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3的文章

【勸人學佛常以念佛為穩當】規規矩矩走“有”的法門。要走般若空的路子,非真有大福德大智慧是做不到的,只會走入狂了,連個定都做不到。你落入了偏空,那就要轉個三大阿僧祇劫再來,白走冤枉路。

勸人學佛 常以念佛為穩當 南懷瑾先生 勸人學佛常以念佛為穩當,規規矩矩走“有”的法門。 要走般若空的路子,非真有大福德大智慧是做不到的,只會走入狂了,連個定都做不到。 你落入了偏空,那就要轉個三大阿僧祇劫再來,白走冤枉路。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 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 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 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永明延壽《四料簡》 我告訴出家同學,廟子裡不一定講准提法,好好提倡禪淨雙修,一邊參禪打坐,一邊好好念佛,那就會很快成就。 宋朝禪宗大師永明壽禪師,浙江余杭人,是一個將軍出家的,學佛有成就,學問又好。有一部中國最偉大的佛學《宗鏡錄》是他帶領的著作,影響中國文化千多年。所以有人說學佛沒有一部基本概論的書時,我說你先去讀《宗鏡錄》,它就是個佛學概論。 永明壽禪師悟道以後專門提倡念佛,他的道德行為影響了宋元明清一直到現代。他有幾個偈子非常好,你們出家的同學應該都記得,“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你們打坐修行學禪,不曉得連帶修念佛法門,修啊修啊,修錯了,因為自己智慧不夠;第二個偈子“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一邊打坐修行,一邊念念佛,好像很厲害的老虎又生了兩個角;“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他一生提倡禪淨雙修,我只抽他幾句偈子講。你們出家同學應該背來。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02 阿彌陀佛才有辦法 未來的時代講求速度,什麼都要快,機器發達,人就懶了,人腦不用,用電腦,人慢慢要變成廢物了,人都成“糊”了。 人的智慧有多高,眾生的業力就有多高,兩者是相對的。 你們好好用功修個長生不老,再過三十年後,看看我的話如何? 那時候的生活已經不是我們此時的形態。 變了就是變了,拉不回來,真是江水東流去不回啊! 有些人說:“老師啊!你要力挽狂瀾啊!你要中流砥柱呀!” 不要騙我了,你去挽挽看!你去站在中流砥柱看!挽不回也抵不住的,為什麼? 大勢所趨,一點辦法也沒有,此所謂大勢至菩薩也!擋不住,什麼才擋得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才有辦法。這其中的道理,自己去悟。 ——《圓覺經略說》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62942771251814/permalink/1171159657096785

念佛是靠佛力了生死的法門。參念佛是誰的人,決定沒有真信切願。沒有斷惑,就不能靠自力了脫生死。沒有真信切願,就不能靠佛力了脫生死。求上升反而下墜,弄巧成拙。許多愚癡的人,都以為這是高超玄妙,太可悲了!

圖片
印光大師:念佛人千萬不能求開悟,求明心見性,參念佛是誰,這是參禪人的功夫。 念佛求生西方, 以真信切願為前導, 至誠持念為正修。 千萬不能求開悟, 求明心見性, 參念佛是誰。 這是參禪人的功夫。 即使真的明心見性了, 如果見思惑沒有斷, 尚且沒有了生死的分。 何況沒到明心見性的地位呢! 這是靠自力了生死的人。 念佛是靠佛力了生死的法門。 參念佛是誰的人, 決定沒有真信切願。 沒有斷惑, 就不能靠自力了脫生死。 沒有真信切願, 就不能靠佛力了脫生死。 求上升反而下墜,弄巧成拙。 許多愚癡的人,都以為這是高超玄妙,太可悲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12491645951/posts/pfbid02XtUo17wxWgfoJfF31528zfEzhJx8vAzPUYhY2665UhbteHp9Szoqj6K9XJB6Mzd9l/?mibextid=Nif5oz

如果一個人不了解修行的目標,就是要「去掉自己的煩惱,放下對自我的執著,恢復本來清淨佛性」的話,每天遇到境界考題,總是在那兒爭說──我又沒有不對,你為什麼罵我呢?總是在爭「是你比較無理,是我有理」,爭來爭去,只不過就是你和我,是誰對、誰錯的問題,這就叫做「人我是非」。

圖片
道證法師:老和尚的考古題 又笑,又哭;又感動,又慚愧 每當恩師告訴我,老和尚對她的種種考驗、教導,我時常聽得一面笑又一面哭,一面感動又一面慚愧、懺悔。 笑的是──很歡喜有因緣遇到這樣的開示,有機會了解自己的毛病; 哭的是──自己一向都沒有覺醒,都被「我相」拖去團團轉; 我感動的是──恩師可以在老和尚的座下,讓他磨鍊將近二十年,類似這樣的考題磨鍊,每天換形式,換境界,考來考去,那種滋味只有身歷其境,才能夠了解; 慚愧的是──如果那些題目考到我,我可能會不及格。 不明修行目標── 總是淪於「人我是非」法門 如果一個人不了解 修行的目標,就是要 「去掉自己的煩惱, 放下對自我的執著, 恢復本來清淨佛性」的話, 每天遇到境界考題,總是在那兒爭說──我又沒有不對,你為什麼罵我呢? 總是在爭 「是你比較無理,是我有理」,爭來爭去,只不過就是你和我,是誰對、誰錯的問題,這就叫做「人我是非」。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修淨土念佛法門,其實大部份還是修「人我是非法門」── 如果說要念佛, 就說氣力不夠, 容易打瞌睡; 如果要論理相爭, 就很有力氣, 都不會打瞌睡。 如果念《阿彌陀經》,就說念佛要一心不亂,還要臨終心不顛倒,但是不要說到臨終、生死關頭那麼嚴重的境界,就是平時人家嫌我們一句,或是當眾罵我們,冤枉我們,我們就馬上會「亂」給他看! 一旦錯認為娑婆世界的小事是很重要的,就把佛都忘光光了,不但亂給他看,甚至還「死」給他看! 長他人志氣,滅佛祖威風 主修信願行三糧?一心念佛?主修貪瞋痴三毒?一心念「我」? 佛教我們要修集信、願、行三資糧,一心念佛, 我們常常都是修貪、瞋、痴三毒,一心念著自我, 這不是專門和佛唱反調、抬槓,是做什麼呢? 根本都在長他人的志氣,滅佛祖的威風! 人家隨便罵我們兩句 就那麼有重量, 佛說了四十九年的經,所有慈悲要救我們的話,我們聽來就那麼沒有重量, 這是不是在表示,罵你的人對你來說,比佛更有威力。 這也是證明,罵你的人對你比較重要,比較有影響力; 佛對你比較不重要,比較沒有影響力,才會他罵一句勝過佛講一部大藏經, 照這種吸引力的比例看起來,你是不是一定會被他拖去六道輪迴?比較不可能讓佛牽去西方極樂世界? 因為他兩句話就對你那麼有吸引力,把你吸得連佛都忘記,心都亂掉了! 他講兩句,勝過蓮池海會吸引力?被嫌時,即是考──佛重?人我是非重?

【真能念佛而不求世間福報,自然會得到世間的福報】如果求世間福報,不肯回嚮往生,所得到的世間福報反而下劣。而心不專一,往生就沒有把握了。

圖片
印光大師文鈔精華開示: 【淨宗學人】 文鈔原文: 念佛之人,必須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過愆。知過必改,見義必為,方與佛合。 如是之人,決定往生。若不如是,則與佛相反,決難感通。 又舉凡禮拜讀誦大乘經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 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餘功德,另去回向世間福報,則念不歸一,便難往生。須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 (如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等。) 若求世間福報,不肯回嚮往生,則所得世間福報,反為下劣。而心不專一,往生便難決定矣。 (增廣·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P82) 白話譯文: 念佛的人, 必須事事任勞任怨, 心心念念提妨過衍。 知過必改,見義必為, 這樣才能與佛相合。 能這樣做的人,決定往生。 如果不這樣做, 就與佛相反, 絕對難以感通。 而且,凡是讀誦大乘經典,以及做一切于世于人有益的事情,都用來回向西方。 不能只把念佛的功德回向西方,其餘的功德另外去回向世間的福報,這樣心念不歸一,就難往生了。 要知道,真能念佛而不求世間福報,自然會得到世間的福報, 如果求世間福報, 不肯回嚮往生, 所得到的世間福報反而下劣。 而心不專一, 往生就沒有把握了。 ——增廣·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P82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735937313/posts/pfbid0moYPf7nDEpb7EAn4eA6n7vr1PHxHDpuMU7wNSWSAL8A6C5MU8F5e3TJ9LJZwumBzl/?mibextid=Nif5oz

【煮雲法師發心超度枉死成千眾生】在佛經上記載有「九種橫死」, 地震就是其中之一。所謂橫死 , 就是死於意外 , 那麼你們還不懂得用佛法超度, 卻當作是紀念日 , 紀念日是做給 "活人" 看的 , 他們已經死了 , 你們還下井投石。

【煮雲法師發心超度枉死成千眾生】 民國40年3月19日 , 在后里發生了一場大地震。 張力耕說 , 后里這個地震 , 光是張家村這個地方就死了1,002人 , 而且這些人都是 "同一天" 死亡的。 那天大約上午9點多的時候 , 應該是有很多的太太 , 正坐在梳妝檯前化妝 , 準備上街買菜 , 而且當天是「太陽神」的日子 , 家家戶戶都要拜拜。 可是 , 一向被認為的「好日子」, 怎麼知道一下子就大禍臨頭!不僅房子全倒塌了 , 而且大多數的人 , 都被壓在房子下面。 大家合力挖出了1,000多具屍體 , 用大卡車裝著 , 再找地方挖1個大洞 , 把全部屍體埋入 , 再立個碑 , 上面說明事情的經過。 因此 , 每年到了3月19日 , 各學校都放假以表示紀念。 而且家家戶戶都殺豬、宰羊 , 到碑前祭拜。 此外 , 再由鄉公所出500塊 , 請毘盧寺的出家人念經。  所以 , 他要請我做個 "大法會", 並且希望能以素菜來祭拜。 因此 , 我先到鄉公所和鄉長提到這件事 , 1次、2次他都不肯答應 , 實在是因為這麼多年來 , 都是請毘盧寺的出家人來念經。 那麼連做3天的法會 , 要請那麼多的出家人 , 鄉公所也沒有這個預算。 後來 , 我不厭其煩地再去找他 , 把利害關係告訴他 ,  我說:在佛經上記載有「九種橫死」, 地震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橫死 , 就是死於意外 , 那麼你們還不懂得用佛法超度, 卻當作是紀念日 , 紀念日是做給 "活人" 看的 , 他們已經死了 , 你們還下井投石。 過去 , 你們都是出500元 , 可是我一個錢也不要 , 請法師來做三天的法會 , 錢我來出 , 三天後再放燄口 , 這是我發心要超度這些「枉死」的成千眾生。 但是只要你同我合作 , 准許我在那兒做法會 , 並且你們鄉公所要出佈告 , 通知警察局 , 到時要派警員來維持秩序。 而我的要求 , 只是不可以有人帶葷菜來供 , 這是要真正來超度亡者才這麼做的。 而且我是根據佛法做的 , 這樣子 , 以後你們就知道 , 人死後要怎麼處理。  因此 , 鄉長被我感動了 , 就答應依照我的話去做 , 他馬上下命令通知警察局 , 當天就派人把守 , 再通知每一個鄰長 , 要鄰長通知 , 凡是有死亡者的家屬來帶牌位 , 還有想超度者也可以登記。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我看到《六祖壇經》這個真是掉眼淚啊,聖人真是不得了!聖人他為什麼能夠講出這麼了不起的話,我們這世間人,沒有幾個能夠講出這種話來,每天看這一句,那種修養之高超的,就慢慢就會了。

六祖惠能大師 :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 慧律法師主講 你自己沒有道心,所做所為都是黑暗的,都不能符合真理,那就你見不到道了。如果一個真正修行的人,絕對不看世間的過錯,這一句話更了不起了! 如果你看到他人的不對,而你去批評他,自非就是你去批評他、誹謗他。上面這兩個字意義不一樣,若見他人非,如果看到他人的過錯,自非這個「非」是誹謗的意思;上面的「非」是錯誤的意思,如果看到他人的錯誤,自非就誹謗這個「非」是誹謗,卻是左,左就是左派,就是不好的啦,就是錯的意思啦。 別人錯誤,你去誹謗別人,自己也不對。 但是要記住,善意的勸告是應該的,你不要認為到最後你統統不管人家的生死了,也不要去勸告別人,那不對啦,善意的勸告是應該的。 你看!聖人多了不起,他錯誤,我不錯誤,對不對啊? 我非自有過,我如果錯誤的話,我當然有我的過錯,我去誹謗別人。我當然有我的過錯啊,是不是啊? 我看到《六祖壇經》這個真是掉眼淚啊,聖人真是不得了!聖人他為什麼能夠講出這麼了不起的話,我們這世間人,沒有幾個能夠講出這種話來,每天看這一句,那種修養之高超的,就慢慢就會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18607864166/posts/pfbid025vFVt3XVj4Ds8w9e8w2MEh6z2hX7Nn8ns9BoPnidL4aXbBdh4gYGRo8fMa3TLChpl/

群書治要:君道,戒貪,惡速成 | 蔡禮旭老師主講

群書治要:君道,戒貪,惡速成 蔡禮旭老師主講 【几杖有誡】 茶几、手杖刻字來提醒自己。 【俯仰察焉】 抬頭看到,低頭也看到。 等於是隨時看到了就提醒自己, 【用無過行】 用了以後提醒自己,讓自己沒有過失。 今天剛好準備了一些小貼紙, 上面有寫一些經句,大家待會來抽一張。 我們學了馬上做, 把這個經句看貼在哪裡是你俯仰都看得到的, 隨時都看得到的就提醒自己。 大家誠心抽很準,叫至誠感通, 就抽到那個最能提醒我們的句子。 【況在己名】 古人這麼做都能提醒自己, 何況你們的名字就是含有這些義理, 更能達到提醒的效果,【可不戒之哉】。 接著期許他的孩子, 【夫物速成則疾亡】 你們年紀輕不要急於求成, 【晚就則善終】,厚積薄發。 【朝華之草,夕而零落;】 【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是以大雅君子惡速成,戒闕黨也。】 「闕黨」是《論語》裡面一個典故, 闕黨指就是孔子同鄉的一個小孩。 人家就問孔子,這個童子是不是好學、上進? 夫子說我觀察到,他不是來請益、求學問, 他都坐在大人的位子上,走在大人的前面, 他是很想趕快長大跟大人一樣, 就可以做很多很多事。 那都是心智不成熟,急於求成的心態。 孔子從他怎麼坐、怎麼走路就看出來了, 果然有德行的人從這些細微處, 他能洞察到這個孩子的心態。 【若范丐對秦客,至武子擊之】 【折其委笄,惡其掩人也。】 范丐的父親是范武子, 有一天范丐回家跟他爸講: 爸,今天有秦國來的客人, 結果秦國的客人問了一些問題, 旁邊一些大夫都答不出來,我答出來了。 他爸爸一聽完,把他痛打一頓, 打到他的髮簪斷了,他父親為什麼生氣? 因為他掩人也,掩就是才華壓到別人。 那個氣焰上來就麻煩了。 大家看,這麼一打才記得住,是不?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要找到不傲慢的不容易, 這可能跟父母的態度有關, 不對的時候,馬上就教訓,一輩子都不會忘, 形成以後要教就不容易了。 【夫人有善鮮不自伐】 一般人有善行,很少不自我誇耀的。 【有能者寡不自矜】 有能力,也很少不自傲的,這個矜是傲。 【伐則掩人】 自我誇耀就貶低了別人, 讓人家在旁邊好像無地自容,好像遠不如你。 【矜則陵人】 驕矜、自傲了就凌駕別人, 這樣的人生態度感得的是什麼? 【掩人者人亦掩之】 你貶低別人,別人抓到機會也壓我們。 【陵人者人亦陵之】 自傲的,人家也會這麼對我們傲慢。 有一句格言講到, 「步步佔先者,必有人以

印光大師如是說。五戒就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圖片
印光大師如是說。 五戒就是: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好生惡死,動物和我們是一樣的。我既然熱愛生命,動物自然也不願意死。 由此看來, 生命是可以殺的嗎? 一切眾生,輪迴在六道之中,隨著善惡業而升降沉浮。我與它們在多生多劫的輪迴之中,互相做父母,互相做子女。 應當救度它們才是, 怎麼忍心殺害它們呢?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在未來世,都能成佛。我若墮落了,也希望能得到拔濟。 而且,既然造了殺業,必定墮入惡道,酬嘗宿債,輾轉地互相殺害,沒完沒了。這樣一想,怎麼敢再造殺業了呢! 然而,殺生的原因,來自吃肉。如果知道了上面所說的因緣,自然不敢吃肉了。 愚人認為肉美味,不知道肉是精血所結成的。裡面盛著屎尿,外面雜著糞便。腥臊臭穢,哪裡來的美呢! 常作這樣的不淨觀,以後再吃就會做嘔了。 而且,無論人或者禽獸,蛆蟲魚蝦,蚊虻蚤虱,都是生命。不能認為大的不可以殺,小的就可以殺。 佛經上廣說戒殺放生的功德利益,俗人不能讀,應當看安士先生的萬善先資,就可以知道個大概了。     不偷盜,就是見得思義,不與不取。這件事,知道廉恥的人,便能不犯。 然而,往細了說,不是大聖大賢,都在所難免。為什麼呢? 以公濟私,克人益己,以勢取財,用計謀物,忌人富貴,願人貧賤。喜歡博取為善的名聲,遇到善事,心中並不認真。 比如,設立義學,不選擇嚴師,誤人子弟。佈施醫藥,不辨別真假,誤人性命。見到急難的事情,不馬上去救,慢慢悠悠的,以至於耽誤了事。只塞責了事,白白花費了他人的錢財。 在自己心中,都無關緊要。這類的事情,都是偷盜。     不邪淫,俗人男女在一起居住,生男育女,在上關係到風化,在下關係到祭祀。 夫婦之間行淫,並不禁止。但應當相敬如賓,為承宗祀。不能以此為樂,肆意縱欲。雖然是自己的妻子,貪圖淫樂也是犯過,只不過罪過輕微罷了。 如果不是自己的妻子,苟合交通,就是邪淫。行邪淫的人,是以人身而做畜生的事。報終命盡,先墮地獄餓鬼,然後生到畜生道中。千萬億劫,不能出離。一切眾生,從淫欲而生,所以,這條戒難持而容易犯。 縱使是賢達的人,也不時有失足的時候。何況是愚人。 如果立志修持,必須先明白利害以及對治的方法。 這樣就會如見毒蛇,如遇怨賊,恐怖畏懼,欲望自然熄滅。 對治的方法, 佛經中有廣泛的記載, 俗人無緣觀看, 看安士先生 的《欲海回狂》, 就可以知道大

【說《金剛經》是說"空"的,你早就錯得一塌糊塗了】一切是有,不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方法,你應該這樣去認識清楚,認識清楚以後怎麼樣呢?「不住於相,如如不動。」這才是真正學佛。

【說《金剛經》是說"空"的,你早就錯得一塌糊塗了】 你研究了佛經,說《金剛經》是說空的,你早就錯得一塌糊塗了,它沒有告訴你一點是空的, 它只告訴你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夢幻泡影是叫你不要執著,不住, 並沒有叫你空不空, 你如果說空是沒有, 《金剛經》說:「於法不說斷滅相」,說一個空就是斷滅相,同唯物的斷見思想是一樣的,那是錯的,當夢幻來的時候,夢幻是真,當夢幻過去了,夢幻是不存在的,但是夢幻再來的時候,它又儼然是真的一樣,只要認識清楚,現在都在夢幻中,此心不住,要在夢幻中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重點在這裡。 當你在夢中時要不著夢之相,當你做官的時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當你做生意的時候,不要被鈔票困住了,當你要兒女的時候,這個叫爸爸,那個叫媽媽,不要被兒女騙住了,要不住於相,如如不動, 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暫的,很偶然地湊合在一起,是因緣聚會,緣起性空,因為性空,才能生緣起,所以說如露亦如電,你說閃電是沒有嗎? 最好不要碰,碰到它會觸電,但是它閃一下就沒有了。 很多人念完《金剛經》,木魚一放,嘆口氣: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訴你吧! 一切是有,不過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是方法, 你應該這樣去認識清楚, 認識清楚以後怎麼樣呢? 「不住於相,如如不動。」 這才是真正學佛。 (南懷瑾 先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341619469/posts/pfbid052bTrAoACPduCpFy6d8y8imEuLzyZJTaHGpJ643nmZr4CHu5CxkyM8Nm8iHQnz4Zl/ 標籤: 南懷瑾先生, 金剛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不住於相如如不動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心就是意根。口就是舌根,聽就是耳根。心念、口念、耳朵聽,這三根一攝住,眼睛也不會東張西望,鼻子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體也不會放逸懈怠,所以叫做都攝六根。

圖片
印光大師文鈔精華開示: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文鈔原文: 欲攝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則妄想自漸漸消滅矣。即默念,也要聽。以心一起念,即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裡的聲,仍然明明了了。楞嚴經大勢至菩薩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汙雜妄念,故名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淨念相繼。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續編·卷上·複修淨師書·P346) 白話譯文: 要想攝住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常都好象是在佛前一樣,不敢起別的妄想。 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的清清楚楚,口裡念的清清楚楚。 這樣,妄想自然漸漸消滅了。 即使是默念,也要聽。 因為心一起念頭,就有聲相。 自己的耳朵聽自己心裡的聲相,仍然能明明了了。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注重在聽。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心就是意根。 口就是舌根,聽就是耳根。 心念、口念、耳朵聽,這三根一攝住,眼睛也不會東張西望,鼻子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體也不會放逸懈怠,所以叫做都攝六根。 都攝六根念佛,自然沒有汙雜的妄念,所以叫淨念。 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所以叫淨念相繼。 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就會得到念佛三昧。 這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得到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所以說,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是三昧的別名。 這樣念下去,一定會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的一天。 ——續編·卷上·複修淨師書·P346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735937313/posts/pfbid02T7jhByQwnhkGJMFYHCcadEbsmjjcsYZEsjYBL53LdtSDq81wWsJNuuLbrVMUCnXkl/ 標籤: 印光大師文鈔

【病是眾生的良藥】藥本來是用以治病的,怎麼反說以病為藥呢?這是因為我們這個有形質的身體,不可能無病,人有生、老、病、死,這是生命的自然規律。可是,當人們沒病的時侯,總是沉迷在嬉戲歡樂之中放逸地過日子,有誰能警覺呢?

圖片
蓮池大師 :《病是眾生之良藥》 世人以病為苦,而先德云:「病者眾生之良藥。」 夫藥與病反, 奈何以病為藥? 蓋有形之身,不能無病,此理勢所必然。 而無病之時,嬉怡放逸,誰覺之者? 唯病苦逼身,始知四大非實,人命無常,則悔悟之一機,而修進之一助也。 予出家至今,大病垂死者三,而每病發悔悟,增修進,由是信良藥之語,其真至言哉! 〔譯〕世人都認為生病是最痛苦的事, 而先德卻言: 「病是眾生的良藥。」 藥本來是用以治病的, 怎麼反說以病為藥呢? 這是因為我們這個有形質的身體,不可能無病,人有生、老、病、死,這是生命的自然規律。 可是,當人們沒病的時侯,總是沉迷在嬉戲歡樂之中放逸地過日子,有誰能警覺呢? 只有當病苦逼身的時侯,才知道這個四大假合的身體原來是這般的危脆不實,人的生命原來是如此的短暫無常,這時只要生起一念悔悟的心意,也就可以作為修行進道的一種助緣了。 我從出家到現在,大病三次都差點死了,然而每生一次病,心中便發起一次悔悟,由悔悟而增進自己修學佛法的信心。 正因為有這種切身的體會,所以我深信「病是眾生良藥」這句話,確實是至理名言 ! 節錄 : ※竹窗隨筆※ 明 蓮池大師著 https://www.facebook.com/100018607864166/posts/pfbid02RjaNmyoGXT5Yz6PobAPzrWHaKT823PoWLvxMTBQ2Hsqxjmg36mgD4hCpXckHsiF8l/ 標籤: 竹窗隨筆, 蓮池大師

誰是我?我是誰?越找越糊塗啊!本來無我分明在。注意哦!有個字要注意,本來無我分明「在」。無我之中更有誰?…一切感覺,思想在變化中,沒有「真我」,真的我何在?能感覺、能知覺、能思想的,那個上面既不男也不女,既不老也不少,那個「本來」要找到。

圖片
誰是我?我是誰?越找越糊塗啊!本來無我分明在。注意哦!有個字要注意,本來無我分明「在」。無我之中更有誰?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無我,乃至我們的孔夫子也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無我,你問他看看,你無我,何以能夠說法?若說有我,常樂我淨,常樂我淨也不是空,那不是玩弄自己?年輕人講得很對,非常簡單,這是我呀!我就是我嘛!說起來好像蠻簡單,我就是我。你哪裡有我?處處無我。 我告訴你,變化的不是我,你經常變吧!?每秒每時每天每月都在變,從小變到老,這個色身當然不是我,這個是臭骨頭、臭肉,不是我。 那麼,你說「我思故我在」,這個思想、思惟、感覺馬上就跑掉了,而且,很可憐,我應該是主人,但是,卻做不了主,外界的環境一變,思想就變了。 一切感覺,思想在變化中,沒有「真我」,真的我何在?能感覺、能知覺、能思想的,那個上面既不男也不女,既不老也不少,那個「本來」要找到。 所以,叫你不要散亂,莫妄想,把這些不能做主的思念、感情、思想一概都丟掉,丟完了,乾乾淨淨,赤躶躶的,忘記了身體,忘記了一切的,有一個靈明自性,這個自性就是百丈的「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習禪錄影》臺北蓮雲禪苑七會小記╱ p. 104 #南懷瑾老師語錄 #珍惜南懷瑾老師的智慧法語❤ https://www.facebook.com/100059239428504/posts/pfbid02hZvXLyj1MCVKj39CLGe499F7smp7xfSyGPweDPBu1fmyBoD1qYbGMxzwsUSP7odul/ 標籤: 南懷瑾先生,

念佛人為什麼還會遭受橫死?

念佛人為什麼還會遭受橫死   有一天,印光大師收到一位周頌堯居士的來信,信的內容是這樣的:我有一個疑問,想請求法師慈悲開示。 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常聽佛經中說:信佛之人,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護念,為龍天善神之所擁護,以前所造的惡業,也會漸漸地消滅,縱使有冤親債主,也不能危害到我們。我相信這絕不是虛妄之言,所以我不明白,為什麼虔誠的佛弟子還會遭遇橫禍呢?   事情是這樣的,今年三月間,我接到一位親戚從上海寄來的訃聞,死者張老太太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吃素二十多年,常去道場聽經。平日喜歡勸人念佛、吃素,心地非常慈悲,且常行善事。沒想到,有一天他給某位師兄去送素菜,在馬路上行走,卻被汽車撞死。我聽到這樣的消息,心中非常地驚訝惶恐,感覺無法理解。我們平日裡一起念佛的居士,聽到這樣的消息,也都感到非常地不解和不安。   所以我特別寫這封信,懇求您慈悲開示,告訴我們為什麼念佛人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還有,這位老太太臨終時受到這樣的痛苦,能否往生西方?請求法師把這樣的道理說個明白,可以使大家安心地念佛,不再懷疑,非常感激您!   印光大師閱完來信,提筆回復:接到你的來信,知道你對於佛法的道理,尚未真正的明了。我們無始劫以來所作的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說“如果我們所作過的惡業有體積或形狀的話,那麼即使像十方虛空這麼大的空間,都裝不下。”我們必須知道,一個人如果以真誠心去修持,便可以轉業。他可以把後世嚴重的果報轉為現世輕微的果報。我們凡夫肉眼,只能看見現在發生的吉凶事情,卻不能知道過去跟未來的因果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老太太多年地精進修行,最後遭到慘死,也許她這個苦報,可以消滅她以前所造過的,本應墮三惡道果報的惡業,從而轉生善道;或者,她生前真的相信並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她也可在命終之後得生西方。但是因為我們沒有神通,不敢亂猜測,說她絕對往生了,或絕對沒往生。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作善必定得善報,作惡必定得惡報。如果作善之人得到惡報,那也是她前世造了惡業所產生的果報,絕不是行善卻得了惡報。你們見到這位老太太得到這樣的果報,心中便認為“行善沒有善報”,這是錯誤的邪見!你們都沒有真正明白因果,你們才會覺得驚恐懷疑。這樣的知見,其實跟沒有學佛的人沒什麼兩樣。   假如真正相信佛所說的話,絕對不會因為發生這樣的事,而對佛法產生驚恐懷疑。因為關於因果的道理,是重疊無盡的。今天種下的因還未產

《大醫精誠》讀後感:我們中國人,在古聖先賢的教育下,世世代代有這樣一副好心腸好品德,傳承不斷,所以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數量最多的醫學家,全都出現在我們中華民族,這對人類醫學史和人類社會的貢獻,是絕無僅有的。

《大醫精誠》講 ---->  1、凡是好醫生給人看病,必定要專心致至,心神安定,沒有慾望、沒有要求,先要發出大慈大悲的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天下、一切苦難人民。  假如有病人來求救,不可以考慮貴賤貧富、年長年幼、相貌美醜、好惡親疏、是漢族還是小數民族、是聰明還是愚笨,都要一視同仁,都當作自己最親的親人。  也不能瞻前顧後、擔心自己的吉凶和得失、愛惜自己的生命。  看到病人苦惱,如同自己也有和他同樣的苦惱,從內心深處同情他。 不能夠躲避艱難險阻。  不要管白天黑夜、嚴寒酷暑、飢渴疲勞,只管一心一意去解救病苦,根本沒有炫耀醫術或虛張聲勢賣弄的想法。  果真如此才是天下蒼生的良醫。 反過來就是天下病人的大盜賊!  凡是有患瘡痍、下痢之類的病症、又髒又臭不堪入目,一般人都不願意靠近,而醫生卻必須要存著難過、同情、憂慮的用心,不得有一念嫌棄的不愉快之心,這才是醫生的本份。  2、作為一個好醫生, 應隨時反觀身心,自我反省;看上去既莊重嚴肅,又寬宏大量,既不傲慢又不諂媚討好;給人看病誠心誠意,仔細審查,纖毫不漏;  給藥用針,絕不能有半點差錯,雖說救病要快,但不能慌張,應慎思祥查。 不能在生死攸關時,輕率買弄自己的高明快速,想獲得名望,這是最不人道的。  還有到了病人家裡,即使到處都是富貴榮華,也不能東張西望,聽到美妙的絲竹音樂,也充耳不聞,不能為之所動,好像挺愉快的樣子。 珍饈美味不斷的送上來,吃在嘴裡就像沒有味道,食之無味。 各種美酒都擺出來了,也視而不見。  醫生之所以要這樣地原因,是因為只有有一個人,面對著牆角哭泣,整個房中的人都不會高興,更何況病人的痛苦一刻都沒有停止過。  但是醫生卻若無其事的尋歡作樂,態度傲慢,自以為了不起,像這樣的醫生,不要說人,連鬼都看不起他! 都覺得羞恥! 所以醫生不會去做,因為這是最起碼的職業道德。  還有給富貴人看病,就開一些珍貴的藥物,使病人家找不到,來炫耀自己的本領,這些都是很不厚道、很缺德的。  做醫生的準則是謹言慎行,不可多說話、愛調笑戲虐喧嘩、傳說是非、品頭論足、炫耀聲望、毀謗其他醫生、誇耀自己的德行,偶爾治好了一個病人,就搖頭晃腦,自我讚許,認為天下無雙,這些都是醫生們致命的毛病。  3、所以醫生不能依仗自己的專長,一心去謀求財物,只能存著救苦救難的心,絕不張揚,默默而謙卑的救人。  和別人相比,醫生無非是多積了些陰德而已。

你內賊不把門打開,外賊是進不來的!【六為賊媒,自劫家寶】我們一念心性本來是常樂我淨, 為什麼這些功德都失掉了呢?因為六根當中有賊在活動,把珍寶給偷走了。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79】 你內賊不把門打開,外賊是進不來的! 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 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由此無始眾生世界, 生纏縛故, 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我們所有的愛取煩惱在哪裡活動呢? 就在眼前的 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門頭當中,不斷的產生愛取, 耳朵聽到一個音聲就產生愛取, 眼根看到一個色塵,心就開始動, 就在這六根當中,開始產生愛取。 所以說,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我們一念心性本來是常樂我淨, 為什麼這些功德都失掉了呢? 因為六根當中有賊在活動,把珍寶給偷走了。 這就是為什麼無始劫來的眾生世界, (眾生指的是正報的六根) (世界指的是依報的六塵) 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 產生愛取的纏縛,我們就有所住。 最後的結果,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使令我們六根的功能,不能超越六塵的範圍。 比方說, 我們眼根就離不開色塵, 耳根的活動離不開聲塵, 乃至於意根的活動離不開法塵。 我們不像佛菩薩能夠六根互用, 因為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產生愛取的纏縛。    這段文,蕅益大師說, #我們六根果然是有賊! 蕅益大師把賊分成兩種:一個內賊、一個外賊。 六塵這種五欲的塵境,叫作外賊, 但是外賊它不能進入到六根,一定要有內賊, 內賊它把門打開,讓外賊進來, 色不迷人,人自迷。 所以你要不是內賊通外賊的話, 你的珍寶不會失掉,關鍵在內賊。    我們今天產生過失,永遠不要怪罪外境, 你內賊不把門打開,外賊是進不來的。 所以: #修行完全是自我反省、#自我調伏, #外境只是一個歷緣對境的所緣境。 可以這樣講: 我們心中的愛取有五種─色受想行識。 (色陰、感受、想像、行陰、識陰) 年輕人追求物質享受,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 年紀大的人,六根比較暗鈍,他住在感受當中; 知識分子,或者藝術創造者,注意自己的想法。 你看藝術創造者,他穿的很隨便、吃也很隨便, 但是他心中有想法, 他的心愛取─住在想法當中。 這三種是各有所偏重, 有些人偏重在色陰,他的生命追求五欲六塵; 有些人在乎感受,有些人很重視想法; 但是不管你是住在色陰、受陰、想陰, 總而言之, 你的愛取都在你的六根活動, 沒有一個人離開六根。 佛陀說:#使令我們生死流轉的是六根, #但是使令我們涅槃安樂的也是六根。    後文佛陀會說到── #其實六根是兩個門,前門跟後門, 你打開前門─向外攀緣, 把色聲香味觸法六賊,帶

盛傳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有何依據?【本空法師夢中求證印光大師真實身份】摘自《印光大師永思集》

盛傳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有何依據 印光大師(1861~1940),法名聖量,字印光,別號常慚愧僧。 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被尊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 印祖生前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慧眼沾出,加入淨土五經弘揚。 多種消息透露印光大師就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下面的一篇文章。 《紀夢悼印光大師》-- 楊信芳女士 余十八歲時,肄業上海女子中學。有同學張孝娟女士,住西門路潤安里,與余交誼最深。其母張太太,雅愛余,以親女視我,故我亦以「阿母」稱之。放學歸來,輒膳宿於張家,習以為常。 民國廿五年國歷十一月廿三夜,余宿張家,與孝娟共榻。中宵(夜)睡去,遙見觀音大士立小島上,環島皆海,水天一色。 大士身長丈許,瓔珞莊嚴,手持淨瓶,如世所繪。余則在一葉扁舟中,舟駛近島。大士招手告余曰:「大勢至菩薩現在上海教化眾生,汝何昏迷,不去聞法?」 余無以答。 大士又曰:「印光和尚是大勢至化身,四年後化緣畢矣。」 言訖而隱。忽駭浪滔天,舟幾覆,余大呼救命。 孝娟推余醒,曰:「信芳汝其魘耶!」 余告以夢,相與一笑。 翌(次日)晨,以夢告張太太,並問:「有否菩薩名大勢至,有和尚名印光者乎?」 張太太固(本來)信佛,驚曰:「大勢至乃西方極樂世界之菩薩。 印光和尚之名,昔曾聞諸(之於)孝娟之父,雲是普陀山得道高僧。」 余問:「印光和尚今在上海耶?」 張太太曰:「不知。」 余為之悶悶。 次日讀《申報》,見登有《丙子護國息災法會通告》,乃知上海聞人(有名望的人)請印光和尚來滬,在覺園主持法會。 奇哉此夢!三人驚詫不已。 乃與張太太母女同赴覺園,聽印光大師說法,三人同皈依焉。 余蒙賜法名「慧芬」,張太太「慧範」,孝娟「慧英」。 愧餘孽障深重,未能精進。 今則攜男抱女,終朝碌碌,淨業益荒蕪矣! 昨得蘇友書,云印光大師已坐化於靈岩山。 嗟夫!大師逝矣,化緣四年,竟符昔夢。 余與大師有一段香火因緣,不可無詞。垂淚走筆(揮毫疾書),語不成文,寄上海《覺有情半月刊》發表,藉(同借)志余哀。 南無大勢至菩薩!  二十九年十二月七日 楊信芳記 摘自《印光大師永思集》 本空法師夢中求證印光大師真實身份 當代著名女詩僧、印光大師弟子本空法師,原名張汝釗,字曙蕉,浙江慈溪人。 自幼酷愛讀書,聰穎過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畢業於章太炎主持的國民大學英文文學系。 1950年陰曆九月二十

【保養之法,第一是寡欲】若不知好歹,任意嫖蕩,則死期將至,仙丹亦不靈矣。即不嫖蕩,自己室人,亦須相與說其保身之由,暫斷房事一二年。否則或半年一相親,或一季一相親。倘日日行房事,則精髓枯竭,不死何能。

印光大師| 保養之法,第一是寡欲 先後天衰弱, 當以善於保養為事。 若欲靠食物滋養, 食素人宜多吃麥。 食麥之力大於米力不止數倍。 光吃了麵食, 則精神健壯, 氣力充足, 音聲高大。 米則只可飽腹, 無此效力。 麥比參力尚高數倍。 有錢人服參, 乃是錢無處用, 故作此消耗耳。 非真能補人也。 又大磨麻油, 亦補人。 小磨麻油, 以炒焦枯了, 力道退半。 人但知香, 實則是焦味耳。 蓮子,桂圓,紅棗,芡實,薏米,皆可滋補。 豈必須血肉, 方能滋補乎。 總之皆不如麥之力大。如不能吃,則兼帶著吃。久則自知,亦自好吃矣。 吃雞卵之偈, 乃妄人偽造, 不可依從。 保養之法, 第一是寡欲。 若不知好歹, 任意嫖蕩, 則死期將至, 仙丹亦不靈矣。 即不嫖蕩,自己室人, 亦須相與說其 保身之由, 暫斷房事一二年。 否則或半年一相親, 或一季一相親。 倘日日行房事, 則精髓枯竭, 不死何能。 節欲之人,所生子女, 體壯少病,易於成人。 多欲之人,或不能生, 以精薄故,不能受孕。 縱或生子,或即夭亡。 即不夭亡, 亦殘弱無所成就。 汝不知已娶妻乎。 若未娶,且緩娶。 若已娶, 決須暫勿同房, 以期身體復元耳。 此光切實為汝之言。 汝能善體光意, 自可福壽綿長, 子孫發達矣。 (民十二 元月初六) 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戒殺放生,吃素念佛》 (文鈔三編卷二 復蔡契誠居士書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543464719108333/permalink/6202044363250352/

【缺乏善根的少年】要引導人人念一句佛號並不是那麼容易,有些人聽到佛號感到歡喜,有些人聽到佛號卻很厭惡。《無量壽經》說這種差別全看前世是否曾種善根、福德。所以一句佛號雖然念起來很簡單,但並非每個人都有念佛的善根。

圖片
缺乏善根的少年 印光大師三十二歲的時候,在北京圓廣寺掛單, 有一天他跟一位法師到寺院的附近散步, 看見一個年約十五、六歲的少年,在路上行乞。 這位少年看見了他們,就走過來向印光大師說: 「師父行行好! 布施我一點錢吧!」 「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就給你一文錢。」大師說。 少年瞪大眼睛看著大師,不念! 大師看到這個情形,又告訴他:     「你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就給你十文錢。」 少年目瞪口呆,用難以置信的表情看著大師,仍然不念。 於是大師將身上所有的錢都掏出來,大概有四百多文錢。 他再次對少年說: 「你念一句佛號,我就給你一文錢。你儘管一直念下去,直到這袋錢都給了你為止。」 少年聽到大師這麼說,突然大哭起來,因為他非常想要錢,卻仍然不肯念佛。 大師體會到一句佛號要從缺乏善根的孩子口中念出來,竟然是那麼地困難, 他搖搖頭,嘆了一口氣: 「 唉!這孩子實在太缺乏善根了! 」 大師從錢袋中拿出一文錢,給了這位少年,然後就回去了。 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善導大師曾經用金錢引導鄰里的小孩念佛, 使得善導大師所居之城人人念佛,後來很多人念佛成就。 但是要引導人人念一句佛號並不是那麼容易, 有些人聽到佛號感到歡喜, 有些人聽到佛號卻很厭惡。 《無量壽經》說 這種差別全看前世是否曾種善根、福德。 所以一句佛號雖然念起來很簡單, 但並非每個人都有念佛的善根。 當事人念不出佛號時,即使是菩薩再來的高僧大德也只能搖頭興嘆了! ‧摘錄自‧《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印光大師永思集》 ******************************* 光緒十八年,大師住北京阜城門外圓廣寺, 一日與一僧在直門外緩步, 一丐童,年十五六,向大師乞錢。 大師曰:「念一句佛,與汝一錢!」 丐童不念。 大師又曰:「念十句佛,與汝十錢!」 丐童仍不肯念。 大師將錢袋取出,約有四百多錢,和顏謂之曰: 「汝念一句,與汝一錢,儘管念,我儘此一袋錢給完為止!」 丐童大哭,終不肯念。 大師歎其太乏善根, 因與一文錢而去! 此二則軼事, 乃大師親與我說, 覺有情編者以大師西逝, 向余徵稿,書此畀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ZYuB11Szfqo5Bkds1PbJMVZ2r7BiYkCqN2LRiwnwUKsDA3JpESH6AQjD

【破見比破戒罪更重】印光大師:我如果騙你,就是佛騙人。為什麼呢?因為我是依照佛的意思和你說的緣故。佛豈有騙人的道理嗎?你應當完全捨棄從前的下劣知見之心,就一定能夠得生西方了。

圖片
印光大師:破見比破戒罪更重 【文鈔原文】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當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來生。你今活了幾十年,不知經過多少回刀兵水旱飢饉疾疫等災。若未遇佛法,不知出離之方。則莫有法子,只好任其死後輪回。 今既遇佛法,且復皈依為佛弟子。偏偏不信佛的話,任自己的愚見,胡思亂想,想來生還做人。你要曉得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業,不知多少。別的罪有無且勿論。從小吃肉殺生之罪,實在多的了不得。要發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見佛得道後,度脫此等眾生。則仗佛慈力,即可不償此債。 若求來生,則無大道心。縱修行的工夫好,其功德有限。以系凡夫人我心做出來,故莫有大功德。況汝從無量劫來,不知造到多少罪業。宿業若現,三途惡道,定規難逃。想再做人,千難萬難。是故說求生西方,比求來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惡業容易消。縱未能消盡,以佛力故,不致償報。 佛言世間有二罪人,一是破戒,二是破見。破戒之罪尚輕,破見之罪甚重。何謂破見,即如汝所說,求來生不求往生。乃是邪執謬見。乃是破壞佛法之邪見,及引一切人起邪執謬見。其罪極大極重。以其心與佛相反,復能誤一切人故也。 我說這些話,汝且莫當造謠言騙汝。我要是騙汝,當有所為。我不為名利勢力。平白騙汝一素不相識,只見一面之老太婆,豈不成了痴子呆子了麼。因為汝相信我,以我為師。汝子對你說,你不信。教我對你說,要你現生就要了生脫死。永離世間一切苦,常享極樂一切樂。汝要知好歹。我如此與你說,你要不聽,還照自己愚痴心相,即為忘恩負義。不要說辜負了佛的度眾生恩,並辜負了我這一番不惜精神與汝說這許多話的苦心了。 你要發起決定求生西方心。又要教兒女媳婦孫子及親戚朋友,同皆發決定現生即生西方心。則教人之功德,輔助自己修心之功德。臨命終時,即蒙阿彌陀佛親垂接引你登九品蓮台之最上品矣。我若騙你,便是佛騙人。何以故,我乃依佛之意與汝說故。佛豈有騙人之理乎。汝宜盡捨從前之下劣知見心,則定規得生西方矣。 ——《文鈔》之《復智正居士之母書》印光大師著述 【譯文】 你既然皈依佛法,修行念佛法門,就應當依教奉行。 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來生做人。 你今生活了幾十年,不知經過多少回戰爭、水旱、飢荒、瘟疫等災禍。 如果未遇到佛法,不知道出離輪回的方法,就沒有辦法了,只好任憑死後輪回流轉。 現在既然遇到佛法,而且又做為皈依的
首頁影音 ▶故事 ▶語錄 

跑馬燈

南無阿彌陀佛

▶《玄一讀經修定》決定一生的關鍵字 標籤

人生如夢 人生沒有什麼不可放下 人生就是一場夢 人生寶鑑 人命無常呼吸間 人貴自知之明 人間佛教語錄 人類 八個字 八關齋戒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十方禪林與南懷瑾老師 十念必生 十善業道經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三字經 三昧 三毒 三界如夢 三歲小孩都知道 三寶 上天給你的禮物 上帝 凡夫俗子 千錘百鍊成鋼 口訣 大公無私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 大乘佛法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女戒為天下太平之根本 女鬼 小心 不可思議 不安 不住於相如如不動 不要強迫他人醒來 不殺生 不簡單的事 中國文化 中國老祖宗 五戒 五戒殺盜淫妄酒 五逆十惡 五常仁義禮智信 什麼人假得出來 什麼是迷信 內神通外鬼 六道 六道輪迴 勿介入別人的因果 天道 天道好還 太上感應篇 心咒 心法 心病應以心藥醫 心理學 心經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 文昌帝君陰騭文 日本企業家 日本航空公司相關人物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毛毛蟲變蝴蝶 毛毛蟲變蝴蝶 —癌細胞變快樂佛細胞 毛病 父母 世界為什麼有戰爭 主人翁 以般若為導_以淨土為歸 出三界 功夫 古文觀止 可憐憫者 台肥案件 台灣靈巖山寺 四書五經 弘一大師 必須明白這一件事 玄一心經 玄一成語暗藏玄機 玄一學佛修行 玄天上帝 玄奘 玉歷寶筏 生日 生死如夢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生死夢 生命的真相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用寧靜心擁抱世界 白雲老禪師,以法為師 石碑 立牌位 光明 全唐文 列子臆說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文鈔 印光法師 印光法師文鈔 印證 吃素念佛 名利 回向 因果 因果教育 因果報應故事 在世人物 地獄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經 多行善事必有善報 如何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 如釋重負 妄言失志 妄想 宇宙人生的真相 安士全書 安心 成佛之道 成佛道 成就 成語暗藏玄機 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蔡禮旭老師 朱鏡宙老居士 死後做鬼 牟尼文化 百善孝為先 竹窗隨筆 老子 老和尚 考驗 肉食有毒 自在 自在往生 自知者明 自尋煩惱 色字頭上一把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確指 佛卡 佛陀是無上大醫王 佛教 佛教典籍 佛教經典 佛教藝術 佛說三世因果經 作自己的主人 你即是佛 你知道嗎 利根 妙蓮老和尚 孝道 孝養父母 弟子規 志氣 忘恩負義 戒邪淫 戒律 改過 改過之法 改過就是改命 改變 改變命運的鑰匙 走陰差 身心性命 京瓷人物 依靠 命運 孟子 宗教 定弘法師 往生 忠恕 念佛 念佛了生死 念佛真實故事 念佛超薦儀軌 念佛感應故事 念佛感應錄 念頭 抹黑 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明白人 明理 法寶 知心人 花報 金山活佛神異錄 金剛經 金剛經說甚麼 長壽的秘訣 長輩圖 阿修羅 地獄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誓願 阿彌陀佛語錄 附身 信願 信願持名 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前因後果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南懷瑾先生 城隍 宣化上人 故事 星雲大師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活佛 活法 活著 皈依 相信 研究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精選集 胡思亂想 計較 修行 修行是要當個明白人 冤家對頭 冤親債主 哲學 唐三藏 家訓 家教 悟道 悟道法師 書法 格言 浮生若夢 涅槃 消業障 真人真事 真心 真信切願 真理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真實故事 祖訓 祝壽 祝福 秘密 能作主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草堂清 討債 高僧大德 高僧傳 鬼故事 鬼神 偈頌 唯信能入 問題 國文 國王 執著 堅定 寄庫 將心比心 帶業往生 庸人自擾 從不求回報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 患得患失 惜福就是惜命 教子模範 殺業最礙往生 淨土 淨土三經ㄧ論大意 淨土法門 淨空老法師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語錄 淨界法師 清淨 清朝大學士紀曉嵐 習慣 聊齋志異 莖草集 貪瞋癡 郭惠珍醫師道證法師 閉關 陰曹地府 善知識 善待自己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善惡果報都有因果 報怨 富貴豈免輪迴 普賢行願品 智慧 智慧100 智慧掌中書 曾仕強教授 無上 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咒 無心 無心三昧 無住生心集 無我 無怨無悔 無為 無常 無愧於心 無價之寶 煮雲法師 煮雲法師全集 結緣品 菩提心 菩薩示現 開悟 開智慧 黃念祖老居士 黃柏霖警官 傳家之寶 傳家寶 圓滿 愛因斯坦 感應 楞嚴經 楞嚴經修學法要 業力 業消智朗 業障 業障深重 極樂寺 毀謗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萬物皆有靈 萬惡淫為首 經典語錄長輩圖 聖人訓 聖嚴法師 解惑叮嚀語 解鈴還須繫鈴人 跟古人學智慧 農曆七月 道家 道德 道德經是帝王學 道證法師 預知 預知時至 壽康寶鑒 漢字 禍福 福報 福德 福薄 精華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語錄 誡子書 誤會 說文解字 障福障慧 障礙 墮胎 廣欽老和尚 廣欽老和尚語錄 影響 德不孤必有鄰 慧淨法師 樂極生悲 瞋為毒根 確有其事 稻盛和夫 蓮池大師 蓮池海會念佛往生見聞記 蔡禮旭老師 論語 諸葛亮 醉生夢死 閱微草堂筆記 靠山 養生之道 墨寶 儒家 學以致用 學佛 學校沒有教的事 學問 憨山大師 橫出三界 歷史 燒金紙 親身體驗 諾那祖師 閻王爺 隨身法寶 隨身書 靜心 靜老說的話 嬰靈 聰明不能敵業 臨終 臨濟宗僧人 歸元守一 謹慎 轉念 證道歌 證嚴法師靜思語 願意 顛倒 懺悔 竇燕山 蘇東坡 覺正淨 覺而不迷 覺醒 譬喻 釋迦牟尼佛 鐘茂森博士 蠟燭 觀世音 觀自在 觀照 Avalokiteśvara Eliminate-karma Great Master Yìnguāng karma-story KDDI人物 longevity The secret YouTube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弘一法師渡人無數的14句經典語錄,令人大徹大悟࿐- master hong yi - Classic Quotes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Analects of Master Kuang Chin

《玄一讀經修定》文章分類

《母親的教誨改變我的一生》讀後感 - 原創/花海雲裳

有爸在,天就在;有媽在,家就在,人這一生誰都不欠,只欠父母的。父母是什麼?一聲父親叫的何其簡單,他卻甘為你做了一輩子的靠山;一聲母親叫的何其容易,她卻為你傾儘自己一生,一生無怨無悔,從不求回報。(What are parents?)

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自古以來世間人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許多罪惡,此迷惑顛倒之人所喜愛,真正覺悟的人不要。

《佛說三世因果經》

《印光法師文鈔》Great Master Yìnguāng

《五福臨門》陳柏達居士著 - Five blessings in a row

書讀得好,知識淵博,這是知識。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聰明。研究佛學,就看出來了。照梵文的音譯,「般若」這兩個字,中文來解釋,相當於智慧。