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顛倒,都是生死的根株】一定要知道,念佛,你的心就是佛;不念佛,你的心就不是佛。 《觀無量壽經》上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人即使不念佛,也不能作到無念。既然不能無念,那麼若不念佛,必定念六凡。(delusion)
白話譯文:
在凡夫的地位,想要真窮惑盡,不容易啊!而如來希望一切眾生,一起在今生就了脫生死,超凡入聖,所以特別開了一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 下手容易,而且成就很高。 用力少而見效迅速。 以如來的萬德洪名,熏自己的無明業識。 久而久之,習以成性。 就會潛通佛智,暗合妙道。 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 所以得到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法門之妙,沒有超過她的。 (念佛的時候,攝耳諦聽,心就不會太散。 一心懇切,昏沉自然少)
——三編·卷一·複陳飛青居士書三
因為一切法門,都必須靠自己的力量,修到業盡情空的時候,才能了脫生死。 否則,任憑你功夫深,見地高,功德大,倘若有一絲一毫的煩惱沒斷盡,就仍然是輪回中的人。 既然在輪回中,那麼必然是從迷入悟的人少,從迷到迷的人多。 又不知道來世還能不能遇到佛法。 即使遇到佛法,遇不到淨土法門,仍舊難出苦海。
靠自己的力量,全世界難得有一個兩個人成就,靠佛力則萬無一失。
淨土法門,以自己的信願持名感佛,佛則以誓願攝受。 譬如乘輪船渡海,不是自己的力量可以比擬的。
——三編·卷一·複甯德晉居士書一
現在的人,如果不專修淨土,縱使能通達經藏,徹底了悟自心。 生死到來,還是靠不住。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念佛求生西方,必須斷盡煩惱惑業,才有了生死的份。 只能通達經論,悟明白心性,而煩惱沒有斷,依舊要輪迴。 何況是還沒能深明經藏自心的人呢。 念佛了生死,全仗佛力。 由自己真信切願念佛的力量,感應佛垂慈接引,所以能帶業往生。
——三編·卷一·複甯德晉居士書二
一定要知道,念佛,你的心就是佛;不念佛,你的心就不是佛。 《觀無量壽經》上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人即使不念佛,也不能作到無念。既然不能無念,那麼若不念佛,必定念六凡。
妄想顛倒,都是生死的根株,所以應當念佛。 行住坐臥,不離開這個念。念來念去,念到生死的根斷了。到了西方,就是上品上生。
——三編·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文鈔原文:
在凡夫地,欲得真窮惑盡,亦非易易。 而如來欲令一切眾生,同于現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法門。 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 以如來之萬德洪名,熏自己之無明業識。 久而久之,習以成性。 則潛通佛智,暗合道妙。 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 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法門之妙,莫此為最。(念佛時,攝耳諦聽,則不至大散。 一心懇切,則自少昏沉矣)
(三編·卷一·複陳飛青居士書三)
以一切法門,皆須自力修持到業盡情空時,方可了生死。 否則任汝功夫深,見地高,功德大,倘有一絲一毫煩惱未盡,則仍舊仍是輪迴中人。 既在輪迴中,則從迷入悟者甚少,從迷入迷者甚多。 又不知還能遇佛法否。 即遇佛法,不遇淨土之法,則仍舊出苦無期。 仗自力則舉世難得一二,仗佛力則萬不漏一。 淨土法門,以自己之信願持名感佛,佛則以誓願攝受。 譬如乘輪渡海,非己力之所可比也。
(三編·卷一·複甯德晉居士書一)
今人若不專修淨土,縱能深通經藏,徹悟自心。 生死到來,還用不著。 何以故,若不念佛求生西方,必須斷盡煩惱惑業,方有了生死分。 但能通達經論,悟明心性,而煩惑未斷,依舊輪迴。 況未能深明經藏自心者乎。 念佛了生死,全仗佛力。 由自己真信切願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帶業往生也。
(三編·卷一·複甯德晉居士書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71513816147/posts/pfbid0g98dMSUfrW6k74LY4FoHpsxqqtmvd6YcNHYeUVbRzYyPiReRRTrfqZ1xSYHoGMnfl/?mibextid=Nif5oz
妄想(英語:delusion)是一種不受相反事實和邏輯推理所糾正但堅信不疑的信念。同時包括錯誤的判斷與邏輯推理。即使把事實或已經被完全論證的理論擺在妄想者的面前,也很難動搖他的信念(和認知偏誤中的逆火效應區別),妄想大都出現在精神病狀態下,如思覺失調症、二聯性精神病。
值得留意的是,妄想不是幻覺或幻聽,妄想是指存在主觀的虛假不乎事實的信念,而患者想法和信念難以動搖。幻覺是感官異常,如聽到沒有的聲音,或看到不存在的東西。雖然兩者名稱相近,但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更值得留意的是,妄想在臨床上是指把事實曲解,形式複雜糾結的偏見或妄想思維,但妄想以外的思想及社會功能,則可以不受影響。
詞條
delusion
中文
妄想;錯覺;幻覺;誤信
解釋
指與事實不合,與本人受教育背景、智力水平、文化修養等不符,並在確有證據證明其為錯誤時仍然堅持之信念、看法。一種為與表達者同階層、同種族、同時代、同樣受教育的人們所無法接受的事實判斷,並且用與之相反的邏輯論證或證據仍無法使之改變。三種常見的幻想、錯覺、誤信是:1受迫害的幻覺〔delusion of persecution〕;2誇大妄想〔delusion of grandeur〕;3與其個人身份不符〔personal unworthiness〕的誤信。前二種為精神分裂症的通常形式。妄想表面上源於一種被扭曲的世界觀,它是由於主體為滿足其內心需要或其個性中矛盾因素互相妥協而造成的。在民法中,幻想、錯覺、誤信並不影響締約能力和民事責任能力,除非它妨礙民事法律關係。妄想並不影響某人立遺囑的能力,除非能推定該妄想在其訂立遺囑時影響了他。在刑法中,妄想本身不能作為辯護理由,但如果因為妄想而使該人不具備犯罪意圖或其他構成犯罪所需要的心理要素,則可以作為辯護理由。
標籤:
印光大師文鈔, 妄想, 顛倒, 念佛, 了生死,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帶業往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