說:
“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
沒有絕對的壞事和障礙。
“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看起來不好的境緣,實際上它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我們的心分別、執著,有了愛憎,所以才有了好壞之分。
如果能夠把一般人看起來不好的境緣,轉變為好的境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如果面對順境和好的人際關係,人們就有貪愛之心;面對逆境和不好的人際關係,人們還有厭惡、還有憎恨,這就說明人仍有嗔心。
所以,如果面對一切境緣都能夠充滿感恩,就不會產生好惡,也不會逃避。
學習傳統文化要時常冷靜反省,自己的境界是否有提升,提升了多少,改掉了哪些習氣?
修行要在生活中來勘驗,
要歷事煉心。
如果五年、十年過去之後,自己的貪、嗔、痴、慢不僅沒有逐漸淡化,反而越來越嚴重,那麼學道就學錯了。
對人不分別、不愛憎;對事,當下就是最好的安排,全心全意地、真誠、慈悲地去面對,這樣人的境界就會很快提升。
修道就是修這顆心,
看人們內心放下了多少,是否歸於清淨、平等、覺悟,而不在於人背了多少經典。
如果僅能背誦很多經典,而不能夠按著經典去做,這就是《弟子規》上所說的“長浮華,成何人”,徒增了人的虛榮之心。
比如我們在與人交談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論語》、把《詩經》中的話講得頭頭是道,但是與自己的日常生活、言談舉止、待人接物毫不相關,這就不是真學問,這就很難得到真正的利益。
所以修行就是要在生活中養成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愛憎之心。
所有的境界都是上天的安排,
都是在考驗人們最嚴重的習氣。
比如說,
一個人情執很重,那他就會往往遇到一個境界,考驗他是否還有對感情的執著;
🔥一個人很愛生氣,就會總遇到容易生氣的境界,考驗他是否還會動怒,還有嗔心;
一個人做事畏手畏腳,就會遇到沒有退路的境界,讓他只能破釜沉舟。
所以人不分別,
就得大受用;
不挑剔境界,
要從內心下功夫,
這就是
“智人除心不除境”。
愚昧的人恰恰相反,
只是一味地
抱怨外在的境界,
而沒有觀照自己內心
是否含有
貪、嗔、痴、慢、疑
和成見,
這就是
“除境不除心”。
這樣,即使外在的境界發生改變,
但是同樣的問題還會依然再次出現。
因為什麼?
因為你在這個問題上沒有過關,
就像你考試總是沒有考及格,
所以同樣的題目就要一考再考。
原因在哪兒?
在於沒有改變自己的內心。
㊙️改變命運的鑰匙:
深信因果,懺悔業障;
斷惡修善,積功累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