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作人;作人從什麼開始?從心性修養開始,作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綱要,明德、親民、至善,古人叫「三綱」。下面修養的程度有七個階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選定一條心性寧靜的路給自己走
我常說我們這一百年來,教育沒有方向也沒有目的,究竟想把我們的孩子教成什麼樣子?
沒有一個方向、沒有一個目標,方法也有問題,所以我們要重新思考。
像《大學》這一篇,就確定了中國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什麼是教育的目的?
就是教作人;
作人從什麼開始?
從心性修養開始,
作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是綱要,明德、親民、至善,古人叫「三綱」。
下面修養的程度有七個階段,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靜,
靜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慮,
慮而后能得」,
這個「定」不是講靜坐,不必盤腿,隨時站在那裏也好,坐在那裏也好,在生活行住坐臥四個形態之間,就是修養心性的定。
「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有定之後呢?
「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才能發生智慧,
「慮」是自己內在的智慧,「慮而后能得」,得到什麼?
得到「明德」了,大徹大悟,見到生命的本來面目,曾子把這種心性修養的成就稱為「明德」。
所以《大學》裏頭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這七個階段就是學問修養的程式。
注意「知」跟「止」這兩個字,人一出娘胎就有個知道的作用,譬如嬰兒生來,肚子餓了就曉得哭,要吃奶;冷熱過份了,他也曉得哭,這個知性是天生的。
但是「知止」,注意哦!
知止並不是說把能夠感覺知覺的這個作用停止了,這就錯了,是要自己引導知性向一個最好的路上走,選定一條心性寧靜的路給自己走。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上)》╱ p. 124
#珍惜南懷瑾老師的智慧法語❤
#南懷瑾老師語錄
https://m.facebook.com/groups/nanhuaichin.fb/permalink/1870571489981091/?mibextid=Nif5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