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4的文章

《真正的自愛》真正明白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會產生業力,那就會戒慎恐懼的護念好自己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不要再造作身口意不善的十惡業,來障礙自己當生成就的因緣,那是真的不跟自己往生的大事開玩笑。(true self love)

圖片
【德行基礎—十善業】 「真正明白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會產生業力,那就會戒慎恐懼的護念好自己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 🪷🪷🪷 蔡禮旭老師: 《十善業道經》, 身三: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口四: 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 意三: 不貪、不瞋、不痴, 口業佔了四個部分, 所以口業的修學非常非常重要。 像《無量壽經》,將身口意三業依口業排前面宣說出來了,「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因為往生西方要「不再造新殃,隨緣消舊業」。    可是一個人一天光講話的次數就相當相當多了,假如他沒有在口業當中下功夫,每天不知道要造多少新殃,那怎麼能往生? 臨終的障礙一定多,往後人生的障礙也很多。 我們從前面的學習就知道,每一件事做完了,結束之後它就是有業在,事業事業。 所以口業雖然這個惡話講完了、惡口講完了,但是這一個惡業藏在阿賴耶識裡面,緣分具足,這個惡報就要現前了。 所以真正明白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會產生業力,那就會戒慎恐懼的護念好自己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 這叫真正的自愛,不要再造作身口意不善的十惡業,來障礙自己當生成就的因緣,那是真的不跟自己往生的大事開玩笑。 恭錄自 德行基礎 【第21集】《十善業道經》心得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354105144600/permalink/899639618749375/?mibextid=Nif5oz 真正的自愛 英文 (true self love) 標籤: 成德法師-蔡禮旭老師,  十善業道經,

【因果報應故事四則】①偷斤減兩,做牛償報 ②樓未完工,拆者已至 ③冤枉害人,後受報應 ④殘暴嗜殺,世世做豬(Four stories of karma)

圖片
【因果報應故事四則】 ① 偷斤減兩,做牛償報   廣陵有一位王老姥,以短尺賣布帛。死後,托夢告訴她兒子說:「我平生以短尺欺騙別人,陰府(冥司)罰我投生西溪,在浩氏家裡做牛,腹部下面有一個王字!」   她兒子找到浩家,看見浩家的母牛剛生了一頭小牛,腹部的白毛排列成一個王字。他就用錢贖回小牛,養在家中,給它美食,它不吃;給它牧草,它才吃。讓它負重耕田,它就表現出得意的樣子;讓它養尊處優,它反而不自在。   昧著良心,獲取暴利的人,知道這種業報嗎? (《感應篇匯編》第四卷第三十五頁) ② 樓未完工,拆者已至   何卿是河南省平陰縣人。   當他做秦縣縣令時,有一位賣油郎犯了一點小罪,因為生性剛直,答話頂撞,何縣令大發脾氣,用木棍把他打死了。   後來何縣令升任铨司。由於家產富饒,他蓋了一棟新樓房。安放橫梁的那一天,許多親朋好友來祝賀。他忽然看見那賣油郎走進新房子。他暗中嚇了一跳。   不久,小妾生了一個兒子。他黯然神傷地說:「新房子裝修尚未完工,拆樓的人已經來了!」   大家以為他在開玩笑,不知道他真的看到。   那個孩子長大後,非常頑皮,弄得何家傾家蕩產,不但淪為傭工,而且一領到工錢,就去買香油吃。   有人說:「時常看見富貴人家,樓子一大片,死了以後,變成廢墟,這必定有『拆樓的人』降生在他們家中,我們怎可不早日自我警惕呢?」 (譯自《聊齋志異》「拆樓人」) ③ 冤枉害人,後受報應   周盛,別號文湖,是明朝嘉靖年間的進士。   當他做生員時,別人以讒言污蔑他的妻子,周盛不加明察,持劍砍死妻子,然後自己走到衙門去自首,官府糊塗,竟然稱贊他是一位壯士。   不久,他夢見妻子說:「我確實是清白的,你相信謠言殺害我,我一定會報仇!」   十五年後,他一直做到郡太守的官職。有一天夜晚,他批閱有關缢死的文書,告訴一位童子說:「上吊怎麼會死呢?我試試看!」   於是,他便拿了布條,掛在橫梁,自己站在椅子上面,脖子放入所吊的圈套中。   沒想到那位童子趁他吊在空中時,拿走椅子。他因此斷氣而死。   那位童子跑回家裡,說:「冤仇已經報了!」然後趴在地上死去。大家不知道原故,後來經過一番調查和尋問,才知道:童子誕生那天正好是周盛的妻子被殺害時。 (譯自《座右編》、《因果報應之理論與事實》第三八一頁) ④ 殘暴嗜殺,世世做豬   曹翰是宋朝初年的武將,也是曹彬的族弟。當時,江南的君主李煜已...

佛教十部必讀經典佛經,你都讀過幾本?(Must-read Buddhist scriptures)

佛教十部必讀經典佛經,你都讀過幾本?  諸位應知曉,念經不是超度亡魂,佛法在人間,而是度人向善度己向善,你讀經,你心裡不會起惡念,自然就「諸惡莫作」;你念佛菩薩的教訓, 這是最善,沒有比這更善了。 今天為大家介紹佛教的十部經典佛經,看看各位都讀過幾部?  一、《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 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 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受歡迎。  二、《金剛經》  《金剛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屬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是宣說般若空義的代表作之一。 中國依鳩摩羅什譯本為流行本,一般所說的《金剛經》都指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科判則依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法。  《金剛經》古來依無著和世親的論釋為中心被理解,爾後由三論、天台、華嚴、法相、禪、真言等各宗的觀點加以理解和發展。  三、《楞嚴經》  《楞嚴經》是佛教上的一部極重要的大經,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 因為此經在內容上,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則橫跨禪淨密律,均衡發揮,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則更是充實、圓滿:舉凡發 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從教令正發心起,經循循善誘的破惑、見真(明心見性)、依性起修(設壇結界、於 實際上起正修行),並詳細開示了一切凡聖境界(二十五聖圓通、三界七趣眾生),令於聖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從而不受迷惑、 不入岔道;又詳述六十位修證(三漸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令行者於菩提 道上知所趣向;最後更廣開示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難,所修圓滿成就。  楞嚴經也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寶典。 尤其是末法時期的種種亂相,佛在本經中,幾乎全都說到了!而且講得十分透徹、明白;並且也指出各種對治之方。 因此,本經更是末法時期眾生修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寶典;依此寶典,末法眾生方可於此正法得正信、正知見、正解、正修行,而不被種種邪魔外道所轉、所 誑惑、破壞。  若有本經住世,則正法得住持世間,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即不能得逞。 然而本經若滅,魔力則無能製者。 佛弟子要趁此經典尚在之良機,於菩提道深種善根因緣,速修無上。  四、《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說一...

《普門品》有幾個好處:第一點,簡短容易受持。第二點, 觀音菩薩的表法有三個:①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②觀音菩薩的「救苦救難」③觀音菩薩的「廣大靈感」(The Universal Gate)

圖片
【堅持多念《普門品》,所獲之利益甚多!】 佛學交流網 由 jessie 焦潔西  2021 年 8 月 25 日 修行想要持久,必須要相對簡單。比如念經來講,很長的經典,你無法天天都念; 像《華嚴經》這樣長的經文,很多廟一年都念不了一次。 所以想要堅持,尤其是在家居士,要工作護持家庭,時間不能全部拿來修行,那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持念觀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有幾個好處: 第一點,簡短容易受持。 若像《地藏經》因為經文比較長,想要每天堅持一部,確實是太不容易。 但《普門品》不一樣,它的經文簡短又有頌偈,最快不到十分鐘就可背誦完畢; 當然若是唱誦的話,時間就比較長一些。 所以建議將《普門品》及觀音聖號,定為每日早課,當然這也要看個人的緣分。 第二點, 觀音菩薩的表法有三個: 第一個 是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 念《普門品》可以增加我們對眾生的慈悲,增加我們的善良。 這個世界上,慈悲最重要; 因為慈悲沒有障礙, 也沒有敵人。 真正慈悲,是悲憫眾生的苦難、痛苦,把別人的苦當成自己的苦。 第二個, 是觀音菩薩的「救苦救難」。 娑婆世界太多苦難, 所以菩薩要尋聲救苦。 觀音菩薩因為有救苦救難的慈悲願力,所以一般人遇到苦難的事情,都是去求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 第三個, 是觀音菩薩的「廣大靈感」。 廣大靈感是感應,說起這感應,歷史上有很有名的觀音簽。 據說觀音簽在宋朝就有了,是觀音化身的一位禪師寫的,是專門給人指點迷津用的。 比如你要做一個事業, 它值不值得做? 或者你突然病痛難癒, 這是什麼原因? 這些都可以通過觀音簽而得到指示,這就是觀音菩薩廣大靈感的部分顯現。 所以一般我們只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這並不完整,如果能全稱「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就更好,雖然比較長,但更加能體現觀音菩薩的性德。 那如果你能持念觀音菩薩《普門品》經文呢,則更是如此,是最好不過了。 第三點,現在人和人的交往,人和陌生人溝通比以往更多,這就更需要多念觀音菩薩《普門品》了。 舉個例子,有個人他是開的士(計程車)的,有時候經常會碰到刁難的乘客,他經常覺得內心委屈; 我就勸他,每天早起多念觀音菩薩《普門品》,有空時則念觀音菩薩聖號,那就可以感召許多的善緣,而不是惡緣。 因為在城市裡頭,每天要面對許多未知的人、不可測的事情。如果能每天都念〈普門品〉,不僅能化解災難,也能和人廣結善...

◎ 不要看念佛很簡單,業感重的人,會念得索然無味,起煩惱念不下去。所以,各位如果能夠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這也是不簡單的事。(Not a simple matter)

圖片
不要看念佛很簡單, 業感重的人, 會念得索然無味, 起煩惱念不下去。 所以, 各位如果能夠一句佛號, 一直念下去, 這也是不簡單的事。 廣欽老和尚語錄 ◼️ 不簡單的事 英文 (Not a simple matter) 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標籤: 成佛之道, 廣欽老和尚語錄, 念佛, 不簡單的事,

【《大般涅槃經》裡「半偈捨身」的故事】偈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下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圖片
【《大般涅槃經》裡「半偈捨身」的故事】  在《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釋迦牟尼佛說:「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就是彌勒菩薩要比釋迦佛修習佛道早四十二劫。可是,彌勒菩薩還沒有成佛,據說,要再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才能降生在閻浮提,證得佛果。 閻浮提就是在須彌山的南邊,又叫做南贍部洲, 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住的娑婆世界。彌勒菩薩為什麽早發心,成佛卻落後了呢?在《大般涅槃經》裡,釋迦牟尼佛說出這樣一則半偈捨身的故事。  在遙遠的過去,釋迦佛未成佛前,某一世是一位婆羅門的童子,名為善慧。他獨自在雪山中精勤修行。在那個時代,沒有佛陀出世,更沒聽過什麼佛法,卻連方等這樣的名字都沒聽說,他專心思考、坐禪,這樣過了很多年。遠離了貪嗔慢,斷除了愚癡,口中從來沒有說過粗俗惡劣的話。  在善慧童子在修這種苦行的時候,在天上的釋提桓因)等天人心生驚怪,於是就聚在一起談論道:「大家都來看看,在那清淨的雪山之中,有一位遠離欲望、功德莊嚴的人,他因為遠離了貪嗔慢,永遠斷除了愚癡,口中從來沒有說過粗俗惡劣的話。」  當時,在天上有一位天子,名叫歡喜,看到善慧在人間的修行,說道:「像這樣遠離欲望的人,清淨且勤奮精進,難道他不嚮往帝釋天的地位以及天界嗎?如果是求道之人,修行種種苦行,這種人大多是有很多欲望,想要追求帝釋天的地位。」  這時,又有一位天子對帝釋天說:「天主憍尸迦,你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外道修行苦行,不一定是追求帝釋天的地位。」說完這話,又接著說:「憍尸迦啊,世上有偉大的修行者,為了衆生的緣故不貪戀自己的身體,為了想要利益所有衆生,而修行種種無數的苦行。他不希求生於天上,只希望讓所有衆生得到快樂。按照我的理解,這樣的大士清淨無染,所有煩惱都永遠斷絕,只希望求得無上正等正覺。」  帝釋天說道:「如你所說,這個人就是要普度世間衆生了。大仙啊,如果這世間有佛,它能消除所有諸天、世人以及阿修羅的煩惱毒蛇。這些衆生處在佛樹的陰涼之下,煩惱的各種毒害就能全部消除。大仙啊,這個人如果將來成為佛,我們就能滅掉無量熾盛的煩惱。像這樣的事情實在難以相信。我看到這麽多衆生發心之後都產生動搖,所以我現在雖然看到這個人修苦行,沒有煩惱沒有熱惱,走在險道上還能保持清淨,但我還是不能相信。我現在一定要親自去考驗他。」  當時,帝釋天就幻化成羅剎的模樣,樣子非常可怕,來到雪山下不遠處站住。 他聲音清雅,...
首頁影音 ▶故事 ▶語錄 

跑馬燈

南無阿彌陀佛

▶《玄一讀經修定》決定一生的關鍵字 標籤

人生如夢 人生沒有什麼不可放下 人生就是一場夢 人生寶鑑 人命無常呼吸間 人貴自知之明 人間佛教語錄 人類 八個字 八關齋戒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十方禪林與南懷瑾老師 十念必生 十善業道經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三字經 三昧 三毒 三界如夢 三歲小孩都知道 三寶 上天給你的禮物 上帝 凡夫俗子 千錘百鍊成鋼 口訣 大公無私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 大乘佛法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女戒為天下太平之根本 女鬼 小心 不可思議 不安 不住於相如如不動 不要強迫他人醒來 不殺生 不簡單的事 中國文化 中國老祖宗 五戒 五戒殺盜淫妄酒 五逆十惡 五常仁義禮智信 什麼人假得出來 什麼是迷信 內神通外鬼 六道 六道輪迴 勿介入別人的因果 天道 天道好還 太上感應篇 心咒 心法 心病應以心藥醫 心理學 心經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 文昌帝君陰騭文 日本企業家 日本航空公司相關人物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毛毛蟲變蝴蝶 毛毛蟲變蝴蝶 —癌細胞變快樂佛細胞 毛病 父母 世界為什麼有戰爭 主人翁 以般若為導_以淨土為歸 出三界 功夫 古文觀止 可憐憫者 台肥案件 台灣靈巖山寺 四書五經 弘一大師 必須明白這一件事 玄一心經 玄一成語暗藏玄機 玄一學佛修行 玄天上帝 玄奘 玉歷寶筏 生日 生死如夢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生死夢 生命的真相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用寧靜心擁抱世界 白雲老禪師,以法為師 石碑 立牌位 光明 全唐文 列子臆說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文鈔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印光法師 印光法師文鈔 印證 吃素念佛 名利 回向 因果 因果教育 因果報應故事 在世人物 地獄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經 多行善事必有善報 如何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 如釋重負 妄言失志 妄想 宇宙人生的真相 安士全書 安心 成佛之道 成佛道 成就 成語暗藏玄機 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蔡禮旭老師 朱鏡宙老居士 死後做鬼 牟尼文化 百善孝為先 竹窗隨筆 老子 老和尚 考驗 肉食有毒 自在 自在往生 自知者明 自尋煩惱 色字頭上一把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確指 佛卡 佛陀是無上大醫王 佛教 佛教典籍 佛教經典 佛教藝術 佛說三世因果經 作自己的主人 你即是佛 你知道嗎 利根 妙蓮老和尚 孝道 孝養父母 弟子規 志氣 忘恩負義 戒邪淫 戒律 改過 改過之法 改過就是改命 改變 改變命運的鑰匙 走陰差 身心性命 京瓷人物 依靠 命運 孟子 宗教 定弘法師 往生 忠恕 念佛 念佛了生死 念佛真實故事 念佛超薦儀軌 念佛感應故事 念佛感應錄 念頭 抹黑 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明白人 明理 法寶 知心人 花報 金山活佛神異錄 金剛經 金剛經說甚麼 長壽的秘訣 長輩圖 阿修羅 地獄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誓願 阿彌陀佛語錄 附身 信願 信願持名 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前因後果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南懷瑾先生 城隍 宣化上人 故事 星雲大師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活佛 活法 活著 皈依 相信 研究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精選集 胡思亂想 計較 修行 修行是要當個明白人 冤家對頭 冤親債主 哲學 唐三藏 家訓 家教 悟道 悟道法師 書法 格言 浮生若夢 涅槃 消業障 真人真事 真心 真信切願 真理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真實故事 祖訓 祝壽 祝福 秘密 能作主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草堂清 討債 高僧大德 高僧傳 鬼故事 鬼神 偈頌 唯信能入 問題 國文 國王 執著 堅定 寄庫 將心比心 帶業往生 庸人自擾 從不求回報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 患得患失 惜福就是惜命 教子模範 殺業最礙往生 淨土 淨土三經ㄧ論大意 淨土法門 淨空老法師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語錄 淨界法師 清淨 清朝大學士紀曉嵐 習慣 聊齋志異 莖草集 貪瞋癡 郭惠珍醫師道證法師 閉關 陰曹地府 善知識 善待自己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善惡果報都有因果 報怨 富貴豈免輪迴 普賢行願品 智慧 智慧100 智慧掌中書 曾仕強教授 無上 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咒 無心 無心三昧 無住生心集 無我 無怨無悔 無為 無常 無愧於心 無價之寶 煮雲法師 煮雲法師全集 結緣品 菩提心 菩薩示現 開悟 開智慧 黃念祖老居士 黃柏霖警官 傳家之寶 傳家寶 圓滿 愛因斯坦 感應 楞嚴經 楞嚴經修學法要 業力 業消智朗 業障 業障深重 極樂寺 毀謗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萬物皆有靈 萬惡淫為首 經典語錄長輩圖 聖人訓 聖嚴法師 解惑叮嚀語 解鈴還須繫鈴人 跟古人學智慧 農曆七月 道家 道德 道德經是帝王學 道證法師 預知 預知時至 壽康寶鑒 漢字 禍福 福報 福德 福薄 精華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語錄 誡子書 誤會 說文解字 障福障慧 障礙 墮胎 廣欽老和尚 廣欽老和尚語錄 影響 德不孤必有鄰 慧淨法師 樂極生悲 瞋為毒根 確有其事 稻盛和夫 蓮池大師 蓮池海會念佛往生見聞記 蔡禮旭老師 論語 諸葛亮 醉生夢死 閱微草堂筆記 靠山 養生之道 墨寶 儒家 學以致用 學佛 學校沒有教的事 學問 憨山大師 橫出三界 歷史 燒金紙 親身體驗 諾那祖師 閻王爺 隨身法寶 隨身書 靜心 靜老說的話 嬰靈 聰明不能敵業 臨終 臨濟宗僧人 歸元守一 謹慎 轉念 證道歌 證嚴法師靜思語 願意 顛倒 懺悔 竇燕山 蘇東坡 覺正淨 覺而不迷 覺醒 譬喻 釋迦牟尼佛 鐘茂森博士 蠟燭 觀世音 觀自在 觀照 Avalokiteśvara Eliminate-karma Great Master Yìnguāng karma-story KDDI人物 longevity The secret YouTube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弘一法師渡人無數的14句經典語錄,令人大徹大悟࿐- master hong yi - Classic Quotes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Analects of Master Kuang Chin

《玄一讀經修定》文章分類

《母親的教誨改變我的一生》讀後感 - 原創/花海雲裳

有爸在,天就在;有媽在,家就在,人這一生誰都不欠,只欠父母的。父母是什麼?一聲父親叫的何其簡單,他卻甘為你做了一輩子的靠山;一聲母親叫的何其容易,她卻為你傾儘自己一生,一生無怨無悔,從不求回報。(What are parents?)

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自古以來世間人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許多罪惡,此迷惑顛倒之人所喜愛,真正覺悟的人不要。

《佛說三世因果經》

書讀得好,知識淵博,這是知識。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聰明。研究佛學,就看出來了。照梵文的音譯,「般若」這兩個字,中文來解釋,相當於智慧。

《五福臨門》陳柏達居士著 - Five blessings in a row

《人生不能等待的兩件事》孝順與行善,上可慰親心,下可免災殃,人生無常,行孝行善不能等,須速從當下。(Two things you can’t wait for in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