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法師,蔡禮旭老師主講: 「幸福人生講座-如何做一個真正如法的好人」- Lecture on Happy Life
「幸福人生講座-如何做一個真正如法的好人」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在求學問最後一個關鍵,「篤行」當中,舉出了要「修身」、要「處事」,還要「接物」,所謂待人接物,待人接物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提醒,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諸位朋友,這句教誨曾經在某一次全世界性的哲學大會當中,每一個國土,很多的宗教,都選出了他們的聖哲人最重要的一句開示,一句教誨,到最後全球參與的人選出了一句排行榜第一名的聖賢教誨,諸位朋友,哪一句?就是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您時時處處提得起這個態度,一定可以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
下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任何事情沒有做好要反過頭來找自己的問題。所以孩子沒教好,父母要找自己問題;部屬沒帶好,上司要找自己的問題,而五倫關係我們也應該都用這樣的態度去省思。
有一次剛好我要去演講,坐在計程車上,有一位朋友打電話給我,他說,「蔡老師,我有一個朋友,她先生有外遇了,該怎麼辦?」我心裡想說,我都沒結婚,你問我。諸位朋友,我雖然沒有結過婚,但是很多的道理可以去問結婚的人,也可以去問聖賢人。他這麼一問,我馬上就跟他說,我說你一定要告訴你的朋友,面臨人生很大的挑戰的時候,她必須要先回歸到一個念頭,就是「我錯在哪裡」,假如她沒有辦法回到這個念頭,這一題無解,解不出來。因為一個人不先從「我錯在哪裡」著眼的時候,他的情緒一定耗在「他錯在哪」,每天忿忿不平,絕對會意氣用事,所以第一點,她一定要回過頭來想「我錯在哪裡」。縱使她錯兩分,她先生錯八分,她也一定要來反省她錯的兩分。惟有一個人有這麼真誠的態度才能夠喚醒她先生的良知,不然一定是悲劇收場,鬧到最後誰也不認錯,所以這個就是行有不得要反求諸己。
第二點,你要告訴她,不可以去責怪那個女人。很多人說都是那個女人害的,都是那個男人害的,所以人一面對事情很難提起理智,往往都是意氣用事,所以人生一路走來遺憾不斷,因為沒理智。孟子有一段很重要的提醒,孟子說「人必自侮」,人一定是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己常幹一些侮辱自己的事,人家才會瞧不起你,你自己連穿著都穿得邋遢,人家怎麼尊重你,所以人必先自取其辱,人家才會侮辱你。家庭必然是自己家人之間先有衝突了,人家才能趁虛而入;一個國家必然是內部都已經起衝突了,其他的國家才來打你,才來統治你。所以根源在哪?根源還在自己,所謂俗話說的「家火不起,野火不來」,家裡的無明火不燒,外面的火也燒不進來。所以遇到人生的問題一定要反省自己,才能夠把形成這件惡果的因真正找出來,而你真正找出原因才能化解這件事,所以這第二點一定要回過頭來了解到還是自己的狀況,還要從自己開始修正做起。
而男人錯了之後,總有一天他會知道原來那些都是夢幻泡影,他去找一個女人哪會是好的女人,破壞人家家庭的會是好女人嗎?不會,逢場作戲,總有一天他會發現是假的,之後還會乖乖的回過頭來,所以我們要有包容的心。
對待先生要有一些很重要的態度,當先生對的時候,比方說先生很努力工作,當先生有一些價值觀很正確,妳只要在旁邊拍手叫好就好,「你怎麼這麼優秀,你怎麼做得這麼好」,好話一句,做牛做馬都願意。當先生對的時候,你要把他當父親看,對他很崇拜,「你怎麼都會,我都不會」。平常相處當朋友看,妳不要夫妻每天膩在一起,到最後兩個人都快累死,平常就像朋友一樣,很輕鬆。
當先生錯的時候怎麼辦?你要把他當,(不是孩子,孩子還不夠),要當自己的兒子看。你兒子犯錯的時候,你會不會跟他沒完沒了?會不會?你可以對孩子這麼寬恕,為什麼對先生不能寬恕?這麼不公平。你看你兒子犯錯,你還會幫他掩過飾非;你先生犯錯的時候,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你,跟你拼了。很多朋友就說了,他都這麼大了,應該懂這些做人的道理,這句話對不對?應該懂不是一定懂,這個應該是妳定的應該。請問誰教他做人?誰教他夫婦的道義?誰教了?妳沒教能怪他嗎?所以一個七歲的孩子學《弟子規》學了一、兩個月,站上臺上去說,我學了《弟子規》才知道做人要孝順父母,不然他本來每天想的是如何謀害父母,你看。請問我們電視、電影、傳播媒體教導男人做什麼?沒教導他對太太要有道義。電視裡面每個女性都是花枝招展,是不是?所以現在的男人也不好當,因為又沒有定功,因為又沒有聖賢教誨,現在外面誘惑又這麼大,兵敗如山倒,所以這個「應該」有待商榷。他又沒有聽過宋弘的故事。
在漢朝,東漢有一位大臣叫宋弘,那時候的皇帝是東漢光武帝,剛好光武帝的大姐的先生過世了,皇帝的大姐對宋弘就非常欣賞,所以就叫皇帝去說媒,說她要嫁給宋弘。一般的人想,只要娶了皇帝的姐姐就是皇親國戚,這個關係誰都想攀,皇帝就去跟宋弘談,就告訴宋弘,聽說人一有錢就把衣服換新的,人一有錢就把老婆換掉。結果宋弘聽完之後馬上跟皇帝講,他說「貧賤之交不可忘」,貧賤時候,患難當中交的朋友,縱使你飛黃騰達了,絕對不能忘記當初的那分道義,那分互相的扶持,這是做人的根本,要有恩義,要有情義,要有道義。接著又說「糟糠之妻不下堂」,自己再怎麼樣發達了,這個「糟糠」是謙虛,就是說自己的元配(老婆)一起跟我們胼手胝足,絕對不能忘了這分情義,所以絕對不能把元配休掉。我活了二十幾歲也沒聽過這麼有道義的故事。
而宋弘講話很有藝術,你看他講話的順序,「貧賤之交不可忘」,他這句話一出來,把皇上做人的正氣怎麼樣?「你說的有道理」,再接著說「糟糠之妻不下堂」,這樣皇帝馬上覺得,「對對對,我不能這樣子去要你這麼做」。但是假如第一句話皇帝說,「來,你要不要娶我大姐?」你馬上說「糟糠之妻不下堂」,皇帝會很不高興,你這麼頂撞我。所以從這裡也看得出來古代的人連講話,它的次序都很有它的道理存在。所以由於宋弘這一個態度,不只提起了皇帝的正氣,同時提起了滿朝文武百官的氣節。他假如娶了皇帝的大姐,那個時代的大臣就亂了,而由於他這麼樣有夫婦之義,東漢往後這些大臣都以宋弘為標竿,所以聖賢人做事不看眼前,看長遠。
請問現在的男人幾個人聽過這個故事?所以你說他應該懂。現在的人是有二、三十歲,三、四十歲的身體,不代表他有三、四十歲的智慧,有時候三、四十歲還比不上二十歲的人單純,所以更遑論這麼多的誘惑出現。所以這個時候你能夠去接納,能夠去寬恕,進而能夠去引導,才能夠走出這個人生的挑戰,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諸位朋友,你要相信沒有人喜歡自甘墮落,往往都是錯了之後,沒有人接納他、包容他,也沒有人教他,所以他為了面子才一錯再錯,搞得人生一塌糊塗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既然有緣當夫妻就應該珍惜這分恩義。
當我們處世當中都能這樣去做,一定會贏得你孩子對你的尊重,贏得身旁親友,甚至於你的部屬對你德行的尊敬。所以以後遇到啥事要發脾氣了,哪一句教誨要突然跑出來?哪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要有這種態度。
所以在《呂氏春秋》裡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誨,「凡事之本」,所有事情的根本在哪裡?「必先治身」,就是自己的修身功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所以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自身,所以為天下者也好,為家庭的也好,為國的也好,都要先從自己的修身根本開始做起。當你的身修好了,你的家自然就和樂,因為你已經做到最好的身教;你的身修好了,你的部屬對你沒有話說,打從心裡尊敬你,那你的事業絕對會經營得很好。所以根本找到了,事情就可以辦得成功,根本就在修身的功夫。我們這十天的課程談的是中國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教誨,所以我們學完之後要好好的去篤行、去落實。
諸位朋友,一個人如何善學?來,哪一位朋友說說看?學習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這樣學習才不會紙上談兵,才不會很空洞。你學習不落實在生活,遲早增長傲慢之心。我們常常接觸一些朋友,說我念經典已經念了五年了,我學習聖賢教誨已經五年了,這有什麼意義?還拿出來跟人家比,一點意義都沒有。你不拿出來還好,一拿出來,人家看你連第一句都還沒做到,那不是給人家看笑話?所以處處要看看自己,勘驗功夫有沒有落實。因為落實是學問轉動的樞紐,落實也是開一個人的悟性的關鍵點,你愈做,體悟愈廣愈深。好,落實生活中。
問:還有哪些是我們學習很重要的態度?
答:謙虛。
來,再來:
答:反省。
時時刻刻懂得反省,懂得改過。我們在前幾天開了一帖中藥,諸位朋友,你們吃得如何?看諸位的氣色好像吃得不錯,早晚服用一遍《弟子規》。諸位朋友,你有沒有服用我看得出來,真的,人只騙得了自己,騙不了別人。因為我有一次看到一位朋友,我說最近你都看什麼書,他嚇一跳,因為我看他的氣色不大好,因為一個人看錯書之後會影響他的思想,一影響思想就會表現在你的面部,所以我說你最近看什麼,他就嚇一跳,然後他接著主動講,他說沒有,我自己跑去書局買了一些「大學」、「中庸」的白話解。我說那些東西先不要看,因為你看它的註解,你是被它引導,假如這個人的知見錯誤了,你就被他誤導。而且說實在的,學習聖賢學問第一本也不是「大學」:
問:是什麼?
答:《弟子規》。
所以善學的人一定要做到一點,「聽話」,這一點對現在的人來講最難,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聰明,沒辦法。前面講了反省,我們早上念一遍提醒自己一遍,晚上念,反省自己今天做到多少,這樣才能夠「過能改,歸於無」,這樣才能「德日進,過日少」,這個很重要。當我們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那三個月、半年之後那不得了,不要小看這一步一步的踏出去,積小步就成大步。
還有沒有?善學要有恆心,要堅持,很重要,黃庭堅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這點非常重要。因為當我們的學問還沒達到一種境界以前,你絕對不可以懈怠,除非你已經可以達到孔夫子的「四十而不惑」,對任何東西都不疑惑了,那就不會被境轉。一般的人還沒達到這種境界,很容易被境轉,所以這個時候要時時讀書,天天接受聖賢教誨,才不容易隨波逐流,所以一定要有恆心,長期薰習,這個很重要。所以諸位朋友一定要記住,你假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這顆植物本來可以長得很好,我們的根性本來可以長得很好,你拿出來曬太陽曬一天,這個陽光就好像聖賢教誨,才曬了一天又把它抬到陰暗的角落放十天,它能不能長得好?一定長不好。
諸位朋友,學要記住落實,學要記住謙卑,學要記住反省,學要記住老實聽話,學要記住有恆。再來,學要抓住綱領一門深入。其實一門深入最重要的就是學要扎好根基、基礎,所以扎根基是成敗關鍵,所以《弟子規》要學多久?一生,當然這個教誨一定要一生奉行,而你要全心全意把這些教誨落實在生活,最少也要做半年,你愈做,你會愈覺得它博大精深。我們有一位朋友,一位老師,做得很認真,結果做到最後他說,我本來是公認的孝子,愈做愈覺得自己不是孝子,愈覺得跟古人比起來差太多了。所以掌握綱領一門深入,把根基扎穩健。
問:再來,學貴什麼?
答:立志。
幸好還有人講出來,不然我會肝腸…。立志,有志向才決定你學業的成敗。當有志向的時候,志向就好像一個主帥一樣,會讓你每天很有鬥志,每天能夠勇往直前,所以我們很多的老師都以「往聖繼絕學」為使命,都以「萬世開太平」來自許,所以他們每天的學習根本不用人催。所以我們要立志做一個好父母,立志做一個好的領導人,做一個好的子女,自己要當孝子,當這分志氣能夠堅持不斷,你的學習也能夠勇猛精進,所以學習一定要立志。下次我來香港的時候,你可不能跑過來告訴我,「蔡老師,你講課真好聽」,我聽了會很傷心,又不是來勘驗我講得好不好。假如你跑過來說,蔡老師,我這幾個禮拜我做到了什麼孝行,那我聽了會很感動。所以最重要的一定要去做到,一定要朝著志向去努力,我們的學問才是落到實處了。
還有沒有?善學還要怎麼樣?翻翻看《弟子規》。善學的話還學活一點,活學活用,不能學成書呆子,活學活用,中國文化是活活潑潑的,我們可不能把它學呆了。所以夫妻關係出現問題了,要活學活用,這個時候要拿出最大的魅力,是溫柔,要活學活用,只要能把事情圓滿,那我們要能屈才能伸。
善學也要懂得發問,「心有疑,隨札記」,學問學問,學著會問,要懂得發問。所以有什麼問題把它記下來,往往你記了問題,只要你每天保持薰習聖賢經典跟教誨,有時候你在念的時候,這個問題就解掉了,就不需要去問人了。其實問題都在哪?在自己的分別跟執著,一念經文的時候不打煩惱,提起來的是聖賢教誨,提起來的是仁慈博愛,結果馬上心量一擴寬,障礙就過去了,所以問題可以記下來。但是也隨著你在薰習的過程,可能很多問題自然就解掉,假如還沒解的問題,歡迎大家可以把問題寫到「大方廣」上面去,我們再做回答,所以要多請教。
問:善學還有什麼應該注意的態度?
答:要有勇氣。
來,給這位朋友掌聲鼓勵一下。「知恥近乎勇」,這是孔夫子給我們的三達德,要用三達德去求學問。其實這個三達德上面都有了:「力行近乎仁」就是要落實在生活,然後有恆心一門深入叫「好學近乎知」。那反省叫什麼?改過,叫「知恥近乎勇」,所以也要有勇氣去學習、去改過。所以聖賢教誨都是殊途同歸,所以這些態度我們要能夠提得起來。
最後在夫子的教誨當中有一句很重要的開顯,叫「君子九思」,我們可以時時從九個方面去觀察自己的道德修養,叫「君子九思」。修行最好下手處就是起心動念。九思是哪九思?我們接下來來研究一下,第一個「視思明」,第二個「聽思聰」,第三個「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其實這九思在我們這幾天這個整個研討的過程都提到了,只是夫子把這些教誨整理在一句話裡面。
那我們看第一句話提到「視思明」,就是你眼睛看到所有的事情要能看得明白,叫「視思明」,你不要每天看一大堆事情都糊裡糊塗的,所以人看到一些事要懂得怎麼去辨別,要懂得從結果推原因在哪裡,把它的來龍去脈都能了解清楚,這個叫「視思明」。我們看到孩子的一些問題,你可以馬上判斷出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就是你的功夫了。或者是當我們來到一個團體當中,為什麼團體目前的相處狀況是這樣,你也要能夠推演出來,當你能夠推演出來龍去脈,你才知道你要從哪裡繼續做起。
第二個,「聽思聰」,「聽」就是你聽到人家所講的話,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存心是什麼,他的存心是為了他的目的,還是他的存心是為人著想,你都要聽得出來。再來,你也可以從他的言談當中聽出他的需要在哪裡,比方說你媽媽打一通電話問你「你最近好不好?」,給你寒暄問暖,但是你馬上可以感覺到一定是母親希望我回去,她可能在思念你,她也可能在思念她的孫子了,這個時候我們「聽思聰」,懂得還不等人開口就主動去做。我們大人就是不想把話講得太明白,你只要能意會,對方就會覺得你很能體恤他,很能了解他的需要,所以要聽懂別人的話,也要聽懂言語背後的弦外之音,這個都需要經驗去積累。所以你每天所看看明白,所聽聽清楚,也是在長你的學問,我們說行萬里路,這都是在勘驗你的功夫。
第三個「色思溫」,「貌思恭」。這是「九思」。第三個,「色思溫」,這個「色」就指的是你的臉部表情,我們的臉部表情一定要呈現很溫和的狀態,因為人與人相處最直接看到的就是你的臉,假如你的臉很臭,那無形當中你人與人的對待、人與人的關係就已經出現一道鴻溝了。我們看到很多朋友一跟人交談起來,馬上眉頭就皺起來,有沒有看到?當你跟一個朋友在講話的時候,他的眉頭都鎖起來,你會有什麼感覺?覺得好像很緊張。所以要常常觀察得到自己講話的表情是不是會給人家誤會,是不是給人家很有壓力。你假如臉部表情都很放鬆,人家跟你聊天就覺得很輕鬆,所以「色思溫」。常常會聽到一些朋友跟朋友交談說,我看那個人很不順眼,其實也沒跟他講半句話,他們就說看他不順眼,為什麼?可能就是表情不夠好,讓人家會有其他的想法,所以要「色思溫」。所以平常照著鏡子笑一笑,練練笑容,笑得自然燦爛,不要製造了無形的人與人的阻力。
「貌思恭」,這個「貌」除了臉部之外,整個你的肢體語言就讓人家感覺很恭敬、很謙卑,這個假不來的。所以我們有時候在跟一些朋友相交往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他在端水的時候端得這麼樣的自然,端得這麼樣的熟練,這就代表他平常在處事做人都是這樣的態度。你不要看一個夾菜的動作,平常都沒有在夾的,要夾都夾不出來,一夾就笨手笨腳的,因為平常就沒有這種時時體恤到別人馬上能夠去做的態度,所以光是倒一杯水都可以看出個中他的修養在哪裡。所以時時處處我們能夠提醒自己,整個要從內把恭敬的心散發出來對待別人,這個叫「貌思恭」。
「言思忠」,我們說的「言忠信」,言語絕對不偏私、不偏頗,絕對是大公無私,這是「言思忠」,這個部分我們花了好幾節課講了。「事思敬」,對於答應別人的事要畢恭畢敬去做到,所謂「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一定要履行自己的承諾。「疑思問」,有懷疑要問,剛剛我們也提到,要去把事情搞清楚。「忿思難」,憤怒要考慮到,一發就不可收拾,就挽回不了了,所以對於自己的脾氣也要好好的去對治。
最後一個,「見得思義」,你要獲得一樣東西以前一定要思考合不合乎道義,合不合乎法律,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尤其現在誘惑這麼多的時代,你可要把持住應該做的原則。假如你第一次沒有堅持原則了,那就會有一就有二,無三就不成禮,你只要守不住第一次的清廉,你可能一輩子就可能會出差錯了。很多人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我不收,我這個工作他們都排擠我,我不就做不成了?聽起來有沒有道理?所以人不明白道理,時時都會被這個大環境給你沖走。當你能夠立住你的原則,立住你的態度,把它辭掉工作之後,因為你是有德行之人,你的福分會更大,到時候你會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會出現。現在這個時代找不到真正有德行、真正做事有這種魄力的人,所以必然會有後福降臨你的。人就是捨不下眼前這個利益,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所以「見得思義」太重要。這是君子九思,這個「思」含有處處反省、處處觀照自己的意思。
所以三個字可以讓你抓住中國文化的綱領,叫「君、親、師」。一段話也可以讓你掌握聖賢的教誨,叫「君子九思」。一本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的經典也可以讓你掌握聖賢教誨,叫做《弟子規》。
最後跟諸位朋友講一個很有趣的科學實驗,科學的印證。在日本有一群猴子剛好在一個小島上,結果在這個小島上牠們流傳了幾千年,都是拿著紅薯,然後身上敲一敲,然後就吃了,所以幾千年來都沒有變過。剛好有一隻母猴子牠拿著紅薯到河邊把它洗一洗再吃,結果一吃覺得更好吃,不用再咬沙子了。結果牠這麼一做,其他的猴子都過來跟著牠一起做,大家都吃得很開心,只有少數的猴子死都不肯用水洗,哪些猴子?十二歲以上的老猴子,死都不肯洗。你們笑什麼?這個模式跟我們人有些雷同,人老了更固執。因為老猴子都有權力,所以牠覺得說,我假如跟妳洗,好像我的地位變低。所以後來這個猴子就開始都用水洗。河水乾枯了,牠們就拿去大海裡洗,結果一洗,更好吃。結果很奇妙的現象發生了,當這群猴子用水洗的數目超過一百隻猴子,超過某一個數字後,其他的小島都開始用水洗。牠們有沒有大哥大通話?沒有,牠們也沒有衛星轉播,請問為什麼其他小島的猴子都開始用水洗了?波,這個現象叫「百匹猿猴現象」。
這個現象在人類也印證,某一個實驗室,比方說巴黎實驗室,研究出來一個化合物,他一研究出來就不想給人家知道,我要申請版權,結果很奇妙,過沒有多久,各地的實驗室都研究出來,因為腦波一動就感。所以當每個人都是不好的念頭,這個社會會亂;當每個人都提醒自己要落實聖賢教誨,要來做到的時候,這個社會就開始轉,所以諸位朋友,不要小看自己的一點一滴的善念,都將影響這個社會。所以諸位朋友,我們立志要做香港第一批聖賢人的好學生,讓這些善的意念開始在我們香港的各個角落開始散發出來。好,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2004/11/30 海口市孝廉國學啟蒙中心 檔名:52-115-0040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3815153130/posts/pfbid0oUWZA6MBtH7ADKgRLGh9kHtcdDtLHEZxkCkT1DcZGyYhAGDUcZE6ZLh5dApWzuxBl/?mibextid=Nif5oz
幸福人生講座-如何做一個真正如法的好人
Lecture on Happy Life-How to be a truly good person according to the law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